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窗玻璃被击碎了。
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
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宽恕。
然而,老人却十分固执,小男孩委屈地哭了。
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
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
父亲并没有因为其年龄还小而开恩,却是板着脸沉思着一言不发。
坐在一旁的母亲总是为儿子说情,开导着父亲。
过了不知多久,父亲才冷冰冰的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他闯的祸,就应该由他自己对过失行为负责。
”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
”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跑过去赔给了老人。
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还父亲。
由于他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别人洗盘子刷碗,有时还捡捡破烂。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
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
”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
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有一个人,他在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
二十二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
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
二十六岁时,爱侣去世。
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
三十四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
三十六岁恃,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
四十五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
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
四十九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因此能屡仆屡起,最终成就不凡。
尽力而为还不够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
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那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
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
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
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着枪伤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泰勒牧师讲完故事之后,又向全班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其全文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
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浅尝则止,望而却步了。
几天后,班中一个11岁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地按要求背诵下来,竟然一字不漏,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简直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
泰勒牧师比别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
泰勒牧师在赞叹男孩那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这个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16年后,这个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软件公司的老板。
他就是比尔·盖茨。
泰勒牧师讲的故事和比尔·盖茨的成功背诵对人很有启示: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能。
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大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
一个人如果开发了50的潜能,就可以背诵400本教科书,可以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
这就是说,我们还有90的潜能还处于沉睡状态。
谁要想出类拔萃、创造奇迹,仅仅做到尽力而为还远远不够,必须竭尽全力才行。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拣来的椰子壳。
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他一只足球。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节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
就让我们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快乐,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明天你就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三年后,这位十七岁的小男孩在第六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上独进二十一球,为巴西第一次捧回金杯。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从一粒米成功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
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
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
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
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
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
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
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
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
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
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
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
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
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
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
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
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
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
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
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
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
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
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
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
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身怀远大理想。
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
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时,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
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
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其实和你一样——上世纪90年代,在一趟开往西部的火车上,梳着分头、戴着近视眼镜的他看上去朝气蓬勃,内心却带有微微的彷徨。
那时的他严肃乏味,常常独坐好几个小时不说话。
后来转行做主持人,1998年他第一次主持的电视节目播出时,他发现自己说的话几乎全被导演剪掉了。
他让身为制片人的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把自己在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哪怕是最细微的毛病都不肯放过,然后逐条探讨、改正。
即使今天其身价已过4亿,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他仍未放弃面“本”思过。
其实和你一样——10年前,他是大学里的“小混混”,由于经常逃课而被老师责备。
毕业后被分到当地的电信局当小职员,面对冗杂的机关工作,他感到既劳累又苦恼,后来他勇敢而果断地辞了职,然后自创网站,从而走向中国互联网浪潮的浪尖,他在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居第一位。
其实和你一样——5年前的他是一个防盗系统安装工程师,依他的说法,“就是跟水电工差不多的工作”,“有时候装监视系统要先挖洞,一旦想到歌词就赶快写一下!”当年的他就是这么边干活边写词,半年积累了两百多首歌词,他选出一百多首装订成册,寄了100份到各大唱片公司。
“我当时估计,除掉柜台小妹、制作助理、宣传人员的莫名其妙、减半再减半地选择性传递,只有12.5份会被制作人看到吧,结果被联络的几率只有1%。
”其实那1%就是100%!1997年7月7日凌晨,他正准备去做安装防盗工作,有人打电话给他,那个人叫吴宗宪,同时走运的还有另一个无名小卒——周杰伦。
从他和周杰伦合作的歌从没人要,到要曲不要词,慢慢地曲词都要,之后单独邀词,但还会有三四个作者一起写,直到最后指定要他的词。
可能你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了,一个是周星驰,一个是李咏,一个是丁磊,一个是方文山。
他们是目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人中的一部分。
他们在成名前和你并无多大不同。
不要抱怨贫富不均,生不逢时,社会不公,机会不等,制度僵化,条理繁复,伯乐难求。
要知道,其实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明天,或者明年,同样会诞生像他们一样成功的人,就看是不是今天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