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国家统计局2019年7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30元,比2018年同期增长5.2%。
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33元,增长10.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0%;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941元,增长9.5%,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1%。
这表明①发展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基本的消费②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居民消费水平③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④消费观念更新影响消费行为转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京东推出以“好物享低价,服务更放心”为主题的2019“全球好物节”,在品控、售后、物流等方面全面升级,为亿万消费者带来质量好、服务优、送货快的购物体验。
自l1月1日零时至11日24时,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2044亿元。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追求生活品质,更注重精神享受,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消费者正在逐渐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力。
这说明①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最基本的消费②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③人们的各种消费行为已趋于理性,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④质优价廉、服务放心的商家活动将带动消费热点更加多元,创新服务层出不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9年中秋小长假期间,全国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5亿人次,同比增长7.6%。
目前,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消费升级正在持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旅游上多花钱。
旅游热度居高不下,得益于()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④国家倡导超前消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67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
前三季度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中,高性价比、智能化、个性设计、文创产品等销售额增长迅速。
智慧化门店和体验式场景受到消费者青睐。
上述信息表明( )①我国经济发展逐渐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③居民消费方式不断创新,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④我国供给质量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对这一安排的效应的分析,合理的是()①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恢复和扩大生产②支持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率③保障基本民生→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④支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国内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表是2019年1-9月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数据,据此可以推断()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完善③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④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4月22日,约有25个省(直辖市)发放了总数超过115亿元的消费券。
这种“居民消费,政府或企业买单”的方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下列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A.发放政府消费券→增强消费意愿→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就业改善民生B.发放政府消费券→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抑制经济过快增长C.发放企业消费券→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质量→满足美好生活需要D.发放企业消费券→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经济发展质量8.为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
下列措施符合《意见》要求的有()①坚持以消费为发展基点,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②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保护劳动所得,降低消费品市场价格③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④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国产商品和服务竞争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商品房的销售中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
这种现象说明()A.价格下跌,购买一定增加B.消费行为受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影响C.消费行为由价格决定D.价格上涨,购买才会增加10.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降低6.0%。
与中低端智能手机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不同的是,高端化的智能手机销量却逆势大幅度上涨,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3%。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中国经济增速不断加快,高端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②我国智能手机市场总体供过于求拉低了手机的价格③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强劲,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④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推动美好生活需求持续增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经济学家们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工作不稳定的人比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有更高的储蓄愿望。
这是因为()A.当前的消费水平影响收入水平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C.前者与后者的消费观念不同D.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12.过去一年,“小镇青年”强势崛起,成为中国消费的核心热词。
凭借强大的购买能力,这个来自三四线城市县城和农村的庞大群体成为消费新主力,随着收入增加,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以“小镇青年”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正在释放出强劲的消费活力,由此可见,释放小镇青年的消费活力需要①促进小镇青年的收入稳定增长②改善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力③构建交通物流发展新体系,降低运输成本④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从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来看,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1%。
由此可见①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②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③消费结构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④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4.早上起床,来一餐纯天然的有机蔬果;下班回家,打开智能音箱听一首舒缓音乐;周末购物,去无人超市里走一走……如今。
消费已不再是简单粗暴的“买买买”,而是从“买什么”“如何买”到“买得好”“讲品质”。
有人判断,中国进入了“新消费时代”,这主要是基于在我国( )①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健康风尚所代表的生活意趣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消费的主流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适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④消费者获得了更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成为消费增长新亮点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15.如今素食主义悄然流行,“饭局里经常会有人声明自己只吃青菜并要求用植物油炒”、“年轻女性用纯素沙拉当晚饭”、“麦当劳素食汉堡在芬兰瑞典成常规单品”……这就吸引素食餐厅和食品巨头迅速跑马圈地。
这主要说明: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②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③新的消费热点往往带动一个产业成长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6.2016年和2017年我国部分城市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对上述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③中西部城市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保④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为了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增强居民消费意愿,2019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惠民政策,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列有关景区门票减免传导正确的是①景区门票减免→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满足精神消费需要②景区门票减免→旅游花费减少→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③景区门票减免→旅游消费体验增强→消费结构优化升级④景区门票减免→旅游消费总量增加→带动服务产业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8.近年来,由于受到外卖市场冲击,方便面销量一度锐减。
面对困境,方便面企业深耕细分市场,让方便面既有“地板价”的实惠产品,也有主打健康新形象的高端品种。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营收与利润双双实现增长。
这说明A.外卖行业的扩张,增加了方便面的需求弹性B.消费行为影响消费心理,居民消费趋于理性C.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D.产品升级刺激需求量,差异化留住消费人群19.地方政府为挖掘消费潜力、提振经济,以电子消费券形式给居民发放消费补贴。
通过发放“消费券”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应该是()①提高居民消费意愿②带动社会总消费上升③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④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⑤抵扣部分消费支出A.⑤→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⑤→①→②→④D.①→⑤→④→②20.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冲击,居民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
与此同时,疫情防控限制了人口流动,居民的线上消费意愿强烈。
调查发现: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网络影视是居民线上消费的主要类型,但消费什么,消费多少,还得根据个人的经济实力。
由此可见,居民消费()①主要是受居民收入的影响②应该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③能够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④应更加注重线上教育等享受资料消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人的春节关键词,中国人的春节关键词的变化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方式②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渐提高③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④家庭消费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量入为出”出自《礼记·王制》。
该文提出国家必须实行财政管理。
每年年底,粮食收获了,冢宰(周代官名)要根据当年收成来确定第二年的支出。
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财政收入受古代农业技术的制约,“量入为出”甚至“多有结余”有其合理性②“量入为出”无法体现财政管理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量出为入”更显高明③为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不宜举债应付突发事件,应严格约束国家治理者的财政行为④在现代财政管理阶段,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难题,政府常采取赤字财政的做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3.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长9.6%,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前提下,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A.居民收入增加→家庭总消费增加→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B.居民收入增加→食品消费迅速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升C.对未来收入乐观→人们的消费预期提高→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上升D.对未来收入乐观→社会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升24.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减税;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落实好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降低社会保险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