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墨子与墨家思想》PPT课件
《墨子与墨家思想》PPT课件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 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 明者,众人知之。”
• .大国攻小国实有偷窃病
止齐伐鲁
• 齐将伐鲁,子墨子谓项子牛曰:“伐鲁,齐之大 过也。昔者,吴王东伐越,栖诸会稽;西伐楚, 葆昭王于随;北伐齐,取国子以归于吴。诸侯报 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以国为虚戾, 身为刑戮也。昔者智伯伐范氏与中行氏,兼三晋 之地。诸侯报其雠,百姓苦其劳,而弗为用。是 以国为虚戾,身为刑戮,用是也。故大国之攻小 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墨子·鲁问》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 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 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 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 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 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 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 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 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 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 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 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 以三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 义而不得。”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 为云梯,必取宋。”
止鲁攻郑
•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 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 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 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 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 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 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 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 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 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 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 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 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 凡闻见善者,必以告其上;闻见不善者,亦必以 告其上。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 非之。己有善,傍荐之;上有过,规谏之。尚同 义其上,而毋有下比之心。
• “凡国之万民,上同乎天子而不敢下比。天子之 所是,必亦是之;天子之所非,必亦非之。去而 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而不善行,学天子之 善行”
•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 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 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 《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 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 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还包含许多自然 科学的内容。
三、墨家思想简介
•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韩非子•显学篇》
●墨子之道,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而杨子道, 利天下拔一毛而不为也。 ——《王安石全集下集》
兼爱 • 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 。(爱无差等)
• “爱人者,人必从而下之害” 以兼爱 天下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 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 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 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 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 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止齐伐鲁
• 子墨子见齐大王曰:“今有刀于此,试之人头, 倅然断之,可谓利乎?”大王曰:“利。”子墨 子曰:“多试之人头,倅然断之,可谓利乎?” 大王曰:“利。”子墨子曰:“刀则利矣,孰将 受其不祥?”大王曰:“刀受其利,试者受其不 祥。”子墨子曰:“并国覆军,贼敖百姓,孰将 受其不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 祥。”
《墨子》与墨家思想
一、墨子其人
• 战国前期 名翟,鲁国人, 出身于手工 工匠,在当时以善于制造守城器械闻 名,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 “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 • “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 “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二、《墨子》
• 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现存53篇,一般认 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 而成。
——《墨子·兼爱上》
• 儒家 仁爱 (爱有差等)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非攻
• 以“兼爱”为基点出发,提出非攻,反对 战争,但又不是反对一切战争。
• 非:批评,责难。 • 义:兼爱以利天下,“交相利”之义 • 攻:以不义伐无辜之人、伐无辜之国 • 诛:以义代不义,以有道代无道,顺天而
为
止楚攻宋
•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 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 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 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 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 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 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 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 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 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 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 “诺。”
• 食其子而赏其父 杀其父而赏其子
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 其国之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 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 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 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不用仁义,何以 非夷人食其子也?”
——《墨子·鲁问》
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