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自动化》课程论文学院:农学院班级:10级种子(1)班学号:2010016035姓名:贾兆辉日期:2012年12月21日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浅析摘要: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耗费巨大,且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干旱缺水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解决用水供需矛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学者对节水灌溉技术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缺乏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困难的足够重视。
据此, 从目前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现状入手, 分析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为我国节水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节水灌溉;现状;问题;对策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water-saving irrigation, there are problems andsolutionsAbstract: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is very uneven,water resources is shortage,agricultural water is costly,and 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is sharp increasingl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opulation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level. Agricultural drought and water shortage and water shortage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on impeding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lve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and demand of water,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mminent. At present, Chinese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ique and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However, they didn’t give sufficient attention on the hard of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ccordingly,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China'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alysing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n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coping strategi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ater-saving cause.Key wor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前言在我国诸多用水主体中, 农业灌溉用水量最大, 约占水资源总量的70%。
农业若节水10%, 则全国水资源的年节约总量约为400亿m3 , 相当于目前工业用水的32%、城市生活用水的61% 。
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战略, 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节水灌溉技术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 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和管理手段, 根据作物生理需要合理科学的灌溉, 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农业的产出效益; 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最重要的途径。
同时, 这也是农业生产由粗放型生产经营向精准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传统农业灌溉方式的一场革命。
所以, 推进节水灌溉技术革新, 改造传统农业灌溉方式, 对节约我国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文1.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的利好政策,从不同渠道安排了数目可观的财政补助资金,促使我国节水灌溉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截至2007 年底,全国灌溉面积达到0.63 亿h㎡。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58 亿h㎡,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7.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约7000 多处,有效灌溉面积0.28 亿h㎡。
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0.23 亿h㎡,其中:渠道防渗工程面积1005.8 万h㎡,占42.8%。
低压管道输水工程面积557.4 万h㎡,占23.7%,喷灌、微灌工程面积385.3 万h㎡,占16.4%,其他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00.4 万h㎡,占17.1%。
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了0.47 左右。
根据《中国水利年鉴2003》的统计数据,截至2002年底,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为2.8亿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3.4%;其中喷灌和微灌面积3700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3.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4%;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6235万亩,占节水灌溉面积的22.3%;其余为渠道防渗灌溉控制面积,占节水灌溉面积的64.5% 。
由此可以看出,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没有灌溉设施,属于“望天田”;三分之二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
在节水灌溉面积中,采用现代先进节水灌溉方式的微乎其微,绝大部分只是按低标准初步进行了节水改造,输水渠道的防渗衬砌率不到30%。
因此,不管是相对于国外,还是相对于我国严峻的缺水形式,我国的节水灌溉面积尤其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节水灌溉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水是农业命脉, 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能保证农业在不减产或增收的基础上大幅度减少水资源消耗, 进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节水灌溉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和应用中也出现了经济成本过高、农民不愿投资、水权不明等诸多问题, 影响并制约了节水灌溉的进一步发展。
2.1 经济成本过高节水灌溉技术昂贵, 农民节水得不偿失。
一个节水灌溉项目亩均投资千元以上, 这些投资对于那些只有几亩或者不足一亩地的人来说, 投入太多了, 且节水灌溉所带来的收益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而灌溉水水资源本身的价格低廉, 灌溉时几乎又不按用水量收费,甚至是不收费, 农民通过节水所带来的收益甚微; 农业水价偏低,使农民难以形成节水灌溉的意识, 容易形成/ 费时费力、得不偿失0 的错误观念, 如此大的落差, 这对一般农民而言是不可能采用的。
且现行农业用水一般都采用单一的低水价体系, 水资源的稀缺性未能反映出来,对节水灌溉技术供求的激励作用有限。
2.2 农民认识程度不足我国农村科普工作相对薄弱, 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许多农民对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后能保证作物增产的说法心存疑虑, 缺乏因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后所带来的现实利益及长远收益的正确认识, 仍坚持按传统地面漫灌的方式进行田间灌溉, 致使已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又由于节水灌溉将打破以往农作方式, 这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新问题, 因循守旧的思想促使着他们抵触此类工程。
2.3 补贴及优惠政策不到位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 如果国家对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的投入不足, 用水户即使看到节水的效益, 节水灌溉技术还是不能被采用, 这时需要政府对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进行补贴或者给予比较有利的优惠政策以刺激用水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 又由于国家把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交给县、乡政府, 不再向改革前那样通过大量的拨款加以财政支持, 如果地方政府财力缺乏则不可能采取激励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优惠或补贴政策。
2.4水权制度不明水权市场建设的落后使用水户无法通过水权交易或水权储蓄而获得实行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激励。
由于上游用水户缺少相应的节水灌溉激励措施, 用水户在建造节水设施时不仅要付出较多的经济成本且节余的水不属于自己, 因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所带来的除农产品收益以外的其他收益由他人分享或由其他集体独享, 由穷人的经济学原理可知, 农户自然会选择放弃节水而引水漫灌。
然而, 其引水漫的成本却要让下游承担。
如果进一步完善水权制度, 使水权明晰, 那么用水户就可以将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而节约出来的水资源通过水权交易或水权储蓄的方式, 有偿地转让或储蓄给水资源紧缺的地区; 同时, 用水户通过转让水权获得的收入还可再用于灌溉设施的改造甚至是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上。
所以, 水权市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必将提高用水户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
3.解决措施对于节水灌溉在推广阶段存在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是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或供给不足造成的, 但仔细分析会发现,真正影响其推广的原因是我国节水灌溉激励机制供给不足所造成的。
所以, 针对以上问题,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促使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1 开发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根据理论分析, 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的确能在我国节水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从近期我国的国情来看, 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其投资成本高、运营管理难度大、农民相对收益小而使其成为大面积推广的瓶颈, 而相比之下, 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更具有现实意义。
所以, 科研部门应加大对低成本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的果园穴施水肥技术、黑龙江省推广的大棚蔬菜渗水灌溉等技术,成本低廉、应用方便, 为我们研发和推广低成本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了参考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