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设施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设备设施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设备设施治理制度随着现代化生产的进展要求,施工企业的设备、机具更新改造进一步加快,机具的数量也相应的增加,为此建立施工机具和大型机械使用维护保养和治理制度就更加突出,使用维修和保养。

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治理,提高设备的三率(即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机械效率),确保设备安全,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1)设备安全治理岗位责任制1.1公司分管设备的主管领导:审批公司设备购买,租赁合同、同时审查合作对象是否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录》内、主持公司设备安全检查。

1.2公司机械设备治理部门:审批设备的需用打算,组织评审设备租赁供方和设备购买供方,组织设备合同条款会签,组织设备的进场,监督检查出租方对设备维护保养和履约情况,组织对设备安全检查,对各类设备治理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归档。

1.3项目部分管生产的副经理:是分管设备的领导,对本项目设备需用打算进行评定。

执行公司有关设备治理的规定,对分包单位自带设备进行监督治理,主持本项目设备安全检查。

1.4项目机管员:贯彻实施公司设备治理规定,制定设备需用打算,保养维修打算,参与本项目的设备验收,报告设备的运行情况并留下记录,组织本项目设备安全检查。

1.5操作人员:熟悉机械设备的性能,坚守岗位,按章操作,做好机械的日常保养,持证上岗。

2.1主管领导责任1)、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机械治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组织制定实施细则,负责检查执行情况,加强对机械治理工作的领导。

2)、制定机械治理的打算、目标、措施等,并领导组织实施。

3)、负责对本项目机械治理和维修机构、体制的设置,合理配备有关人员。

4)、负责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治理指导,贯彻安全监督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机械事故的分析处理。

5)、负责组织机械治理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机械治理人员的素养。

6)、组织机械设备的定期综合检查,定期向上级汇报机械治理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7)、组织机械设备经济承包和租赁制,推行机械经济核算,保证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8)、协助租赁单位对租赁机械的进场、安装、使用、维修的治理,对租赁机械设备作使用前初验认可。

2.2设备治理责任人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各项机械设备治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负责检查本项目施工中的执行情况,发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

2)、协助分管经理编制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治理方案、规章。

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复审工作,对违反机械操作规程的作业人员提出处理意见。

4)、严格执行公司的机械设备修理、保养、检查制度,掌握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保养打算的执行情况,并积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5)、定期对现场机械设备实行安全运行检查,切实做好隐患整改工作。

6)、负责参与对现场中小型机械的入场、安装、检测、验收工作,并做详实文字记载。

7)、监督检查机械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工作,落实安全交底、安全检查、交接班等系列治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8)、积极协助处理现场机械事故,组织落实“三不放过”的措施。

2.3现场机操工1)、操作人员必须躯体健康,并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专门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作业。

2)、机操工必须严格遵守现场机械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本人所操作的机械安全运行负责。

3)、操作前,必须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爱护用品。

检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技术性能等,并进行试运转。

4)、操作中,作业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机械作业区,不准对处在运行或运转中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工作完毕,清理现场,拉闸断电,锁好电闸箱。

5)、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来自任何方面的违章、违规指令。

当使用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

6)、当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检测维修,严禁机械带病作业,发生事故或未遂恶性事故时,必须及时抢救,爱护现场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7)、进行日作业两班或轮流作业时,操作人员应实行交接班制,认真填写机械运转、交接班记录;夜间作业,现场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2)设备采购、租赁治理制度1.设备采购和租赁1.1必须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设备选购原则,要求做到设备运行中,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操作工和环境的安全。

1.2设备治理人员应依照本单位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广泛搜集信息(包括:国际、国内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设备安全可靠程度、价格、售后服务等),通过论证提出初步采购或租赁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1.3设备采购前,按安全、质量治理体系要求,对设备的生产厂商资质及生产能力进行审查及评审,选出合格的设备供应商,需采购的设备必须在合格的设备供应商中进行采购。

1.4严禁采置和租赁国家明令淘汰产品。

严禁采购和租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低劣、劣质、结构简陋、没有安全保障的机械产品。

