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液浆配合比技术要求
双液浆指由水泥浆(C)跟水玻璃(S)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具有防渗水、加固等作用的胶凝材料。
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一种碱金属的硅酸盐,主要物理参数有模数、波美度,具有明显的早强和速凝作用。
一、双液浆配制前需要收集的资料
1、注浆的目的,加固或防水或者两者兼备;
2、加固区域的范围,深度或宽度;
3、防水区域的水流速度(视现场情况而定);
4、注浆工艺及设备的功率;
5、原材料的性能指标,水玻璃的模数、波美度,水泥的强度等级;
二、双液浆配合比的控制参数
1、水泥浆的水灰比及稠度;
2、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比例;
3、双液浆的凝胶时间,初凝和终凝时间;
4、双液浆的强度;
三、影响凝胶时间的因素
1、水泥强度等级。
水泥标号越高凝胶时间越快(原理:水泥强度等级高,水泥的比表面积越大,水泥越细,反应速度越快)
2、水灰比。
双液浆随水灰比增大,凝胶时间增长。
3、水玻璃的浓度(波美度越大表示越水玻璃越浓)。
凝胶时间随水玻璃的浓度增加而增长。
4、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比例。
水玻璃掺量越少,凝胶时间越短,反之则长
四、影响双液浆强度的因素
1、水灰比。
水灰比越大强度越低;
2、水玻璃的浓度。
当水泥浆的水灰比偏小时(小于0.8~1.0 ),水玻璃的浓度越大,强度越高;当水灰比大于1.0~1.2 时,强度随水玻璃的浓度增加而降低;抗折强
度与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一致。
五、双液浆配合比设计步骤
1、根据注浆的目的,初步确定一个水灰比;
2、确定水泥浆与水玻璃的比例。
C:S 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双液浆的凝胶时间,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加固的区域大小,当凝胶时间过长,则流动范围过大,造成浪费,加
大成本,反之则达不到效果;当凝胶时间过短,一旦施工现场出现状况,很快就会造
成堵管,加大了施工难度;确定C:S 的时候要根据注浆区域是否存在地下水,当存在
地下水的时候,还要了解含水的数量和水流的速度;
3、根据以上确定的两个初步参数,计算出理论配合比,通过室内试验进行必选,得出一个大致适合现场的初步配合比。
4、采用初步配合比和确定的施工机械及工艺,到现场进行试注浆,从而得到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配合比。
六、经验配合比(来自论文资料)
1、水泥浆的水灰比大致为:0.8:1~1:1 ;
2、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大致为:1:0.6~1:0.8 以上配合比原材料:水泥32.5R ,
水玻璃模数2.5 ,波美度40°Be',
一般水玻璃采用模数2.4-3.4 ,波美度30-40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