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独立的历史渊源

司法独立的历史渊源

ZWM根据互联网相关资料编制
2011.2
点击鼠标或自动翻页
⏹欧洲大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基于人类智慧和思想的结晶,创造了许多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和制度规范。

⏹其中,司法独立(judicial independence)的制度设计无疑是西方法律传统中的一个亮点。

司法独立成为西方国家经常引以为自豪的一项政治成就、一个法治学说、一种制度文明,历经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司法独立最早是作为一种观念被用来对抗王权的肆意妄为和对民众权利进行切实保护,其后这种观念在限制王权、保护民权的法律规范中得以体现,并最终以宪法为根据、在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上实现了完整的建构。

司法独立的思想和按照这一思想建立起来的司法独立体制最初发生在17世纪中叶的英国。

5世纪中叶,入侵不列
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创建国家的同时,把随身带来的古代日尔曼习惯奉为治理国家、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于是产生了英国早期的习惯法。

⏹习惯法的权威基础在于全社会的约定俗成和普遍认同。

⏹因此,它对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国王都具有约束力。

⏹事实上,英国国王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古代习惯法律”的限制。

英国人认为,聪明的办法不是把专制统治者推翻,而是首先使司法逐步独立于国王,并一点一点运用法律约束国王,最终将国王完全纳入法律之下,即实行法治。

作为英格兰普通法的第一部系统著作,1187年格兰维尔(Glenville)的《论英格兰王国的法律与习惯》总结了亨利二世在法律技术和法律规则方面的变革,增强了王室法律的确定性和权威性,被认为是法律科学的一次革命。

尤其是格兰维尔在以令状形式界定王室的司法管辖权的同时,限制了这种管辖权,使“令状统治”富有法治的意味。

⏹70年后大法官布莱克顿(Henry de Bracton)写
的《论英格兰的法律与习惯》则是为了确保普通法为13世纪的英国法官统一适用而写作的。

⏹布莱克顿在书中提出,国王有义务服从法律,因为国王处在上帝和法律之下。

不是国王创制法律而是法律造就国王。

在这本书里,布莱克顿把他自己的使命解释为通过评论和编纂“英格兰王国每天发生且匆匆而过的案件”为当时的执业法官提供一本权威的教本。

格兰维尔和布莱克顿的文本虽然不象罗马人的著述那样广博,但它们同样显示出,英国的实践者和法官也创造了一种丰富的贯穿于法律原理和出自讼争的特定规则的关于合法性的语言。

爱德华·柯克爵士是英国宪政史上最出色的法官和法学家,尽管英王一再委以他王座法院大法官和枢密院成员的重任,但丝毫改变不了他用普通法约束王权的政治理想。

1603年詹姆士即位为英格兰国王,自封为大不列颠王国,史称詹姆士一世。

同年出版《神权》,提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人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选择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们引导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耻辱......”
早在13世纪英国大法官布莱克顿体现了司法独立精神理念的至理名言:国王不应该在任何人之下,但应该在上帝和法律之下。

在1616年被著名的上诉法院大法官爱德华·柯克爵士用作对抗詹姆士一世国王对司法进行干涉的准绳。

1608年的某一天,英国
国王詹姆斯一世在宫中
闲坐无聊,忽然想起,
有一段时间没有到皇家
法院去亲自审理几件案
子了。

何不去一趟,审
一桩小民案件,解解闷
儿,也顺便体察一下民
情。

詹姆斯一世
⏹国王一行来到法院,遇
到普通诉讼法院首席大
法官柯克(Edward
Coke)爵士。

⏹令国王颇感意外的是,
他要审理案件的要求在
柯克这儿碰上钉子了。

大法官柯克
“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这国家都在朕
的统治之下,区区
一桩案件,朕竟然
无权御驾亲审,这
是什么道理?”国
王满脸不快,质问
柯克大法官。

詹姆斯一世
“陛下息怒,容臣禀告。

陛下当然是国家的最高首
脑,内政大事,外交方略,
都由吾王总揽。

但是,陛
下要亲审案件这事,却是
期期不可。

”柯克显得很
恭顺,但眼神中却透出一
份坚定不屈。

大法官柯克
“哈哈,国王不能审案,
这倒是桩新鲜事。

我的
大法官阁下,你别给朕
来这套抽象肯定,具体
否定的花样。

朕知道,
吾国法律以理性为依归。

你不让朕审案,显然是
认为朕天生愚笨,不及
你和你的同僚们有理性
喽。

”国王语中带刺儿。

詹姆斯一世
柯克并不退让,一板一眼地说了一番在英国法律史上极重要的话:“不错,上帝的确赋予陛下极其丰富的知识和无与伦比的天赋;但是,陛下对于英格兰王国的法律并不精通。

法官要处理的案件动辄涉及臣民的生命、继承、动产或不动产,只有自然理性是不可能处理好的,更需要人工理性。

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虽然柯克爵士被詹姆士国王免去了职务,但柯克的这种冲破封建司法的藩篱、崇尚独立司法的勇气正好预示着英国君主专制末日的来临。

⏹这次冲突是英国法律专业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此后,英国的司法便成了职业法律家的垄断领域。

半个世纪以后,英国建立独立的司法体制所需要的政治基础和“技术支持”都已经具备。

从政治基础上看,自封建社会后期开始,工商业活动日趋发达,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地方上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势力,并将这种势力转化为一种政治上的要求,从而在体制上形成了对一些重大事情的立法和决定,国王在不经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公布实施,这意味着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初步分立。

从技术支持上来看,自11世纪诺曼底征服开始,英国的法官就在国王的令状之下,成为法律制度(判例法)的中坚,创造了一系列独到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原则。

在“法官不干涉政治”意识的支配下,法官们可以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持自己职业的独立性。

正是这种消极的独立精神和顽强的司法精神的存在,为英国司法独立体制的最终建立提供了技术准备。

1660年的《威斯敏斯特议会宣言》宣布:议会不得干涉行政,也不得干涉司法机构的活动。

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使议会成为英国最高权力机关,彻底斩断了传统司法与行政之间的最后一丝联系。

⏹议会在驱逐了詹姆士一世之后于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中确立了法官独立制和终身制的原则。

⏹至此,体制意义上的司法独立已经完成。

司法独立在英国完成了它从一种思想观念到制度准则的发展历程,而从一种制度准则完全过渡到一种切实的法律规定并具有至上地位的宪法性原则,则是在美国得到了确定。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
宪法》规定:“本宪法
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属
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
成的合众国国会”,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
众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原稿第一页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不时规定和设立的下级法院。

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的法官如行为端正,得继续任职,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得到服务报酬,此项报酬在他们继续任职期间不得减少”。

自此,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从一个政治口号、一种思想观念、一个学说内容,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法律规定,并以此为核心借助于诸多的判例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司法制度。

正是在美国的示范作用下,形成了西方世界普遍而至关重要的一个司法准则——司法独立。

虽然是一个法治原则,但司法独立从它萌芽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带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情结”。

而这种政治情结的基础就是政治分权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践。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三要素”论,首次把国家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个方面,为分权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可能性的前提。

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政体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三要素之间要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是日后分权学说重要的理论内涵。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洛克把传统的政治理想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切实的分权学说。

而完整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理论;
直到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问世,使司法权代替了洛克的对外权而独立,才最终得以完成。

因此,司法独立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还是作为一种制度文明,相对于近代中国而言,司法独立制度都是一个典型的舶来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