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开关电源设计—push-pull converter结题报告姓名:TYP班级:电气0906学号:09291183组别:第九组指导老师:游小杰完成日期:2012.11.28一、设计题目设计push-pull converter变换器。
其中,输出电压48V,功率为100W,输入电压为直流70V 30V。
二、设计步骤三、具体设计流程1.基本push—pull converter 主电路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Q2导通时,变压器原边施加正电压,副边D1导通,电感电流上升;Q2截止时,变压器原边施加零电压,副边D1、D2导通,电感电流下降;Q1导通时,变压器原边施加负电压,副边D2导通,电感电流上升; Q1截止时,变压器原边施加零电压,副边D1、D2导通,电感电流下降。
2. 主电路参数 ①基本关系:首先根据电感电压半个周期内积分为0,得到:D N NV V ps d o ⨯⨯=2,其中)5.0,0(∈D 又o V =48V ,o P =100W ,d V =70±30Vooo V P I ==100/48=2.083A ooo I V R ==48/2.083=23.04Ω 又V V d ]100,40[∈,则]8048,20048[∈⨯D N N p s 即]6.0,24.0[∈⨯D N N p s ,则]2.1,48.0[min ∈ps N N 又d pso V N N V >⨯考虑一般p s N N 为整数,取ps N N为2,满足输入输出要求。
②选取原边参数:原边开关管、二极管工作环境相同,条件也相同,由工作原理可知: 开关管最大反向电压TP V =2*max d V =200V ,二极管最大反向电压DP V =2*max d V =200V , 取开关管频率为10KHZ , 考虑裕量问题,裕量50%裕量,开关管:V=1.5*200=300V ,I=1.5*4.166=6.25A , 二极管:V=1.5*200=300V ,I=1.5*4.166=6.25A 。
③选取副边参数:副边二极管工作环境相同,条件也相同,由工作原理可知: 二极管最大反向电压DP V =2*max d V *psN N =400V , 流过最大电流为o I =2.083A , 考虑裕量问题,裕量50%裕量,二极管:V=1.5*400=600V ,I=1.5*2.083=3.12A ,副边电感o o d PSS LPLB I LV V N N T D i I =-==*2)*(**2又o I =2.083A ,psN N =2,o V =48V ,S T =100μs ,V V d ]100,40[∈, 则MIN L =oo d S I V V T D *2)2(**-,当V V d 40=时,D=48/80/2=0.3,MIN L =oo d S I V V T D *2)2(**-=0.23μH当V V d 100=时,D=48/200/2=0.12,MIN L =oo d S I V V T D *2)2(**-=0.44μH所以MIN L =0.44μH ,考虑裕量问题,取1.25MIN L =0.55μH ,考虑电感标称值,取L=0.56μH , 又=∆=∆C Q V o =∆16**C I T LS =-CLT V V N N T D S o d P SS 16*)*(**CL E 1681*)48100*2(*12.0--所以=-≥∆--=16*48*02.0*81*152*12.0*1681*)48100*2(*12.0L E V L E C o 0.021F考虑裕量问题,取C=1.25MIN C =0.026F, 考虑标称值,取C=0.03F3. 主电路仿真由于matlab 中无含有抽头的变压器,所以可以用以下电路实现推挽变换器的功能,参数按照设计参数赋值:用开关管和开关的组合得到和含有抽头的变压器相同的电压波形,如下(由上至下为正管驱动信号、负管驱动信号、变压器原边电压波形):压、电感电流、输出电压):可以得到输出电压示数和波形:纹波符合要求小于2%。
4.驱动芯片、控制芯片、EMC措施4.1驱动芯片驱动芯片采用SG3525.SG3525的结构和工作原理:SG3525的特点如下:(1)工作电压范围宽:8—35V。
(2)5.1(1 1.0%)V微调基准电源。
(3)振荡器工作频率范围宽:100Hz¬—400KHz.(4)具有振荡器外部同步功能。
(5)死区时间可调。
(6)内臵软启动电路。
(7)具有输入欠电压锁定功能。
(8)具有PWM琐存功能,禁止多脉冲。
(9)逐个脉冲关断。
各部分功能:a 基准电压源:基准电压源是一个三端稳压电路,其输入电压VCC 可在(8~35)V 内变化,通常采用+15V,其输出电压VST=5.1V,精度±1%,采用温度补偿,作为芯片内部电路的电源,也可为芯片外围电路提供标准电源,向外输出电流可达400mA,没有过流保护电路。
