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检查脉搏(5~10秒)
徒手胸外按压
令患者平仰卧在 坚硬的平面上 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
4-5cm
按压30次 -通气2次
持 续 CPR
有效按压
Push hard and push fast 胸廓完全回复后,再施压, 按压深度4-5cm 按压:回复时间=1:1 30次按压,2次通气.对儿童和婴 儿的双人CPR, 15:2。 建立人工气道后,以100次/分频 率连续进行胸外按压。
Emergency Care 2000; 4:305-313
5、电除颤能量的选择
能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
• 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止心律失常, • 能量和电流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
2000年指南:
• 成人首次电击,可选用200J,若失败,可重复电击, 并提高电击能量,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
O’Hare国际机场: 60-90秒步行路程放置一AED
Caffrey et. al. N Engl J Med 2002;347:1242-7.
4、除 颤 波 形
除颤电流波形
双向电流波
双向波比单向波的优越性?
随机对照实验:115名突发室颤的门诊病人, 8.9+/-3.0 内 ,使用150 J双向波或200-360 J单向波除颤.
96% (52/54)
p <0.0001
98% (53/54)
p < 0.0001
69% (42/61) 59%(36/61)B
%
心肌细胞损伤小;治疗房颤、室颤更优
Biphasic Monophasic Biphasic Monophasic
1st shock
3 shocks
Schneider T, et al, Circulation 2000;102:1780-1787.
颜色 婴儿 儿童 体型瘦小成人 中等体型成人 体型较大成人
100mm
红色
体型超大成人
口咽呼吸道管
患者取平卧位 选择适宜的型号 将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上 抵住舌轻轻放入口腔,然 后旋转180°使其凹面向下 ,前端置于舌根之后。 用胶布固定在唇面部以 防移位或脱出
鼻咽呼吸道管
size 6 (Green) 6mm ID
(1)准备,确诊室颤。 (2)接通电源。
(3)充电。
(4)电功率的选择。 (5)将电极板涂好导电膏或 包上浇有生理盐水的纱布。 (6)嘱他人离开患者床边。 (7)放电后,立即CPR。
AED的普及率 国立医院: 31% 客机: 100%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四、 进 一 步 生 命 支 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 Life Support, ALS)
在BLS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如
心电监护、除颤器、人工呼吸器和药物等)
建立与维持更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1、继续进行BLS 2、用器械和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 3、尽快明确心脏和呼吸停止的原因并对症治疗 4、复苏药物治疗 5、低温治疗
特点
1、富有弹性的硅橡胶吸盘可适应于各种不同的胸部 解剖特征,如潮湿或多体毛的胸部。 2、弧形手柄可使操作人员牢固把握,按压与扩张胸 廓无须曲臂。 3、内置式压力指针可指示操作人员有效而适当的按 压和扩张胸廓。根据指针读数和操作者取得的感 觉,抢救人员可以指导接替的人员正确掌握胸廓 起伏量。 4、内置式每分钟呼吸90次节拍器(选配)可确保可靠 的心肺复苏节拍。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曹 钰
资料来源
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内容提要
基础生命支持(BLS)
• 气道和通气支持 • 循环支持 • 电除颤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呼吸停止,叹息样呼吸。 脉搏扪不到,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
瞳孔散大。
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心脏停搏
室颤:QRS-T波群消失,代以快速不均匀、 波幅大小不一的颤动波,200~400次/分。
电机械分离
早期 CPR 和早期电除颤
Valenzuela, et al. Circulation. 1997;96:330813.
