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八上 作轴对称图形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八上 作轴对称图形 教案

作轴对称图形
(新授课)
丁所初中张礼建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通过具体实例学做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变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和定义。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二)教学思考:
从轴对称的角度去认识和构建几何图形,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用轴对称去从事推理活动。

(三)解决问题:
1.经历轴对称变形的画图、观察、交流等活动理解其基本特征。

2.通过利用轴对称作图和图案设计发展实践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轴对称图案,形成学生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2.通过作轴对称画图,设计图案,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轴对称变形的基本特征。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一、基础作图
1.画出点A关于l 的对称点A’:
〖答案〗(1 )过点A作对称轴l 的垂线,垂足为B;
( 2 )延长A B至A’,使得BA’= A B.
( 3 )点A’就是点A关于l 的对称点.
2.画简单平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1) 如何画线段AB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线段A ’B ’?
〖答案〗找关键点作出其对称点!然后连结线段.
3. 如图,已知△ABC 和直线 ,作出与△ABC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答案〗△C B A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设计说明〗心理学认为:认知从感知开始,感知是认知的门户,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可以用作对称点的方法来作轴
对称图形
课内探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展示生活中与轴对称现象有关的美丽图案。

如:剪纸艺术、服饰文化、
几何图案、花边艺术等
2.观察思考:
欣赏美丽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你想学会制作这种图案的方法吗?(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
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l
B ’
二、检查预习情况:明确检查方法
学生口答后论证。

三、布置学生自主探究:
活动一:
动手画图1
(1).取一张长方形纸
(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
(3)在纸上沿折叠线画出半只蝴蝶;;
(4).把纸展开
学生画图,教师关注:
(1)学生如何画出图形的基础部分;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什么关系?
(2)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3)找出一对对应点并连接,观察它与折痕的关系。

(4)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归纳总结: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看作由它的一部分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也可以由其中的任何一个图形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另一个图形。

〖设计说明〗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画轴对称图形,去感受、理解轴对称变形的过程。

观察所画图形,寻找对称点,便于总结轴对称作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画图2
(1)再取一张长方形纸;
(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
(3)在纸上远离折叠线画出一朵花;
(4)把纸展开。

思考:每组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1)每组图案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否都是对称的?
(2)每组图案各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一定是水平或竖直的吗?
(3)这些图案由一个图形经一次轴对称作图就能得到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听取学生的评价。

关注:
(1)学生画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2)是否改变了折痕并重复了几次。

(分小组讨论后)总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活动二:
观察教科书P39中图12.2-2、12.2-3及12.2-4
思考:每组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1)每组图案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否都是对称的?
(2)每组图案各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一定是水平或竖直的吗?
(3)这些图案由一个图形经一次轴对称作图就能得到吗?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许多美丽图案需要经过多次轴对称变换才能得到。

活动三:
(动手画图3)取一张白纸折叠夹上复写纸,任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打开纸看一下,然后改变折痕方向重新叠纸,在原来的图形上描图,再打开,你会发现什么结论?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会变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听取学生的评价。

关注:
(1)学生画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2)是否改变了折痕并重复了几次。

(分小组讨论后)总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设计说明〗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轴对称变换画图的能力,感受对称轴变化对图形的影响。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作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2)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四、教师精讲点拨;
问题:
如果有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如何作出与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思考:
如果这个图形就是一个点,如何作出与这个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设计说明〗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做起,让学生明白做事都是从小做起,由简到繁;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如何作轴对称图形。

例1.已知△ABC和直线l,作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思考:
(1)△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什么形状?
(2)△ABC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由哪几个点确定?
学生口述作法。

分步设问,便于引导学生理解作图方法。

通过教师作图板书的示范,让学生体验作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组织学生讨论归纳: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画图步骤:(1)找点(2)画点(3)连线。

〖设计说明〗分步设问,将复杂的问题化繁为简,便于引导学生理解作图方法。

进一步掌握如何快速、正确地作出轴对称图形。

通过教师作图板书的示范,让学生体验作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五、课堂反馈训练:
本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点评:给予点评与鼓励。

思考并作答。

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总结,也可以采取一个学生主要说明,其他学生补充的形式,主要有:(1)用轴对称作图的基本特征;
(2)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步骤。

〖设计说明〗学生自我小结,加深对用轴对称作图的认识,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使所学的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后面知识的学习。

1.P41练习第2题
P45习题12.2 第1题
2.利用轴对称,自己设计一些图案。

〖设计说明〗及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体现数学的美。

课后提升
1.探究: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2.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L对称的图形。

3.如图,A为马厩,B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水,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拓展轴对称图形的内涵,为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模型做铺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