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实训报告小组:第四小组时间:2016年7月19日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策划书一、调研目的与意义:(一)目的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全,学校法制教育方式不完善,社会法制风气不正等原因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低。
因此,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的干预,以及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熟,做一位知法、懂法的理性大学生。
(二)意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又与社会一般群体的法律意识有所差别。
就其主体而言,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受教育程度又全部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和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
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针对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与范围:1、调研内容(1)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怎么样?(2)法律能维护你的切身利益吗?(3)法律完善知识的来源。
(4)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5)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
(6)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
(7)通常关注哪一类新闻2、调研范围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所有大学生三、调研方法与手段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20日,对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四、调查进度与预算安排1、我们小组8人在7月20号这天中午11:30分别在1、4食堂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统计了调查问卷。
并在网上发放电子问卷。
2、经费预算10元,实际使用9元(调查问卷打印费)。
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制素养偏低的通病。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民对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
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法律制度的的了解掌握和应用的程度,以及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又与社会一般群体的法律意识有所差别。
就其主体而言,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受教育程度又全部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和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
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针对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1.通过随机抽取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生以及网上的电子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比例90%。
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赞同,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有用,应该自觉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
但也有10%的同学认为“法律不如权力有用”。
2.50%的同学的法律常识是从电视上和网络上获得的,有20%的同学的法律意识是从报刊杂志上获得的,有10%的同学的法律意识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而获得的法律常识,仅有20%的同学的法律常识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学习得到的。
3.当权力受到侵害时,70%的同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20%的同学会通过关系来解决,10%的同学会不在意。
4.对于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20%的同学知道30%的同学大体知道自己的权力和义务,30%的同学只知道不犯法就行,20%的同学不知道。
5.80%的同学认为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很有必要,5%的同学认为没有什么必要,1%的同学认为无所谓,14%的同学觉得不清楚。
6.有28%的同学觉得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处处关联,53%的同学觉得法律与生活有些相关,18%的同学觉得很少有关联,还有1%的同学觉得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7.有45%的同学相信法律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4%的同学认为不能解决问题,38%的同学认为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13%的同学不清楚。
8.就目前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有61%的同学认为法律大于权力,17%的同学认为权力大于法律,没有同学认为法律与权力相同,22%的同学不清楚法律与权力的关系。
三、结论与途径(一)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健全,在校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心理上具有强烈要求得到别人认可的冲动。
而同时,大学又是一个微型社会,进入大学后,大家的学习环境,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此,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的人在面对强大的学习、经济及就业压力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社会毕竟是社会,并不像大学生想象的那么完美,大学生一没技术,二没经验,三不能吃苦耐劳,因此很多企业不用大学生做兼职。
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差,经过多次的打击之后往往容易泄气,甚至做出不理智的举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法制教育的不合理性,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都是纯理论的教育形式,学生接受的效率极低,没有充分发挥好学校在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生。
在校园里几乎没有途径获取相关法律知识,从主观上讲大学生有很多并不想接受法律知识,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更加淡薄。
3.会法制风气不纯,给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由于大学城的机动车辆较少,所以即使在红灯亮起,尚未进入人行横道,大学生也会直接穿行,当我们问道是否知道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事情时,所有的同学都承认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但他们都存在侥幸心理,有的人甚至说:“大家都闯红灯,自己不闯会被别人说成是傻子。
”“羊群效应”演变为大学生群情心理机制的一种表象,在闯红灯这个潜规则的制约,似乎没人敢挑战它存在的合理性。
此外,社会上一些不良的诱惑,如传销、赌博、卖淫等不良风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文化糟粕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大学生走向违法犯罪,提供的肥沃的土壤。
(二)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的途径:1.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是许多心理脆弱的大学生摆脱心理的困惑,降低因为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改变而带来的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及时的排除大学生因学习、生活和就业所带来的压力,以此来减少大学生对法律的抵触,抑制大学生不良情绪的释放,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抗打击,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更好的成人成才。
2.学校作为教书育人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增加大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具有重要的影响,可如今大学普遍存在法律课时少,课程多的通病,教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蜻蜓点水,而学习者为了应付考试也只有死记硬背,学习的效率极低,这显然有悖于教育的目的,学校应该设置合理的,与学生接受能力相符的法律课程,使法律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从而提高课堂质量,丰富课堂形式,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更好的调动同学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并且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法律为主题的法律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同学们能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3.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尤其是对赌博、传销、卖淫等对大学生影响大的犯罪活动要坚决打击,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另一方面,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
首先,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其次,家庭尤其是父母亲,要注意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父母要发挥亲情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细心帮助孩子提高法律意识。
再次,社会要加强法制社,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做一个守法爱法护法的好公民,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要从主观提高个人法律意识与修养,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守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的合理义务。
附件: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我们正在进行大学生法律意识与行为调查问卷,希望你配合我们完成问卷,本次调查为不记名调查,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谢谢!1.请问你是大几学生()A、大一B、大二C、大三2、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 )A、非常有用B、一般C、基本没用D、法律不如权力有用3、你生活中的法律完善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网络上B、杂志报刊上C、学校教育D、家庭的影响4、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B、用武力解决C、通过关系解决D、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E、根本没有在意过5、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吗?()A、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确定B、大体知道我有什么权利义务C、我只是知道不犯法D、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无所谓。
6、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掌握些法律知识吗?( )A、很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D、不清楚7、在您的印象中,法律与您的生活的关系是()A、感到生活处处与法相关B、感觉生活与法有些相关C、感觉生活中很少与法关联D、感觉法律与自己的生活很遥远8、您相信法律途径能够真正帮你解决问题吗?( )A、相信B、不相信,只会是问题进一步恶化C、只能解决某些事情;D、不清楚9、您认为我国目前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是( )A、法大于权B、权大于法C、权等于于D、说不清10、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 )A、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言论监督B、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机关的监督C、群众监督D、执法机关自我监督E、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