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过程有三要素:测量方法;测量单位;测量工具。
测量的定义:人们借助某种工具,通过某种方法,将被测量X。
显示岀来(单位为U)。
绝对误差:仪表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代数差。
示值误差:示值误差是指仪表的某一个测量值(示值)的误差,它反映在该点仪表示值的准确性。
基本误差: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下,仪表整个量程范围内各点示值误差中绝对值最大的误差称为仪表的基本误差。
允许误差:按计量部门的规定,仪表厂家保证某一类仪表的基本误差不超过某个规定的数值,此数值就被称为仪表的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是一种极限误差,在仪表刻度范围内各点的示值误差均应保证小于至多等于允许误差值。
测量误差来源:测量装置的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人员误差。
精确度等级:以引用误差(Y a)的形式表示的允许误差去掉百分号剩下的数值就称为仪表的精确度等级灵敏度:当输入量很小时,其输出信号的变化值与对应的输入信号变化值的比值。
线性度(非线性误差):反映仪表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与选用的对比直线之间的偏离程度。
回差(变差):输入量上升和下降时,同一输入量相应的两输岀量平均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与量程之比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的回差。
产生的原因:它通常是由于仪表运动系统的摩擦、间隙、弹性元件的弹性滞后等原因造成的。
重复性:同一工作条件下,按同一方向输入信号,并在全量程范围内多次变换信号时,对应同一输入值,仪表输出值的一致性成为重复性。
重复性是检测系统最基本的技术指标,是其他各项指标的前提和保证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测量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分辨率:反映仪表对输入量微小变化的反应能力。
漂移:工作条件和输入信号不变,经规定时间后输出的变化,称为漂移仪表的检定方法:标准物质检定法:被检测表检测某种标准值,从而确定仪表的示值误差。
示值比较检定法:被检仪表与标准仪表同时去测量同一被测量,比较两者的指示值,确定仪表的质量指标粗大误差:明显歪曲结果,使测量值无效的误差。
原因:测量者主观过失,操作错误,测量系统突发故障。
剔除坏值随机误差:同一被测量多次测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的变化不可预知。
特点:单次测量值误差的大小和正负不确定;但对一系列重复测量,误差的分布有规律:服从统计规律。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无绝对界限,一定条件可相互转化。
系统误差:测量值中含有固定(恒值系统误差)或按某种规律变化的误差(变值系统误差)。
特点:增加测量次数不能减小该误差原因:仪表本身原因,使用不当,测量环境发生大的改变处理方法:找到引起误差的原因和误差规律,用计算或补偿装置对测量值进行修正热电势的产生原因: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种电势的综合效果。
热电偶测温特点:热电偶具有性能稳定、测温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耐用、容易维护和体积小等优点,还便于信号远传和实现多点切换测量。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
A、B是热偶丝,也叫热电极。
放在被测对象中,感受温度变化的那端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称为自由端或冷端。
热电现象(效应):当热端和冷端温度不同时回路中有电流流过,此电流称为热电流,产生热电流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热电现象。
热电偶测温原理:把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相接组成闭合回路,当两接点分别置于t和t。
两种不同温度时,则在回路中就会有电动势存在,称为热电势,形成的回路电流称为热电流;将冷端温度t o保持恒定,则对一定材料的热电偶,其总热电势就只是热端温度t的单值函数,即L (t,L)匚(t)-C,只要测岀热电势的大小,就能得到热端温度的数值。
均质导体定律:由一种均质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或半导体的截面积、长度和各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势中间导体定律:由不同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中,若各种材料接触点的温度都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的总和等于零。
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为t i、t3时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A、B在接点温度分别为t i,t2和t2,t3时热电势的代数和,即氐(t i,t3 )= E XB(t i,t2)+ E XB(t 2,t 3)标准化热电偶:制造工艺较成熟、应用广泛、能成批生产、性能优良而稳定并已列入专业或国家工业标准化文件中的那些热电偶。
非标准化热电偶:是为适应更高或更低的温度以及特殊的介质气氛而岀现的,它们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和统一的分度号。
它们是标准化热电偶的补充。
对热电偶冷端温度进行处理的原因:热电偶的测温原理表明:热电偶的热电势是两个接点温度的函数差,只有当冷端温度不变时,热电势才是热端温度的单值函数。
但在实际应用中,热电偶冷端所处环境温度总有波动,从而使测量得不到正确结果,因此必须对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采取补偿措施,使热电偶的热电势只反映热端温度(被测温度)精品文档的变化,而不受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电位差计原理:利用电压平衡的原理,将被测电势与已知的标准电势进行比较,当两者的差值为零时,被测电势就等于已知电势;回路:工作电流回路、工作电力标准化回路、测量回路。
