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初三化学图像题 pH的变化图像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故选:C。
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操作的是
A. 向碱溶液中加水
B. 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D.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C、b点,pH=7,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点pH>7,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B.等质量块状或粉末状的CaCO3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故选C。
12.下列曲线图能正确表达相应化学反应或过程的是。
A. 向一定质量的烧碱(NaOH)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B. 将pH=1的溶液加水稀释
C. 向饱和澄清石灰水[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CaO)
D. 分别向质量相等的Fe和Zn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三同步练
D、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碳酸钙固体,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随着碳酸钙的加入,混合液的pH值由小于7逐渐增加,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等于7,最后维持等于7,不会继续增加,D选项物质的加入与图中pH值的变化关系不对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不相符的是()
C、原溶液是稀盐酸,pH<7,当加入氢氧化钠与其反应,pH逐渐增大到等于7;当稀盐酸全部反应后,随着氢氧化钠增多,pH>7,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原溶液是氢氧化钾,pH>7,当加入稀硫酸与其反应,pH逐渐减小到等于7;当稀硫酸全部反应后,随着稀硫酸增多,pH<7,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C、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饱和前的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A. B. C. D.
【来源】【万唯】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成果检测化学试题(一)《逆袭卷》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反应开始时溶液pH>7,故A错误;
B、发生的反应为2NaOH + H2SO4= Na2SO4+2H2O,SO42-随着稀硫酸的加入而不断增加,故B错误;
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硝酸钡与硫酸或硫酸钾反应均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D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6.X、Y分别是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X与Y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反应没有气体和沉淀生成,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随着稀硫酸的加入而不断增加,故C错误;
D、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生成物硫酸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反应结束后,由于稀硫酸的加入使得溶液总质量继续增大,而硫酸钠的质量不变,因此导致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D正确。故选D。
【点睛】
解答时要全面理解曲线中的“起点、拐点和终点”涵义,如A项中忽略反应前是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7而出错。
A、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水,酸性溶液不断稀释,pH值无限的接近7,不会等于和大于7,A选项物质的加入与图中pH值的变化关系不对应,不符合题意;
B、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值由小于7逐渐增加,氢氧化钙与盐酸恰好完全时pH值等于7,继续加入,立即大于7,并逐渐增加,B选项物质的加入与图中pH值的变化关系不对应,不符合题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酸、碱溶液的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以及酸中加碱或碱中加酸的pH值的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酸溶液显酸性pH<7,向酸中加入水,酸性减弱,溶液的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7,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显碱性pH>7,向碱中加入水,碱性减弱,溶液的pH减小,但是不会小于7,故正确,符合题意。
C.探究加MnO2与不加MnO2对等质量、质量分数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影响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
【来源】2019年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稀硫酸的pH小于7,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增大,无限的接近于7,不会大于7,A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将浓盐酸敞开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氯化氢的量逐渐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选项图像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前氧气的质量0,反应过程中氧气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变,图像从原点开始,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C选项图像变化正确,符合题意;
C、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纯碱溶液,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反应完之后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混合液的pH值由小于7逐渐增加,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等于7,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过程中维持等于7,氯化钙完全反应后,pH大于7,C选项物质的加入与图中pH值的变化关系对应,符合题意;
A. 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C. 向H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
【来源】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外国语学校中考模拟(线上)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B、粉末状碳酸钙和盐酸反应速率大于块状的,对应图象斜率要大,同时由于碳酸钙质量相同,二者图象的终点也相同,故选项图象正确。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增大到小于7,故选项图象正确。
A.X是稀盐酸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试液会变蓝
C.b点表明此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的溶质仅是NaOH
【来源】2019年陕西省长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随着X质量的增加,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故X是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B、a点,pH<7,溶液显酸性,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相符;
B、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碱性减弱,则pH会减小图象下降,但不会降到7以下,故相符;
C、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不相符;
D、室温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原温度,故相符。
【来源】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一模调研理综化学试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碱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质量不为零。C错误;
D、向稀硫酸中加入水时,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但是溶液始终呈酸性,pH不会大于7。D错误。
故选B。
9.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下列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10.现有一定质量的盐酸和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 溶液. 溶液均为中性)。则X可能是()
A.水B.澄清石灰水C.纯碱溶液D. 固体
【来源】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撷秀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盐酸呈酸性,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呈酸性,pH值小于7,则有: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稀释
B. 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
C. 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D. 向两份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来源】备战2020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专题三:酸和碱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稀释,pH值逐渐减小,但不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