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名言警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名言警句

小学生必背格言
鼓励勤奋好学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实现我理想的那一天会来到的,我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唐】李白·《行路难》)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庄子》)
6、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殆(dai)。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论语》)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9、业精于勤,荒于嬉(xi 玩乐)。

(韩愈《进学解》)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徒劳。

《乐府诗集·长歌行》)
1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这个池塘怎么能如此清澈,原来是从源头不断的又活水流进来。

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送别亲友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燕国太子丹送荆轲刺秦)
立志勉励
1、老骥(ji 千里马)伏枥(li 马槽,养马的地方),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行千里的志向。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ru)子牛。

(鲁迅)
(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当人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现比喻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
(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
(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比喻不要为一时的困难险阻和挫折所吓倒,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胜利总是会和勇敢者在一起。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人须淡泊名利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ju)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快乐后快乐)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只要奇袭龙城的卫青将军或者“飞将军”李广等在,匈奴的战马就无法越过阴山)
1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

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1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朝于谦《石灰吟》)
为人处事
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

比喻不要空有愿望,要采取措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6、得道多助,失道寡(gua)助。

(《孟子》)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
8、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
(木材经过墨线量过才能取直,刀剑经过磨砺才能锋利)
9、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西汉·刘向《战国策》)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说话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警戒辩证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
(千里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2、前车之覆,后车之戒。

(《晋书》)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指在说明观察事物如果不是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外,就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远大报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指的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可理解为,人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同“多难兴邦”)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1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
(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1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可以使船行驶,也可以使船淹没。


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磨制成玉器。

比喻别人的经验和做好,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提高水平。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的一生中,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有满月,也有残缺的时候,应该积极坦然的去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
15、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宋·夏元鼎《绝句》)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要失去很多,但是我们也可以得到很多东西.所以不要因为失去而伤心,要珍惜得到的东西)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乐府·将进酒》)(我的才能一定有使用的那一天,财物用完了还可以再赚回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