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现代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建筑电气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安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设计与生产工艺的要求,按
特定的线路保护和敷设方式将电能合理分配输送至已安装就绪的用电设备及用电器具上。

在整个的监理工作中,首先应熟悉施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了解设计内容及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明确图纸所提出的要求,明确电气工程和主体工程以及其他安装工程的交叉配合,熟悉和工程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等,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并应有计划地组织机具和材料进场。

在施工过程中,配管、配线、开关电器及配电箱的安装、防雷接地等都应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做好预埋和预留孔洞的工作。

穿线及电器安装过程须符合质量验收规范。

最后,施工过程结束,应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后进行竣工验收,质量评定。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事先预控:
1.1熟悉图纸,对设计说明和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或是不符合现行标准、规范、施工图相互间不一致,设计文件错漏,室内外设备布置和线路走向不符合现场实际等在设计交底会上进行书面和口头提出,凡设计图与国家规范及评定标准不符时,
应按规范标准执行。

图纸会审和设计修改及时标注在相应的施工图上。

1.2备齐设计和施工必须要用的规范和图集以满足工程项目监理的需要。

1.3审查电气安装施工分包队伍的持有电工上岗证的专业技术工人,不得少
于施工总人数的50%,并注意流动情况。

1.4督促负责电气安装队伍负责人建立自检,互检,交接检查三检制度的质保体系和安保体系及电气施工技术交底。

要求安装承包方在现场设专职的质检员和安全员,监理交底会上说明和提出监理的具体要求。

1.5电气安装工程设备和材料的进场审核和认定:
1)建筑电气施工采用的设备、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标明日期、批量并盖有质检公章)、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并现场抽验设备或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督促承包商及时做好进场设备、材料的报审检查和验收工作,参加检查的人员应包括业主、监理、总包和相关分包单位的对口专业技术人员。

按规范要求应进行外观检查,需做试验的应由有资质的有关部门进行试验,产品技术文件应齐全。

1.6技术准备步骤及土建施工条件:
1)审查相关专业工序安排及衔接、交叉关系和预留部位、预埋件的保障手段和质量措施及成品保护手段。

参加审核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主要审查电气安装工程是否符合总工期控制目标的需要,是否合理安排了电气安装施工期以及施工方案的协调性及合理性,了解工程进度安排,劳动及机具情况。

审核施工用电负荷、负荷分配、导线截面及开关整定值,用电器具经检查合格后准许使用。

2)组织土建与电气专业人员进行中间验收,电气设备安装前土建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1)屋面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2)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3)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牢固;
(4)模板施工设备及杂物清除干净并有足够的安装用地,施工道路通畅;
(5)土建结构验收时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水平线、墙面线,按图查对核实预留施工孔洞及预埋管路,箱盒。

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好。

2事中控制:
2.1 配管部分:
金属导管若采用套管焊接或丝接,管壁厚必须大于2mm且两管口必须
紧密相连,金属管严禁直接对焊。

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丝接时,连接处的两端须跨接接地线,跨接线所用的圆钢直径不得小于6mm焊接长
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应牢固、平整、饱满,不得有夹渣、焊瘤、钢管焊穿等现象。

焊接完后及时清除药渣并刷防腐漆。

镀锌导管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应采用螺纹连接,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电气工程的非镀锌制品必须在使用前进行防腐处理,除埋入混凝土内的管外壁不做防腐外,其它钢管内外壁均应做防腐。

塑料管材料必须是阻燃的,外壁应有连续的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氧指数应达40%以上。

塑料管的连接应采用插入法或套管法,其连接处应用胶合剂粘结。

接口必须牢固密封,插入法连接长度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5 倍,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3 倍。

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导管,埋深不应小于0.7m,壁厚小于等于2mm勺钢导管不应埋设于室外土壤内,暗配的导管埋设深度与建筑物表面距离不应小于15mm。

导管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2.2 穿线部分:
所用导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

严禁先穿线后装箱盒,必须在装饰抹灰完成后,各种箱盒就位方可穿线。

穿线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

穿线时管口应平整,钢管管口无毛刺并有护口。

导线在管内严禁接头,如必须接头应装在接线盒内,剥导线绝缘层时不得损伤线芯,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后,管口应密封。

导线在各种盒内连接,应留出100—150mm余量。

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黄色,B绿色,C红色。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 Q。

2.3 箱盒及电器安装:
配电箱垂直与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1.5%,箱体开孔
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内接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不断股。

箱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
回路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箱内分别设置零线和
保护地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箱体外壳均应接地保护。

开关插座的标高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开关距门口洞为150—200mm一
个单位工程应开闭一致,操作灵活,接触可靠。

单相插座右极接相线,左极接零线;三四极插座其保护线均在上方,安装应牢固,面板紧贴墙面。

潮湿场所采用密封型并带保护地线触头的保护型插座,安装高度不低于1.5m,开
关、插座的面板应光滑整洁,无划伤。

2.4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2
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
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线形成网路,环形网路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连接。

支线间不应串联连接。

等电位联结的线路最小允许截面应符合规范规定。

2.5防雷与接地: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
以上按设计
要求位置设测试点,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避雷引下线采用柱筋时,①14以下柱筋应用四根,①16以上可用两根。

柱筋搭接处须双面焊接,焊接长度》6D,并成通路。

防雷接地工作(保护)接地的镀锌扁铁搭接不得成“ T”型,严禁直接对焊,搭接长度为扁铁宽度的2 倍,圆钢为直径的6 倍,且不得小于3 个棱边焊接,两个长边必焊,并及时除药渣和刷防腐漆。

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
5m。

屋面避雷带为①10mn镀锌圆钢,安装时应水平、竖直。

避雷卡子直线段
1m—个,拐弯处为0.5m —个。

避雷带高度为150mn为宜。

高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均应与避雷带可靠联结,避雷带焊接部分应刷防腐漆。

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 D。

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手动报警按钮位置距地面1.5m,安装牢固。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

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系统施工结束后应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调试。

2.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临时用电操作人员必须有上岗证。

用电设备外壳均做可靠接地保护(漏电保护),漏电开关漏电电流不能超过30mA 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潮湿场所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禁止乱扯、乱拉电线,禁止出现拦腰线、拌脚线。

塔吊应做好避雷接地装置。

3事后控制:重点控制质量通病的出现,对已出现的质量通病要及时整改,以免影响下一工序的施工。

组织分部及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参与通电调试。

各分项验收资料审查、竣工图审核。

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并编目建档。

4质量验收:
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质量验评资料审核,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对工程的分部工程质量验评资料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

对验收中提出的整改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包单位进行整改。

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会同参加验收的各方签署竣工验收报告。

监理人员应严格按以上控制要点及目标值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与土建以及水暖施工的密切配合。

验收资料:设备、材料、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各种测试记录、各分项交接验收记录、竣工图和设计变更通知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