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六)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六)

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充电的时候了!记住: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同样做得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也能做到。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六)语文版
一、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

(5分)
①《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字,末期思想思想家、家、家。

②《世说新语》是朝文学家组织人编写的。

③《木兰诗》是________期一首北方民歌,选自《》。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产生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默写填空。

(1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所作。

其中透视出作者达观的态度的名是:,。

③《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自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
,。

④由“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可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而这首诗中写友情的名句是:,。

⑤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3、将下列语句补充完整:(3分)
(1)不入虎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满盘皆输。

(3)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4分)
⑴默而识之通________ ⑵尊君在不通________
⑶出门看火伴通________ ⑷不亦说乎通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格。

(4分)
⑴宁可以急相弃邪?()
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⑶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⑷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6、解释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

(6分)
⑴学而时习之()
⑵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⑶其不善者而改之()⑷余闻之也久()
⑸不能称前时之闻()⑹歆辄难之()
二、理解•感悟
(一)阅读《〈论语〉六则》,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解释加点词语(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 (2)可以.为师矣可以 _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______ (4)择其善者
..而从之____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10.所选文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的态度;(2)关于学习的方法;(3)关于道德修养。

请分别举例。

(6分)
11.《论语》六则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请把他们找出来。

(至少二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期行》和《乘船》回答下列问题: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
歆辄难之()遂携拯如初()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宁可以急相弃邪()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王欲舍所携人()
既已纳其自托()待君久不至()
14.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2分)
A.宁可以急相弃邪是以谓之“文”也
B.王欲舍所携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传一乡秀才观之
D.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歆辄难之
15.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6、《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17.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18、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2分)(多写加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9、根据课文回答:
①本文选自作者是代。

(3分)
②《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1分)
A、痛心忱惜B、哀怜惋惜C、哀怜痛心D、痛苦惋惜
③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

(2分)
20、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6分)
(1)世隶耕(2)父异焉
(3)或以钱币丐之。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⑸不能称前时之闻⑹父利其然也
21、指出下面句中“以”字的含义。

(2分)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或以钱币乞之()
22、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阐明了什么道理?(3分)
2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2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5、写出两句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4分)
写作【书写在作文本上】
题目:我又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那句话
要求:
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上“爸爸”、“老师”、“同学”、“孔子”等均可。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教师寄语: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

但愿每一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