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水平一(一年级)趣味足球教学设计人数:48人单元足球学段水平一(一年级)课时5单元目标1、能说出足球运动技术术语,会做简单组合动作。
2、能够做出基础性的运球、传接球、射门的动作,并能运用所学动作进行游戏。
3、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和协调性。
4、在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发展儿童自尊和自信;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5、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为将来打下基础。
单元学习内容1、熟悉球性练习。
2、基础性的运动、传接球。
3、踢球、射门等组合和游戏学练阶段课时课时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法与组织形式重、难点主要策略直观性学练阶段第一课1、学生积极参与小足球熟悉球性的各种方法练习。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1、通过脚触球的几个基本部,来熟悉球性的各种练习2、游戏:归鸟争巢1、模仿教师耍球方法。
2、开展想象,试着进行各种耍球的动作。
3、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动作。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耍球来熟悉练习球性的各种方法。
难点:触球部位1、通过耍球挂图,学生做有球模仿。
2、教师强调动作要点,分组进行练习。
第二课1、学生能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小足球运动的乐趣与魅力。
2、初步掌握一定的足球活动的动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并能在游戏中较好的运用。
3、增强学生自信,善于与同伴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
1、原地持绳颠球练习2、停球滚球3、游戏:踢准1、根据示范进行尝试性练习:用不同脚触球的部位进行原地持球颠球练习。
2、与同伴配合:停球滚球。
3、按照不同触球部位进行踢准游戏。
重点:指导学生用脚的任何部位踢球。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尽量不用手碰球。
1、学生原地做练习。
2、两人一球进行停球滚球。
3、一人一球进行踢准游戏。
第三课1、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射门的方法,乐于参与练习,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射门和比赛。
2、在自主学习中,享受足球活动带来的乐趣。
3、发展速度体能和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敏性4、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
1、射门练习(脚内侧射门)2、游戏:射门比赛1、想一想运用脚来进行传接球,什么方法最容易。
2、模仿老师进行脚内侧射门的动作。
3、用脚内侧进行射门。
重点:提高触球部位的准确性。
难点:根据障碍情况及时调整脚法。
1、指出脚内侧的位置,让学生用标志贴在脚内侧部位。
2、每组在一个小门后,进行射门练习。
领悟性学练阶段第四课1、学生能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小足球运动的乐趣与魅力。
2、能初步掌握脚内侧射门动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并能在练习和游戏中较好的运用。
3、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
1、踢准练习2、游戏:射门比赛1、能辨别动作的正确与错误。
并简单说出改进方法。
2、10人一组进行射门比赛。
重点:用已学的射门方法进行射门难点:射出的球准备1、复习脚内侧射门动作。
2、示范脚内侧射门动作。
3、排好队进行踢准练习。
4、进行射门比赛。
第五课1、进一步巩固耍球、运球、传接球练习的各种方法。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
3、帮助学生建立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并充分展示自我。
耍球、运球、传球综合练习1、根据示范进行耍球、运球、传球练习。
2、小组进行练习。
3、各组派代表进行耍球、运球、传球比赛。
重点:能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动作。
难点: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小足球技术。
1、单独进行耍球、运球、传球练习。
2、指出同伴的错误动作。
3、教师讲解简单的足球规则。
水平一(一年级)趣味足球第二课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老师: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运动中去,创设与课堂相融合的情境,通过情景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身心发展。
二、教材分析福建省中小学生足球教材中的初级教程主要分为熟悉球性练习、基础性的运球、传接球、踢球、射门等几个部分。
本课根据教学内容,以熟悉球性、培养学生足球兴趣为主,内容简单、基础性较强,容易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对于学生今后更深入的学习足球是分重要的。
熟悉球性是小学足球教学中最基本的课题,通过游戏熟悉球性教学培养学生球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球感,增强学生学习足球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认知、探究、归纳、评价能力和求知欲以及自控力都较差。
2、学生处在认识模仿阶段,是学习发展的关键期。
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班级男、女比例相当,48人。
