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灌阳县直属机关第二小学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自评报告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我校高度重视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我校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文件精神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研室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有利于师生发展的学校常规管理体系,我们做了不少的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我们通过自查自评认为我校已合格,特申请教育局到我校进行复核验收。
现将我校开展常规管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首先通过加强教师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我们组织教师组织学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使教师明确做好常规工作对学校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师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自己应尽心做好、责无旁贷的分内工作,从而树立做好常规工作的责任意识,并内化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
二、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制度建设。
学校常规管理的建立和完善是全面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能够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教师的岗位职责,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做到用制度管理全员,依制度办学治教,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我们也感到学校管理是面对师生个体的深层次工作,学校管理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和师生个性特征,使管理过程充满人文关怀,同时必须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管理教学,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努力达到管理过程的最优化。
三、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做好德育常规工作。
1、成立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
在学校行政和支部的领导下,学校团支部、工会、少先队辅导员及品德教师、教研组长作为德育工作骨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德育工作,不断总结德育工作经验。
2、学校成立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及义务监督小组,并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群众的监督,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初见成效。
3、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每个教师人手一册《党风廉政建设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读本》、《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学习资料、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从而提高各自的思想境界,做好工作。
4、学校的德育工作坚持制度化、规范化。
(1)坚持升国旗制度,领导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全体师生做到了爱国旗、会唱国歌。
(2)坚持政治学习制度,保证了学习内容和时间,树立校风正、教风严、学风好的思想。
(3)加强师德修养。
推出师德准则,优化教师形象,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从社会的多样需求培养人才。
要求全体师生把有德之人作为镜子,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手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坚持以德量行,要去伪存真,先人后己,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4)为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制定了人手一份《日常行为规范》评分表,由家长根据子女在家里的实际表现评分,并把子女的不足之处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这样,班主任与家长配合帮助其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使学生有信心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同时通过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推进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5)学校19 个班主任上交了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把好的经验进行了推广学习。
通过这样,把德育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还组织全体教师不定期开展“谈谈我的教育观”讨论,“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促使教师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永葆教学的青春活力。
(6)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学校注重抓好学生一日常规教育,要求学生做到:①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要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不吸烟、喝酒,不赌博,不参加邪教迷信活动。
②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要讲普通话,自觉使用礼貌用语,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拾金不昧,乐于助人,惜时守信。
③遵规守纪,维护班级和学校的集体荣誉。
要爱护公物,爱护校园一草一木;不乱涂抹刻画。
要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
④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讲究个人卫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同时在家长中加强宣传,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重视并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我先行教育活动与“三风建设”活动,有意识地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
比如,依托少先队工作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我先行教育,少先队能够通过开展升旗仪式、队的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7)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在学生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培养高尚品质,学校举行了“祖国发展我成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征文比赛、演讲比赛。
(8)学校举行了理想信念教育讲座及观看优秀影片《邱少云》,通过本次活动,使全体师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获得的进步是什么;向身边的同学学习哪些长处;准备怎样让自己更快乐。
同时全体师生更加坚定有理想才会有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从现在做起,踏踏实实地学习,一步一步地前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9)学校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活动的开展,全体师生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心态好,世界上一切都变得很美好。
全体师生纷纷表示养成良好习惯,时时都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就有很大的变化,能健康快乐每一天,工作、学习就会有成效。
5、抓好校园环境常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德育纲要》为指导,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按照市教育局2009 年《德育工作要点及评估办法》和《桂林市教育系统2009 年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本学期继续开展了“文明礼仪我先行”主题教育活动。
以“重养成、塑文明、讲礼仪”为主题;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内容;以唱响国歌、遵守规则、实践体验等活动为突破口;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把“重养成、塑文明、讲礼仪”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重要内容来抓。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激励了全体师生积极向上,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每个中队每个月评出文明学生12 人,推荐班级“文明之星” 1—2 人。
(2)我校校园布置朴实美观,有明确的校训、标语,悬挂名人名言,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世界地图、教育方针、教师职业道德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设置德育宣传栏和文明宣传标语,开辟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
教室布置美观大方,富有个性创意,班班设置图书角、文明登记本、出席簿,好人好事登记本,有名人警句,每月更新一次学习园地,并经常性地进行检查评比。
坚持每天的教室和学校卫生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校园无杂草,墙壁无污渍,校园无卫生死角。
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窗明几净。
从而创设了一个环境优美、文明健康、安全和谐、充满朝气的校园环境。
四、认真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坚持业务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组织教师加强基本功普通话训练,信息技术培训,还组织学习研讨当前新的教学方法及课题研究和新课程大纲,从而使教师们能较快地适应素质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上级相关的课程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准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3、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1-2 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 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6 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4 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
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严格执行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编排功课,排齐开足学科课和活动课程,并从师资配备上给予实施保证。
例如,配备专职体育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英语教师,并计划逐年增加专职教师数量,以确保各类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校本课程方面,本学期继续以安全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
5、学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教师的工作分工比较明确,职责清楚。
比如,行政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统筹安排值日教师分工职责,值日教师从早到晚都有强烈的值班意识,为学校的健康正常运转提供切实保证。
目前各功能教室配备齐全,现有各室的管理比较到位,管理责任到人,在开学初与各室责任人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
比如,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有专人负责管理,切实保证学生图书的出借使用与实验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