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热器施工方案

换热器施工方案

换热器施工方案班级:安装1101班 姓名:段洪章学号:21 ________1•编制依据[1] 《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2]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3] 《管壳式换热器防腐涂层施工技术条件》[4] 《管壳式换热器》⑸《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6]《钢制卧式容器》 2主要工程量一览表SH/T3532-2005SH3022-199970BJ013-2005GB151-1999SH3505-1999JB/T4731-20053技术交底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组织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施工。

技术交底必须做到交底到每个施工工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清楚施工工艺4施工准备熟悉图纸,编写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做好施工机具、量具、手段用料及消耗材料的准备工作。

5 设备验收1).到货设备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a产品合格证书;b. 产品技术特性表,应包括设计压力、试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试验介质、换热面积、设备重量、设备类别及特殊要求;c. 产品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标准规定的复验项目的复验值;(2)无损检测及焊接质量的检查报告(包括超过两次返修的记录)(3)通球记录;(4)奥氏体不锈钢设备的晶间腐蚀试验报告(设计有要求时)(5)设备热处理报告(包括时间——温度记录曲线);(6)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报告;(7)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报告。

d. 设备制造竣工图。

2).设备开箱检验应按照装箱单和竣工图清点验收下列各项a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情况;b. 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c. 检查接管的规格、方位及数量;d. 核对设备备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型号及数量;e检查表面损伤、变形及锈蚀情况;3) 设备开箱检验应在有关单位参加下进行,检验结果应签字认可;6 设备保管1) .设备和备件、附件及技术文件等验收后应清点登记,并妥善保管;2) .换热设备存放地点应设在地势较高、易排水、道路畅通的场所;3) .在露天存放的换热设备应用不透明的覆盖物遮盖,所有管口必须封闭;4) .不锈钢换热设备的壳体、管束及板片等不得与碳钢设备及碳钢材料接触混放;5) .采用氮封或其它惰性气体密封换热设备应保持气封的压力;脱脂后的设备应防止油脂等有机物的污染。

7 设备基础中间交接1) . 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及预制构件进行中间交接,交方应提供基础标高和纵横向中心线标记;2).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a混凝土基础的外形尺寸、坐标、位置及预埋件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b. 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3)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应无损坏、锈蚀且应有保护措施。

4)滑动端的预埋板应符合下列要求:a预埋板上表面的标高纵横向中心线及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b、预埋板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挂渣、飞溅及油污。

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2mm/m,基础抹面不应高出预埋板的上表面。

5)基础施工完毕后,由总包单位、监理、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基础的中间验收,对基础的外观及几何尺寸进行检查,检查基础的表面是否有空洞、蜂窝。

检查基础表面的标高、水平度,地脚螺栓的伸出长度、垂直度、中心距,外露螺纹是否有损坏、锈蚀以及保护措施等。

特别是设备滑动基础上表面的标高及水平度应符合技术要求。

6)基础验收合格后,由参加验收的各方签署中间交接验收证书。

8换热设备试压1)换热设备的压力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制造厂压力试验后,且用气封保护的换热设备,安装前若气封完好,可不再进行压力试验复验;在运输过程中有损伤现象时,应由业主与施工单位协商进行压力试验复验;在施工现场组装的换热设备,应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必须采用两个量程相同、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

压力表的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5〜2倍,精度不得低于1.5级,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mm。

直径小于等于1.2m的由厂家试压。

直径大于1.2m的现场试压,安装完成后采用正式垫.2)液压试验换热设备液压试验时,试验介质采用洁净水。

对钢制换热设备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C。

对于其他低合金钢制换热设备,液压试验时的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C;耐压试验的压力应符合设计图样或技术文件要求,液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倍。

直立式换热器设备卧置作液压试验时,试验压力应为立置时试验压力加液柱静压力。

试压前,对换热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保持干燥换热设备液压试验充液时,从高处将空气排净。

液压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试验压力后,保压30mi n,然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无渗漏、无可见的异常变形及试压过程中无异常的声响为合格。

否则应将压力泄净进行修补,修补后应重新进行试压。

液压试验后,及时将液体排净,并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同时填写设备试压记录。

3)气压试验气压试验前,必须有经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的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在试压过程中安全部门应负责监督。

换热设备进行气压试验时试验介质,采用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气压试验后,应及时泄压。

4)气密性试验换热设备经液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

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试验压力后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查,无泄漏为合格。

有泄漏应泄压处理,重新进行气密性试验;若有修补,应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2)本装置冷换设备大部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U 形管式等,试压程序如下: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压力试验程序先进行壳程试压,再进行管程试压;壳程试压时,拆除两端管箱,对壳程加压,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管程试压时,安装上两端管箱,加入正式垫片,对管程加压,检查两端管箱和密封部位。

b、浮头式换热器试压程序拆除管箱和封头,在管箱和浮头两端安装试验压环,向壳程注水,将压力升至壳程试验压力,检验两端管头是否有泄漏。

连接管箱、小浮头,向管程内注水进行管程试压。

检查小浮头垫片是否有泄露。

安装封头,向壳程内注水,进行壳程试压,检验受压元件是否有宏观变形,各密封处是否有泄漏。

c、U型管式换热器试压程序拆下管箱,在管箱端安装试验压环,向壳程内注水,将压力升至壳程试验压力,检查管接头处是否有泄漏,进行壳程试压。

装上管箱,向管程内注水,进行管程试压,检查各受压元件是否有宏观变形,密封处是否有泄漏。

d、液压试验后,及时将液体排净,并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将所有管口及时封闭,防止杂物进入,同时填写设备试压记录。

