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美丽乡村·幸福生活”
农民文化节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壮大基层文艺队伍,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根据《“美丽乡村·幸福生活”通化市农民文化节活动方案》通宣联发[2014]3号文件的相关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通化县农民文化节。
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文化活动,以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繁荣全县农民艺术创作为主旨,通过举办各类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农民艺术展示交流平台,培养壮大农村业余文化队伍,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展示我县农民文化风采。
二、活动时间
2014年7月-8月
三、主要内容
1.广场歌舞大赛。
活动时间:7月初
主要内容:要以歌唱祖国歌颂党,赞美家乡热爱生活和保护环境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主题,选取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向上的作品,充分展现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比赛设声乐和舞蹈两大类,其中声乐类分民美组和通俗组两个组别,舞蹈类不分组。
比赛的选手年龄要在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以单人的形式参加比赛,声乐为独
唱,舞蹈为独舞。
每个乡镇选手不得少于5人,由文化站统一组织报名;县直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情况进行选送,选手可直接报名。
获奖的选手将在最后一天晚上参加颁奖晚会演出。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生态县建设办公室、县文广新局、各乡(镇)文化站。
2.庆“七·一”活动周
活动时间:7月初
主要内容:
一是到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汇演活动。
组织艺术团、文化馆等相关单位,开展文艺演出活动15场次以上。
二是举办优秀爱国主义电影放映活动。
组织相关单位选择3-5部爱国主义电影到乡镇(社区)进行放映。
放映次数30次以上。
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县艺术团
3.“文艺走亲下乡指导”活动
活动时间:7月中旬
主要内容:由文化馆、艺术团业务骨干深入到各个乡镇对文艺爱好者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
责任单位:县艺术团、县文化馆
4.开展“文化知识普及月”活动
活动时间:7月中旬
主要内容:举办文化站培训班,为期2天,对各个乡镇文化站长的业务进行指导,以如何开展文化站工作为重点,更好的服务乡村文化工作。
责任单位:县文化馆
5.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活动时间:7月中旬
开办4期“田间学校”培训班,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春播、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下发各类农业技术资料、农业书籍1000余份。
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为包保的新开村村部组织捐赠图书100余本。
利用助春耕活动为新开村、繁荣村7户贫困户免费赠送化肥1吨。
责任单位:县农牧局
6.开展“美丽村落”征文摄影比赛
活动时间:7月-8月
主要内容:在各个乡镇、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中征集以“关东风情,民俗文化”为题材的“美丽村落”征文摄影比赛。
责任单位:县文联
7.“送戏下乡”活动
活动时间:7月-8月
主要内容:到各个乡镇进行文艺演出,演出形式:歌舞、二人转、器乐演奏。
责任单位:县艺术团
8.开展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展播
活动时间:7月-8月
主要内容:安排播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题材,内容健康积极电视剧2—3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单位:县广电局
四、组织领导
为更好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文化节活动,经决定成立领
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广新局。
(具体人员名单见附件)
五、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此次农民文化节是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示全县农民新形象和艺术素质、才艺的重要载体,各乡镇(社区)、有关单位要从切实提升农村农民文化活动水平着手,精心安排,确定专人负责,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2.精心准备,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各乡镇(社区)、各单位要提早做好农民文化节的各项准备工作,精心选拔、认真排练,力争选送优秀作品,充分展示我县农民群众的艺术素质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各项活动落实到各乡镇(社区)的时候,各乡镇(社区)负责做好场地、用电、安保等工作。
3.全面发动,广泛开展文艺活动。
各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基层文化俱乐部、农村文艺表演团队,要结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农民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系列文艺活动。
同时,可以把农民文化节系列活动与当地举办的特色节会和传统节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丰富繁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4.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各乡镇(社区)、各单位要充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形成声势,让此次的农民文化节活动深入人心,动员能参加、想参加的农民群众都能积极参与,进一提高我县农村文化生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