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讲义PPT课件
(1)正方形里最大的数是我,我是 9.8 (2)我在圆和三角形里,比80大,我是 8.6 (3)我在正方形,圆和三角形里,我是 7.0
小朋友,你们好,你知道我是谁吗?
52
72
46
48
12
70 86
36 50
98
14
(1)正方形里最大的数是我,我是 9.8 (2)我在圆和三角形里,比80大,我是 8.6 (3)我在正方形,圆和三角形里,我是 7.0 (4)我在正方形和圆里,比50小,我是 48.
本课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两个两位
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即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 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 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红金鱼48条
花金鱼15条
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
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
黑金鱼10条
用“多一些、少一些、
多得多、少得多”来说一 说
雷火灸
组成:艾绒94g,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 干姜、穿山甲各9g研成细末,过筛后,加入麝香0.1g. 取棉皮纸二方,一方平置桌上,一方双折重复于上。 铺洁净艾绒于其上,拿木尺等轻轻叩打使均匀成一方 形,然后将药料匀铺于艾绒上,卷成爆竹状,外涂鸡 蛋清,以桑皮纸厚糊6~7层,阴干密闭备用。
上。
不要随便上下左右移动,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
医生必须集中精力,如灸灰落于穴位上应立即吹去, 切勿慌忙乱抓,导致不必要的烧伤。
如起疱,应该与患者解释清楚,用2%碘酒反复涂擦即 可,无需涂擦油膏或其他药,保持穴位皮肤清洁干燥, 1~2周可自行恢复,少数病人有色素沉着。
灼灸的操作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大小的艾炷,一炷一炷地放置在 要灸的穴位上。
(2)灼灸:取灸药1炷,放置于穴位皮肤上, 安放稳妥后点燃,使其自行燃尽,仍在原处施 灸第2.3炷。
(3)隔物灸:把姜,蒜等切成薄片,放在施灸 穴位上,再将艾药放置其上,然后点燃艾药让 其自行燃尽,或将小艾点燃后直接烧灼在所隔 之物上。隔盐灸只对神阙。
灸的常用处方
药用灸条
组成:艾叶2400g,羌活75g,独活75g,细辛75g,降 香75g,石菖蒲57g,甘松57.5g,樟脑95g,薄荷75g, 鹅不食草95g.以上药物共制成药用灸条,每支30g,备 用
然后用火柴或香点火
艾炷点燃后,行“运气施灸术”:令患者鼻吸气,口呼 气,行呼吸补泻,切勿乱世叫,这样可减轻皮肤烧灼痛 苦
待燃完一壮后,再放置第二壮,以此类推。
关于灼灸之补泻,医生视病情而定,一般多用补法少用 泻法。
隔物灸的操作
将所选药物置于穴位上,盖上姜片、蒜片等, 其操作基本上同灼灸
注意事项
98
14
(1)正方形里最大的数是我,我是 9.8
小朋友,你们好,你知道我是谁吗?
52
72
46
48
12
70 86
36 50
98
14
(1)正方形里最大的数是我,我是 9.8 (2)我在圆和三角形里,比80大,我是 8.6
小朋友,你们好,你知道我是谁吗?
52
72
46
48
12
70 86
36 50
98
14
霸王灸
组成:艾叶90g,沉香10g,石菖蒲10g,雄黄10g,川 乌10g,桃树皮10g等共研细,制成艾条,放入特制灸 的纸管中。本方源于《本草纲目》,该方灸法有8种, 安全,使用方便。
灸药
组成:木通、血通、淮通、通草各10g,加75%酒精 500ml浸泡备用,取药液100ml加薄荷脑0.1g、麝香 1g,加艾绒900g搅拌均匀,备用
二、练习。
用手势表示 里应填“>”、“<”还是“=”?
37 > 32
57 < 70
18 < 21
80 > 78
42 = 42
90 > 80
小朋友,你们好,你知道我是谁吗?
52
72
46
48
12
70 86
36 50
98
14
小朋友,你们好,你知道我是谁吗?
52
72
46
48
12
70 86
36 50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
( )<( )
灸术基础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常用灸术分类
悬灸——间接灸,艾条灸 灼灸——直接灸,艾柱灸,化脓灸 隔物灸(隔物灸是加强灼灸的作用)——隔姜
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隔布灸,隔盐灸
定义
(1) 悬灸:即是将艾条1.2支点燃后,悬置于 穴位皮肤上方,距穴位3-4寸,对准穴位施灸, 切勿左右上下移动
动。 手术后功能恢复。 醒脑开窍:脑瘫、中风后遗症、截瘫、二便功 能恢复。 解毒:病毒性痢疾、疱疹病毒感染、放化疗作 用。 妇科:炎症、不孕症、痛经
范围
灸术的适应证范围很广。根据灸术的特点,其 适应证应以阴证、寒证和虚证为主。在预防保 健方面,但阴虚阳亢,火热症,唇焦舌烂,大 便秘结者慎用。
灸的临床效应及范围
临床效应
即刻效应
急救:强心、升压、补气固脱、回阳救逆、止 血、止痛、解毒。
温阳止痛:腹痛、身痛、痹证等。 降逆止呕:呃逆、顽固性呃逆、外科手术后胃
无张力(无张力胃) 行气消胀:腹胀痞满、嗳气,促进胃肠蠕动。
缓慢效应
提高机体部分免疫力,保健灸。 补气活血,如治疗骨折疗效显效。 行气消脏:长期腹胀痞满,嗳气,促进胃肠蠕
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者,应慎用灸 术。
对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宜 选用灼灸。
其余有关注意事项在有关章节中已提到,不再 赘述。
首次灼灸的操作规程
医患的心理准备 签订施灸同意书
首次灼灸的正确操作: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100以内数的顺序
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2
4
6
8
10
11
13
15
17
19
22
28
33
37
44
பைடு நூலகம்
46
55
64
66
73
77
82
88
91
99
(3)
? 60 ?
28 ○> 26
十位相同,个位大的数大。
百十 个
百十 个
3 9 ○< 4 5
百十 个
百十 个
3 2 ○> 3 0
灸术的正确操作
灸术的正确操作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当前的一 些医生大部分都重针轻灸,多针少灸、或只针 不灸。原因就在于他们往往对灸术知之甚少。 此外,医者事先要与患者说明灸术之利弊,让 患者合作,应签订施灸同意书。
悬灸的操作
左手为压手,右手为灸手,两手同用协调操作。
取艾条1~2支,单手或并用。 对准穴位施灸,高度3~4寸,艾条火头置于穴位皮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