b 振荡电路:由一个双门限电压均从基准电源取得,其高门限电压VH=3.9 V,低门限电压VL=0.9,内部横流源向CT 充电,其端压VC 线性上升,构成锯齿波的上升沿,当VC=VH时比较器动作,充电过程结束,上升时间t1 为:t1= 0.67RTCT比较器动作时使放电电路接通,CT 放电,VC 下降并形成锯齿波的下降沿,当VC=VL 时比较器动作,放电过程结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下降时间间t2 为: t2=1.3RDCT注意:此时间即为死区时间 锯齿波的基本周期T 为:T=t1+t2=(0.67RT+1.3RD)CT 振荡频率:f=1/T1(0.67 1.3)T T D f C R R =+ 将频率除以2即为输出波的频率输出电压波形:1KHz 方波RT=70K Ω,RD=2.38K Ω,CT=0.01uF ,Css=0.1uF ,Rv+=10K Ω. CT 和RT 是连接脚5和脚6的振荡器的电阻和电容,RD 是于脚7相连的放电电阻的阻值。
2.2驱动电路驱动可采用光耦电路,如下所示:在实际采用时,可以改为只用一个NPN实现。
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
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
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
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
光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
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光耦4N28资料如下:仿真如下:输出波形如下,从上至下为输出、输入方波:4.2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采用KA3511,KA3511采用22脚DIP封装,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
KA3511主要由振荡器、误差放大器、PWM比较器、过电压保护(OVP)与欠电压保护(UVP)电路、遥控开/关控制电路、电源好(pwoergood)信号产生器和精密参考电压等单元电路所组成,引脚功能如表1所示。
表1引脚功能图1KA3511引脚排列图2PWM控制电路图3工作波形图4软启动电路KA3511的主要特点如下:(1)只需很少量的外部元件,就可以组成性能优良的SPMS辅助电路;(2)固定频率、可变占空比电压型PWM控制;(3)利用死区时间控制实现较启动;(4)为推挽操作对偶输出,每个输出晶体管的电流容量为200mA;(5)对于SMPS的+3.3V、+5V和+12V输出,具有OVP和UVP 功能;(6)遥控开/关控制功能;(7)为监视电源电压电平,使微处理器安全操作,内臵电源好信号产生器;(8)精密电压参考,容差为±2%(4.9V≤Vref≤5.1V);(9)电源电压VCC=14~30V,待机(standby)电流(ICC)典型值是10mA。
4.3 EMC措施4.3.1 滤波由于电池存在一定的内阻抗,再加上入端引线上的寄生电感和内阻,将在输入端引起一系列的高频纹波。
为了使输入端成为满足要求的恒压源,需在电路进线端加上EMI滤波器,既抑制了外界对电路的干扰,也阻止了电路对电池的干扰。
通常,在入端并联电解电容和滤高频纹波的电容。
电解电容主要滤低频纹波,滤高频纹波的电容采用CBB电容。
由于输出端对电流波形的要求,必须减小输出纹波的大小,因此,也需要在输出端并联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和较大容量的滤高频纹波的CBB电容。
另外,需要对集成芯片的去耦滤波电容进行科学的配臵。
每块集成芯片都接有去耦滤波电容器,在每次开关过程中都重新充电,以便为芯片供电,去耦电容器的取值一般在470pF~1000pF,采用瓷片或者是CBB电容,用于滤除高次纹波。
去耦滤波电容器必须紧靠集成电路安装,力求最短的电容器引线和最小的瞬态电流回路面积。
同时要在整个集成芯片的PCB板上放臵总体去耦电容器,由电源来对它充电,并应安装在电源母线进入PCB板的地方。
系统中最易受干扰的是电流采样电阻,而采样电流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电路的输出指标,由于采样电阻受到开关管导通和关断的干扰,所以,需要对采样电阻上的信号进行滤波,此电路中利用的RC二阶无源滤波,电路如下图所示:4.3.2接地本系统中采用混合接地和浮空接地方式。
主功率采用浮地方式,以便减小公共阻抗和大电流的通过。
控制系统内部先串联接地,然后再单点与主功率地连接。
驱动电路则采用光耦隔离技术来驱动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
4.3.3缓冲电路缓冲电路的目的是对开关管产生的瞬态噪声进行抑制。
采用的是在开关管两端并上R—C—D网络进行抑制,它可以减缓开关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上升率,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