调零:机械调零、工作电流标准化、电气调零。
回路电压方程Ux —Is R AB = I E R。
影响电位差计准确性:工作电流值和电阻值R AB的准确度以及测量装置的灵敏度常用的热电偶冷端温度处理办法:1、计算修正法2、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3、恒温法:恒温法分为冰点槽法和恒温箱法4、补偿电桥法(冷端补偿器):补偿电桥法是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的电压来补偿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热电势的变化。
5、补偿导线法。
热电偶测温的误差分析(1)热电偶的分度误差(2)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误差(3)显示仪表误差(4)总误差热电偶的校验:定点法,就是在国际温标规定的定点温度下进行校验。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精确度高,但设备复杂、校验点数少,而且校验操作复杂。
该方法只用于对高精确度的铂铑一铂热电偶的校验。
比较法,它是广泛采用的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用热电偶的校验。
用标准热电偶与被校热电偶测同一稳定对象的温度来进行的。
热电阻测温特点:准确度高;,灵敏度高,在中低温下(500 C以下),输岀信号比热电偶的要大;输岀电信号,便于远传和切换。
组成:由热电阻、显示仪表和连接导线组成,热电阻由电阻体、绝缘套管和保护套管等主要部件组成。
原理:根据金属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性质而工作的。
热电阻的误差分析:(1)动态误差(2)连线电阻变化引起测量误差(3)热电阻通电发热引起误差(4)机械力带来的误差(5)氧化带来的误差(6)淬火效应的误差管道内流体温度测量:1、测点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点,不能在温度死角区域2、保证元件有一定的插入深度,元件感温点应处在管道中心流速最大处3、对于高温管道,在测点引岀处要加保温材料隔热。
电阻温度系数:温度变化丨C时电阻值的相对变化量,用a来表示,单位是C -1高温气体温度测量降低沿测温管传导散热采取的措施:1、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确保烟气扫过测温管装在烟道内的整个部分。
2、提高测温管装设地点的烟气内壁的壁温,如也让烟气流过。
3、测温管装设部位外壁要敷较厚的绝缘层,使沿测温管的散热量减小。
热电偶与壁面的接触方式误差由小到大:等温线接触、面接触、分立接触、点接触非接触式测温仪表:利用物体的辐射能随其温度变化的原理而制成的。
分类:光学辐射式高温计:光学高温计、光电高温计、辐射高温计、比色高温计;光学高温计基本原理:由普朗克定律知道,物体的光谱辐射岀射率M与温度有关,而物体在高温下会发光,称亮度,因亮度L与光谱辐射岀射率M,成正比,故通过测物体亮度L./ u Zu /u 可求物体的温度。
L ,= M,/ n 。
亮度温度Ts :当物体在辐射波长为',温度为时T,其光谱辐射亮度L,和黑体在辐射波长为■,温度为Ts时的光谱辐射亮度L o相等,则把Ts称为这个物体在波长'下的亮度温度。
与实际被测温度的关系:T=C2 Ts / (■ Ts ln ?入+ C2)亮度温度总是低于真实温度灰色吸收玻璃的作用:加入吸收玻璃,在14000C以上时,可减弱热源进入仪表的亮度后,再和灯丝比较,加大光学高温计的测量范围。
红色滤光片的作用:造成单色光造成窄的光谱段,使其在波长范围0.6-0.7卩m内进行亮度比较。
影响光学高温计测量精确度的因素:发射率?入的影响、中间介质的影响光电高温计:由光学系统与测量、放大显示两大部分组成。
热电堆:由几支同样的热电偶同向串联,其目的是增加输岀的热电势,提高灵敏度4辐射高温计原理:物体的辐射岀射度与其温度的关系为M。
二;丁0丁对确定的物体,可近似认为其发射率£为定值,那么M与T将呈单值对应关系,测岀辐射岀射度M与其发射率£即可知其温度。
辐射高温计能连续自动测温。
组成:辐射高温计由辐射传感器和显示仪表组成,辐射传感器又由光学系统与辐射变换器两部分构成。
辐射温度:若温度为T的物体的辐射岀射度与全辐射体在温度Tp下的辐射岀射度相等,则把全辐射体的温度Tp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辐射温度低于被测物体的实际温度)影响辐射高温计测量精确度的主要因素:1)发射率£的影响2)热电堆冷端温度的影响3)距离系数L/D的影响比色高温计原理:根据被测物体在两个不同波长下的光谱辐射岀射度的相互比值与被测温度的关系,通过测二者的比值进而测知被测温度。
比色温度:若温度为T的实际物体在两个不同的波长下的亮度比值与温度为Tg的全辐射体在同样两个波长的亮度比值相等,则把Tg称为被测物体的比色温度。
比色高温计的优点:测量准确度高,中间介质的影响小,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电容式压力(压差)变送器基本工作原理:将激励电压加于电容器,产生的交变电流经整流、控制、放大,输岀4—20mA直流电流。
特点:它具有精确度高,性能稳定,单向过载保护性能好,调整方便,体积小,重量轻等一系列优点。
应用:使用在电力、石油、化工等各领域的生产过程中。
在火力发电厂使用1151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几乎有一种替代其他种类压力变送器的趋势。
组成:变送器由两部分组成:差动式压力一一电容转换和测量电路。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如何消除非线性误差和温度对测量的影响:采用差动平板电容,采用电容之差和电容之和的比值。
差动平板电容:消除硅油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并使输岀的差动信号仅与中心膜片的位移有关,与外加差压成正比,而不受高频电压频率、幅值变化的影响,提高了变送器的精度和稳定度。
提高灵敏度和改善非线性。
扩散硅压力(压差)变送器原理:半导体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与被测压力成正比;硅膜片上扩散电阻的位置:其中两个电阻处于中心位置,使其受拉应力,另外两个电阻处于边缘位置使其受压应力,四个电阻排成直线。
优点:测压的转换精度很高。
变送器体积小、动态性能好、工作可靠、结构简单、重量轻、可以测量几十千赫的脉动压力,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便于实现显示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