9 换热设备的安装及吊装1)一般规定①、换热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需灌浆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铲成麻面;b、被油污染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清理干净;②、换热设备安装前,应作好下列工作:a设备上的油污泥土等杂物均应清除干净;b、设备所有开孔的保护塞或盖在安装前不得拆除;c、按照图纸核对设备的管口方位、中心线和重心位置等;d、核对设备地脚螺栓孔与基础预埋螺栓或预留螺栓孔的位置与尺寸;③、换热设备用垫铁的地脚螺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放置垫铁处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铲平,其尺寸应比垫铁每边大50mm;b、垫铁与基础接合面应均匀接触,接触面积应不小于50%垫铁上平面的水平度偏差为2mm/m;c、每根地脚螺栓的两侧应各设一组垫铁,其相邻间距不应大于500mm每组垫铁数不宜超过四块;d、有加强筋的设备底座其垫铁组应布置在加强筋的下方;④、设备采用平垫铁与斜垫铁组进行找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平垫铁应放在成对斜垫铁的下面。

斜垫铁的斜面应相向使用,偏斜角度不超过3° 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全长的3/4;b、垫铁组调试高度宜为30- 70mm;c、找正后的垫铁组应整齐平稳、接触良好、受力均匀;d、调整后的垫铁组应露出设备底座板外缘10- 20mm垫铁组的层间应进行定位焊。

⑤、预留孔地脚螺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螺栓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螺栓长度的0.5%;b、螺栓与孔壁的间距不得小于20m m与孔底的间距不得小于80mm;c、螺栓上的油脂、铁锈和污垢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在清除铁锈后涂油脂;d、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之间应接触良好;e设备安装时,固定支座采用两个螺母拧紧,活动支座的第一个螺母拧紧后倒退一圈, 然后用第二个螺母锁紧,使鞍座能在基础上自由的活动。

f、螺栓紧固后,螺栓的螺纹端宜露出螺母上表面2-3个螺距;⑥、不锈钢制换热器在搬运吊装等作业时所使用的碳钢器具不得与不锈钢本体直接接⑦、不锈钢制换热器在吊装运输过程中严禁撞击、擦伤。

2)换热设备找正、找平①、换热设备安装应按基础的安装基准线与设备上对应的基准点进行;②、换热设备找正、找平的测定基准点应符合下列规定:a、测定设备支架(支座)的底面标高应以基础的标高基准线为基础;b、测定设备的中心线位置及管口方位应以基础平面坐标及中心为基准;c、测定立式设备的垂直度应以设备表面上0°、90° ,1800 270°和母线为基准。

d、测定卧式设备的水平度应以设备两侧中心线为基准。

③、设备找平,应采用垫铁或其它调整件进行,严禁采用改变地脚螺栓紧固程度的方法④、换热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L为卧式设备壳体两端测点距离;H为立式设备壳体两端测点距离;D o为测点处设备的外径;⑤、卧式换热设备的安装坡口应按设计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3)滑动支座安装滑动支座安装应符合下列的要求:a滑动支座上的开孔位置、形状及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b、地脚螺栓与相应的长圆孔两端的间距,应符合设计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要求。

不符合要求时,允许扩孔修理;c、换热器安装合格后应及时紧固地脚螺栓;d、换热设备的工艺配管完成后应松动滑动端支座的螺母使其与底座板面间留有1- 3mm的间隙,然后再安装一个锁紧螺母。

4)施工总体原则a本装置的冷换设备安装采用吊车直接安装就位(地面设备)或吊车与倒链配合进行吊装就位(框架上设备),其安装的一般程序如下:b、将固定端基础铲出麻面,放置垫铁处铲平。

c、固定端基础地脚螺栓两侧放置垫铁组,垫铁的高度要保证换热器的安装标高,垫铁层数要符合规范要求,将卧式换热器滑动端滑板清理干净,并涂抹润滑脂后将设备吊装就位。

检查地脚螺栓在滑动长孔中的位置,利用垫铁调整设备的标高、水平度、垂直度。

设备的水平度在主法兰上测量,设备垂直度利用磁力线坠和直尺测量。

5)套管式换热器安装安装时,水平度以换热器顶层换热管的上表面为基准;标高以支架底座板的下平面为基准;单排管的垂直度以一根支架柱的外侧面为基准。

6)板式换热器安装安装时,交错对称均匀地拧紧加紧螺柱,加紧尺寸和平行度偏差规范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