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促进国家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但是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化的大潮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某些严重的偏差和不足。
【关键词】道德教育;思想观念;高校学生
一、当今在校大学生存在的不良现状
学生一进入大学校园,辅导员、老师乃至家长就三番五次向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要求学生认真学好专业课,学好英语,并为今后找工作着想,好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和开拓关系。
这看似很人性化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实际上却给学生以不恰当的引导和暗示。
由于高校片面强调专业教学,强调外语的四级通过率,导致大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余生活单调,心理压力得不到宣泄。
而学校又强调毕业就业率,在市场经济下学校对此无能为力,只好鼓励学生到社会上走关系,而当今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特别是腐败风气盛行,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对学生容易产生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对以下几点:
1.缺乏诚信和不讲道德的言行在大学生中常有发生。
面对社会
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日益下滑,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学习考试方面,弄虚作假,循私舞弊;缴费方面,恶意拖欠以骗取辅导员的同情获得助学金;助学贷款方面,逃避债务。
日常学习生活中,逃课、打架、斗殴、偷窃、赌博等现象时有发生,行为粗野、说话庸俗等情况更不鲜见。
2.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独生子女,承受父母家庭太多的期望,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还不强,加之学习、就业、经济方面的压力及人际交往、情感、竞争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在大学生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拜金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盛行,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
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许多大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甚至请有保姆,讲吃讲穿,生活奢华,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4.当今网络的负面影响也对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困扰。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诱惑着一些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导致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协调,严重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同时,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又极易导致信息的膨胀和泛滥,暴力、迷信、色情信息充斥网络,欺诈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易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迷惘和自我的迷失。
有些人对网上游戏的钟情、迷恋,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
二、高校思想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
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也容易诱发一些学生的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又加上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渗透和浸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多种取向,形成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相互交织的局面,由此出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多重性。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居高临下的灌输和说教的教学方式,则收不到教育学生的效果。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我讲你听,我命你行”的灌输的教育模式,管理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突出自己的角色地位,教育者选择和应用的工作方法往往是从自身出发,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受教育者往往是被动接受,对教育内容一知半解,难以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导致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色彩。
2.有部分教师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课前备课不认真,课堂上捧着课本就读,因乏味学生不是睡觉,就是做其他的事,认真听课的学生廖廖无几。
学校考试方法采取考前给学生一个考试提纲和答案,学生只需记住所给的十几个知识点,在考前几天强记教师所给提纲内容,便可顺利通过考试。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科学管理体系。
现在很多高校没有形
成检查、督导、评估的有效机制。
学校领导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却是为了应付各级各类检查而大做文章,准备了大量看起来很完善的资料,蒙混过关,学生则利用并不完善的指标体系,做表面文章,形成了一些“伪君子”,当整个校园都为了形式主义而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则大大降低了。
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近些年来,高校德育教育普遍受到国家关注,正是对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的直接反映。
因此,将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即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
1.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这是由人才素质规格的内在结构所规定的。
从静态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学生的素质划分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基本方面。
在学生素质的整体构成中,思想道德素质在素质的构成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重要的素质。
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思想道德素质在素质构成系统中之所以处于核心位置,是因为思想道德素质以其鲜明的价值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整体提升的动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作用的性质和大小。
思想素质在学生素质整体构成中所处的核心位置,决定了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人
才培养工作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正因如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工作,是坚持将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
一位的具体表现,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占有核心位置。
2.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与在整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青少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一致的,是整个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性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直接体现。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
当代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分,代表着整个群体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只有真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推进。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还是由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高校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都已经定型,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判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一般比较强。
大学生则正处在发展的特殊阶段,一方面,他们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分析判别还缺乏经验,但是他们接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能动性已进入空前的活跃期。
另一方面,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但他们接触到的国外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已进入空前的多样期。
这一特殊的发展时间,既是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易于塑造的有利时期,又是青年学生受到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形成不好的思想意识和习气的危险时期,这一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
年学生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共文献出版社,2002:411.
[3]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
[4]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