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开关设备装配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低压配电屏、控制屏、开关柜、照明箱、动力箱的电器元件、辅件的装配与调整。
2.装配工具.根据产品设计单所需求的各种电器元件和附件选择适合的工具活板手、双头板手、套筒板手、一字形螺丝刀、十字形螺丝刀、扁锉、园锉、台虎钳、手电钻、木锤头、钢丝钳、钢卷尺、钢直尺。
3.装配前的准备过程.熟悉装配图纸及技术条件,了解设备或装置的结构以及每一零件的作用和相互的联接关系。
.掌握装配的工艺规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安排好装配场地,包括装配位置。
.根据产品设计单领取装配时所用的电器元件和零件是否完整,具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的方可装配。
.准备好所需的各种工夹具,并按先后作用次序排列好,并固定地放在使用最方便的位置。
.检查产品骨架所挂牌号是否与即将装配的产品型号规格相符合。
.电器元件和附件的代用,须经设计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装配所需的紧固件,如螺钉、螺帽、垫圈等均应有良好保护镀层,附件应有良好的涂漆或电镀层,绝缘附件、配件等应经过绝缘处理。
.对每一个元件和零件进行一次最后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元件和零件,凡能修正的及时修复,不能修正的应更换新的。
.产品装配时,必须考虑检修方便、牢固可靠和美观,并符合使用条件。
4.安装准则.根据装配图、面板布置图上的尺寸、位置及元件的型号、规格进行合理组装。
.所有组装元件均应符合元件本身标准规定,并符合元件本身的技术条件及安装条件要求。
.装配产品的名牌、提名框、符号牌及接地符号要求清楚、整齐、不能有松动、脱落现象。
.每个元件应在柜后安装元件上方标注醒目的符号或代号,其符号或代号应与原理图或接线图标注一致。
.对于装配元件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及技术参数应与产品规范表相符。
.元件安装位置的排列应整齐美观。
不能拥挤,要考虑操作维修方便,便于一、二次线制作,又要安全可靠。
.元辅件装配时要留有足够的飞弧距离、拆装距离、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维修距离、拆卸灭弧罩距离;一、二次线制作距离、用户进线和出线距离,对于手动操作开关,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可靠地。
并牢固地安装在设计要求的地方,不可悬空吊装(重量小于15g的元件除外)。
装配时,应注意对易损零件(如瓷熔断器)垫上衬垫,并牢固地固定在骨架上或支架上不得悬吊在其它电器的接线端子和连线上。
.安装螺丝可根据元件安装孔的大小选用,不可过小,一般应小于元件安装孔直径~。
.安装电器元件的紧固螺钉应拧紧无打滑现象,并有防松措施,拧紧的标准以弹簧垫圈压平为准。
拧紧后的螺纹以露出螺帽2牙为宜。
最长不得超过5牙.骨架或安装支件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元件代用或设计修改等特殊情况而需要重新加工、修改时,须经设计部门或质检部门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
骨架或安装支件修改加工的地方或油漆被碰伤的地方应重新补漆。
.产品装配时的各种电器元件按产品设计单布局进行安装,如产品设计单无明确规定,则以中心线为准(按屏前正视)左、右布置,以利铜(铝)排和导线的合理安排。
在多只同一型号规格的电器元件须安装一致,使之外观整齐清楚。
.端子排的端子须按图纸要求的顺序和位置安装于端子槽上,端子与端子要紧靠对齐,在条件许可时标注上与图纸一致的顺序号。
.电器元件调整安装应符合电器元件之技术条件和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文件的规定。
(参见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的飞弧距离表)。
.低压配电屏内的一次回路的电器元件及其它带电体和金属骨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1规定。
.安装时发热元件(如电阻等)与其它元件的距离应符合表2规定,并套上相应规格的瓷碗。
.低压配电屏开关柜二次电器元件安装时,带电体间或带电体与金属骨架的气间隙不应小于4mm。
爬电距离不应小于6mm(不包括元件本身内部的距离)。
.任何元件、附件、母线、二次线等,均不允许装于元件飞弧距离之内。
.装配时不应有将元件任意加工,安装孔任意扩大及损坏元件的绝缘部件等现象。
不得将元件的封口任意拆除,也不能划破、损坏装置的涂漆。
.所装的手动及传动机构,应各分合不少于5次,操作灵活正确无卡住、销子脱落、定位不准和操作力过大等现象。
.在运行中需要操作的电器,操作高度不得高于,不低于,在运行中需要观察的指示仪表的高度不得超过2m。
.对于标准的产品、元件的安装高度、位置应有一个标准的尺寸,对于两台以上同样的非标产品,其安装高度、位置的尺寸应一致。
.配电屏、控制屏(台)柜,安装的门必须装有完整的门锁或暗锁应转动灵活。
关、开方便。
能翻起台面亦应转动灵活,开启角度应保证检修方便。
一般屏台柜可转动门开启角不得小于900,不大于1800,在开启过程中不应使用电器受到冲击或损坏油漆。
.门锁应开锁灵活,无卡住或过松现象,门锁上以后,手执门锁前后轻轻拉推,移动量不超过1mm。