学生各方面素质一般,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鼓励球性较差的同学。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足球这项运动,提高脚踢球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以及游戏活动,使学生了解脚触球的基本部位,使90%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游戏。
3、情感目标:在教学游戏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五、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准备部分1、热身跑:绕足球场线进行慢跑。
2、足球操:音乐伴奏《向前冲》下,进行热身。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1、原地持绳颠球游戏2、传球停球3、游戏:踢准第三部分:结束部分1、放松操:在舒缓的音乐氛围中恢复身心。
2、师生小结本课。
3、宣布课后作业:踢“保龄球”,归还器材,礼貌道别。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各种脚触球部位踢球。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尽量不用手碰球。
七、课程预想:在课的设计上新授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预计整堂课的练习密度约为45%~50%,练习强度中等,平均心率100~120次/分。
教学上采用指令性与非指令性练习相结合,强调学生自由发挥地发展个性,鼓励学生自我表现。
课堂上师生间的教与学相互配合,以期共同实现课的目标。
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1、原地持绳颠球:颠球用力过大容易伤到自己和旁边的同学。
解决预防:交代学生控制脚触球力道;巡回时看到此现象及时纠正指导。
2、传球停球:同伴配合不默契,传的太近或太远。
解决预防:强调配合,比谁踢得准、踢得直、停得稳。
3、游戏“踢准”:每人一球,安全隐患。
解决预防:踢球者看到前方有捡球者不踢球;捡球者看到踢球者等他踢完后再捡球。
九、场地与器材:足球场、麦克风、口哨、球托、足球、动物图纸水平一(一年级)兴趣足球课教案班级:一年(1)班人数:48人课时:第2课时教师:教学内容1、熟悉球性:持绳颠球、停球滚球2、足球游戏:踢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足球这项运动,提高脚踢球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以及游戏活动,使学生了解脚触球的基本部位,使90%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游戏。
3、情感目标:在教学游戏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各种脚触球部位踢球。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尽量不用手碰球。
课的环节教学内容主导活动主体活动组织队形、预期目标时间常规教学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检查着装、清理异物4、介绍本课活动内容1、常规检查与教育2、教师宣布本课任务,介绍足球规则1、快速集合2、了解本课内容与要求3、认真听讲组织:如图(1-1)○○○○○○○○○○○○○○○○○○○○○○○○○○○○○○○○ △预期目标:队伍快齐静、精神饱满2分钟调动情绪激发兴趣热身活动:1、热身跑:绕小足球场线进行慢跑。
2、韵律足球操1、学生有序的绕小足球场慢跑3圈并听口令指出常用的触球部位。
2、教师领操,师生同乐。
3、语言提示,鼓励评价。
1、学生有序慢跑、听口令,用手指出脚触球常用部位。
2、不掉队、不插队。
1、认真观察模仿。
2、配乐跟练、乐在其中。
慢跑组织:如图(1-2)预期目标:学生慢跑时按65%-70%的速度进行。
韵律操队形:如图(1-1)预期目标:、热情投入,动作舒展、节奏感强。
7分钟活跃情绪掌握技能一、原地持绳颠球游戏动作方法:将球装在网兜里,手持绳。
当球下落时,靠小腿摆动,用脚踢球的几个常用部位踢球。
让球往自己心中所想的方向,进行前、左、右颠球,比比谁踢得准、踢得好。
二、传球停球方法: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将球踢给对面的同学,对面的同学动起来迅速判断来球,用脚底停住来球,然后交换。
三、游戏:踢准方法1:将学生分成8小组,每人一球对墙踢准“灰太狼”,踢完后用脚停球。
比比谁踢得准、停得稳。
方法2:完成方法1的同学可以挑战到后面一条线;增加对墙的距离踢准。
1教师示范带练,指出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脚内侧的触球部位。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3、前后左右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导学生注意安全。
4、表扬优秀学生。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师生互动。
2、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及时纠错。
1、教师示范讲解。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点评、鼓励学生,控制比赛节奏。
3、教导学生注意安全。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按要求进行练习,练习时保持前后左右的距离,控制触球力量。
1、认真听讲,看示范模仿。
2、感悟脚底触球的停球动作。
1、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2、尝试用脚的各个部位触球,对比出哪种触球部位踢得准。
组织队形:如图(1-3)预期目标:一腿支撑,另一腿小腿摆动发力,脚触球动作协调、连贯。
组织队形:如图(1-4)预期目标:1、热情投入、积极体验2、动作协调、连贯3、注意安全,用脚停球5-65-66-76-7稳定情绪恢复身心1、放松集合:跟着简单的音乐集合放松。
2、评价小结本节课。
3、布置课后作业:踢“保龄球”,归还器材,礼貌道别。
1、配乐放松2、教学评价1、观察模仿,放松身心。
2、互相交流,总结得失。
组织队形:如图(1-3)预期目标:调整呼吸,放松身心。
4-5场地器材课后小结足球场、口哨、麦克风、足球、球托、动物图纸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00~120次∕分钟练习密度全课平均45~50%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