完成五个 30:2循环后(约2分钟) ,再以少于10秒钟检查脉搏。 尽可能缩短中断按压时间,包括 检查脉搏,除颤,气管插管 有2人以上施救者,2分钟交换1次
给 氧
给氧,因为:
• 呼吸系统障碍和低心排量
• 动脉和静脉氧差增大
• 肺内分流和通气换气功能异常
• 低氧血症导致无氧代谢和代谢性酸中毒
size 7 (Orange)
7mm ID
size 8 (Red) 8mm ID
size 9 (Purple) 9mm ID
可选择与患者小指直 径相似的鼻咽呼吸导管 将管子涂以润滑液后 ,自鼻孔放入到咽后
鼻咽呼吸道管
鼻咽呼吸道管
疑有头骨基底部骨折或严重性颜面外伤之 病患应避免使用
脑 颅 底 鼻 腔 头颅 底骨 折 鼻 咽 呼 吸
• 心脏骤停早期最常见是室颤;
100% 80% 60% 40% 20% 0%
ç Æ Ô Ú µ ç » ÷ý ³ ² ü Ó ë ¸ ´ Ë Õ ³ É ¹ ¦ Â Ê
• 除颤治疗室颤最有效;
•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
1
2
3
4
5
6
7
8
9
ý ² ³ ü ¿ ª Ê ¼ Ê ±ä ¼ £ ¨Ö ²Ö Ó £ ©
并发症及注意
此设备的有效性上有争议 文献报道出现肋骨骨折的机率将徒手闭胸 心脏按压高 应行胸部X-光检查,确定是否有肋骨骨折
自动心肺复苏机
1007型“萨勃”心肺复苏器
用萨勃背板进行手动 CPR: 背板可使患者 头劲部充分伸展, 开放气道,便于气 管插管,提供坚固 的按压支撑平面, 可立刻开始手动CPR, 并很容易转换为萨 勃CPR。
推荐在BLS和ALS中使用100%浓度氧气
三、 除 颤
Electrical Therapies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 A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1、室颤或无脉室速的处理
两分钟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AED或除颤仪。因为:
有脉搏: 5-6秒予1次呼吸, 每2分钟复查脉搏
6、无脉搏:按压:呼吸=30:2,100次/分按压,用 力而快速按压 ,按压后,要使胸廓完全恢复后 再施压,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时间。 7、除颤仪到位 8、评估节律、是否除颤
9、除颤1次, 继续CPR,5个循环
10、继续CPR,每5个循环检查节律
3、开放气道
其他呼吸支持方法
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 口对面罩呼吸 球囊-面罩装置
成人气囊-瓣膜-面罩器具 (简易呼吸器法)
成人气囊-瓣膜-面罩器具结构
呼吸球组
呼吸囊 氧气接头
安全阀
进气阀座
呼气接头
简易呼吸器法通气给氧手法
单人操作时应用一只手固定面罩(其尖端朝前额,平面端 盖在下唇与下巴间的凹处,用拇指及食指扣住面罩,拇指 靠近尖端向后压,食指靠近平面端向下压,其它三指则放 在下颚的骨头处稍往上提,以打开呼吸道并使面罩贴紧病 患脸部),并用另一只手去挤压球囊。 双人操作
手动CPR转换为萨勃 CPR : 若是两人实施CPR, 由一人不间断进行人 工CPR,另一人将主 机底板插入萨勃背板, 即可转为萨勃CPR, 若是一人实施CPR, 也只需间断人工CPR 30秒,即可组装好系 统,转为萨勃CPR。
开始萨勃CPR 调节加压器,可 设定最合适的萨勃CPR 按压深度,调节换气 压力,可设定合适的 胸部抬高程度,萨勃 CPR时,医护人员可分 身进行心电监护,除 颤和药物治疗,转运 过程,不影响萨勃CPR。
双向除颤波的损伤
40 Monophasic Peak Current 30 Biphasic Peak Current 40% Difference
Current (amps)
20
10
0
-10
-20 0 5 10 15 20
Time (msec)
Much less peak current and better efficacy than monophasic Source: SL Higgins, Prehospital
1).仰面抬颌法
2).托下颌法
检查呼吸(5~10秒)
1)看胸部起伏; 2)听出气时呼吸音; 3)感觉面颊气体拂面感。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紧鼻孔,平静吸气, 用双唇紧盖患者口 部吹气
若呼吸微弱或 呼吸停止
© 每次吹气>1秒,潮气量500-600ml © 5-6秒吹气1次, © 吹气后,检查胸廓是否有起伏 © 每分钟10-12次, © 若发现空气不能进入患者肺部时,应 立即进行哽塞的处理程序
其他呼吸支持方法
气管插管 气管-食管联合导管
喉罩
当使用气管插管等设备时,
通气频率为: 6-7秒1次, 8-
10次/分钟,不需要与胸外按
压同步.
其他气道技术
口咽呼吸道管 鼻咽呼吸道管 喉 罩 气管食管联合导管
口咽呼吸道管
大小 50mm 60mm 70mm 80mm 90mm 蓝色 黑色 白色 绿色 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