.低压屏(柜)的门和骨架对地应保证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接地装置的触片和螺栓上不应有涂漆或黄锈。
总接地部位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5.元件装配与调整:.刀开关和操作机构的装配调整装配调整操作机构和刀开关时,应合分到位,无卡碰及操作力过大现象。
装配调整刀开关和操作机构,先将刀开关在安装在横梁上调整至适当位置,再把操作机构安装在面板上,使操作机构的牵引杆和刀开关的牵引杆在合闸时成水平位置,紧固刀开关和操作机构的固定螺栓。
把操作机构手柄置于合闸位置、调整两牵引杆,使刀开关的刀片紧靠在触头的定位上,紧固牵引杆,并使操作机构转盘能在分、合闸定位准确,无卡住、碰撞现象,操作灵活。
刀开关断开距离(参考各厂家使用说明).智能框架式断路器的装配调整装配调整智能框架式断路器,先将开关安装于角钢上调至适当位置,要求断路器摇进摇出稳定可靠,紧固各部位的螺母和螺栓,并使操作机构转盘分、合闸定位准确,无卡碰现象,操作灵活。
自动空气开关的装配调整安装前的检查。
安装前先应检查自动开关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否则应烘干处理。
.安装时检查自动开关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自动开关在合、分过程中,其可动部分与灭弧罩应无碰卡现象。
检查自动开关在储能后应可靠闭合(欠压脱扣器必须吸合)自动开关闭合后,储能弹簧应处于最短位置。
用手按“分”按扭,自动开关应可靠断开。
自动开关闭合后,转动过电流脱扣器衔铁,自动开关应可靠断开。
检查自动开关的欠电压,分励脱扣器,应在动作范围内使自动开关断开。
自动开关用四套紧固件固定在柜子角钢上,调至处于垂直位置,安装平整,不得歪斜,紧固螺钉应拧紧,必须可靠接地,自动开关上接地螺栓处有接地符号标志。
空气开关的装配与调整安装前先检查自动空气开关的绝缘电阻,应用500V兆欧表检查开关的绝缘电阻达10MΩ以上,否则应进行干燥烘干处理。
安装前应检查空气开关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空气开关在闭合和断开过程中,其可动部分与灭弧室的零件应无卡住和碰擦现象,并且指示牌能正确的指示空气开关所处状态。
空气开关固定式安装时其底座应外于垂直水平的位置,用螺栓固定,同时必须可靠接地,接地螺钉处要有接地符号标记。
空气开关安装时必须平整。
安装时应考虑ME空气开关的安全距离(包括飞弧距离),固定式安装,垂直接线时,灭弧罩与垂直接线中间必须加装绝缘隔板。
其高度要求超出飞弧高度。
(2)A、B、C、D各方位要求见图示。
系列塑壳断路器装配与调整安装前的检查A、限流开关在周围介质温度+40℃时,其延时电流脱扣器保护特性应符合下表6规定注:限流开关额定电流为100安,辅触头额定电流为1安。
限流开关额定电流为200安、400安、600安,辅助触头的额定电流为5安。
C、瞬时过电流脱扣器的动作整定电流见下表8。
自动开关DZ20-400 、DZ20-600用整套紧固件(包括弹簧垫圈)固定屏内安装角钢上,使其处于垂直位置,安装平整,不得歪斜,紧固螺钉应拧紧。
.其它塑壳式空气开关如DZ20空气开关安装前须进行外观检察,安装后,操作灵活,分合闸无卡住和操作力过大现象,安装调整同DZ20一样。
.主令电器、控制开关、按钮、安装时根据图样要求型号,紧固螺栓拧紧,不可松动。
.信号灯的安装,信号灯常装于控制盘,控制台及控制箱上,安装要牢固,不可松动,根据图样不同的用途,采用各种不同的颜色信号灯,其颜色应根据GB2682规定选用。
.继电器安装:对它的安装必须注意其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一定按设计的要求型号安装,安装要整齐、不歪、不斜,对于有接线柱的继电器(如DL-11)应先将接线柱紧固在继电器上(并有防松措施),然后正确安装。
.电流互感器:安装的原则应根据图样要求,便于母线制作,并按技术要求,互感器与互感器之间,互感器与母线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隙,绝对不允许相互紧靠,母线与互感器的接触面,要平行。
.熔断器的安装:对于瓷件(RT0,RT1等)熔断器安装时,必须垫橡皮垫圈,管型或熔断器(RM、8F型)应将管角装于绝缘件之上,两端的铜帽应与熔丝压紧,接触良好。
插入固定触头的钳口,应有足够的压力。
安装注意垂直度,应牢固不可松动,并要求两角对齐等。
.端子安装,要根据产品规范表要求安装、端子排的排列根据原理接线图布置接线。
.安装接触器:要检查额定电流、额定工作电压是否与图样要求相符。
安装时应保证其安全飞反距离(见相应产品使用说明书)。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应装于绝缘附件上,如果图纸要求隔离,可根据要求采取指定的隔离措施。
6.质量检查.检查装置的装配是否合乎第4项条款低压配电屏、控制屏(台)装配时的技术要求,用卡尺测量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飞弧距离,发热件与其它元件距离,安装高度、位置等应符合图纸的有关规定。
.对于手动及传动机构,应分合闸各5次。
.目测元件、名牌、标记框、螺丝、接地装置等应符合有关条款的规定。
7.注意事项.装配时应注意不要划破、损坏装置的涂漆,以免影响美观。
.仪表、继电器、瓷件,胶木件及易损件等,不可摔打碰撞,以免造成损坏或影响精度。
.装配完毕后,检查各电器元件及附件是否完全符合产品设计单的要求是否符合该电气元件之技术条件及有关规定。
均符合后,进行盘架和周围场地清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