1.5安装、调试、验收、建立档案等。

(3)设备的安装(拆除)治理制度1.1大型专用和特种设备的拆装,要求必须具备拆装能力、持有相关资质证书的单位,或邀请具有相关业务能力和资质的单位实施。

1.2大型专用和特种施工设备的拆装,必须按照设备制造厂的相关讲明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制定拆装作业指导书,负责拆装的工程人员必须建立健全并实行岗位责任制,必须持证上岗。

1.3大型专用和特种施工设备的拆装必须如实做好记录。

对在拆装过程中发觉的一般性缺陷和问题应详尽讲明。

1.4凡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重大缺陷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可行的补救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1.5重大缺陷和问题经处理后,必须通过本单位检验部门并经安监部门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1.6大型专用和特种施工设备在拆装后,必须进行检测、验收,并确认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和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后,方可正式运行。

1.7关于拆装工作自行实施的,完成后必须由上一级部门组织验收:送外实施的,必须双方共同组织验收。

(4)设备验收治理制度1.1机械设备安装单位必须建立如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资料档案,并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将其存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1)合同或任务书。

2)机械设备的安装及验收资料。

3)机械设备的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2设备到货验收时,必须认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良好,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还需查验厂家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设备设计的安全技术规范,安装及使用讲明书等资料是否齐全;关于特种施工设备,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有国家相关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1.3各种机械设备验收,应备下列技术文件:1)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及试验图示程序和详细讲明书;2)各安全保险装置及限位装置调试和讲明书;3)维修保养及运输讲明书;4)安装操作规程;5)生产许可证(国家差不多实行生产许可的起重机械设备)、产品鉴定证书、合格证书;6)配件及配套工具目录;7)其他注意事项。

1.4机械设备安装后能正常使用,符合有关规定,和使用等技术要求。

(5)设备的检查、检测治理制度1.1机械设备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合理布置,尽可能降低对其周围环境的阻碍。

项目部组织相关部门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分类建立机械设备台账,并负责存留相关记录。

1.2项目部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标识工作,按要求悬挂机械设备标识牌。

1.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禁止违规操作,设备现场治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监督操作人员,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凡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度。

1.4关于从事危险作业和危及人身安全的设备,应有明显标志和安全措施。

1.5施工设备停放、检修、安装应有统一、固定的位置,场地应安全。

对设备进行转移和检修保养时,必须悬挂明显警示标识;对电器设备进行检修时,检修场所必须有雨棚等防雨装置。

1.6大中型施工设备必须定人、定机,实行机长负责制的人机一体化治理。

1.7特种施工设备和大中型施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过技术培训,熟悉本机的操作、保养和技术规程,并取得国家统一发放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

1.8按照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规程,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如实填写相关记录。

1.9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检验,切实加强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

设备不得带病运转或超负荷作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设备,必须立即停机整改,待故障排除后,方能重新工作。

1.10实行设备出勤签证制,必须由现场调度或设备治理人员签字后,设备方可出勤或运转。

关于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场地及路段,或设备存在严峻故障隐患时,现场指挥和设备治理人员有权制止使用,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操作。

1.11实行设备现场安全治理责任制,建立设备安全风险金,并落实到作业队、班组、单机(组)及个人,做到责任分明,定期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同基层设备治理人员、操作和修理人员的个人收入挂钩。

(6)设备安全使用治理制度1.1机械设备进场施工前必须要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特种设备必须经专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备案,合格后方可使用。

1.2机械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和使用讲明的要求正确使用。

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1.3任何人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操纵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及检测、指示、仪表、报警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

其调试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1.4处在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觉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使用。

1.5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躯体健康,并通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专门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1.6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指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

由于发令人强制违章作业造成事故者,应追究发令人的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1.7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操作人员操作。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

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操作。

1.8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爱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

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

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

1.9进行两班作业及以上的机械设备均须实习交接班制。

操作人员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1.10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1.11当使用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

1.12当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或未遂恶性事故时,必须及时抢救,爱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

企业领导对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