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单元 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1.某同学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钢管外径,他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则关于这四种方法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方法①是正确的,其读数为0.81 cmB .方法②是正确的,其读数为0.90 cmC .方法③是正确的,其读数为0.86 cmD .四种测量方法均是正确的,把四种方法结果取平均值就是钢管外径2.下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 .卷尺B .游标卡尺C .螺旋测微器D .挂钟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 、12.36cm 、12.35cm 、12.75c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 .12.45cmB .12.34cmC .12.35cmD .12.36cm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135m/sB .168.75m/sC .2.25m/sD .2.81m/s5.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图像可知 s /mt /min 30060090012001500s/m604020/sA.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C.物体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得快D.物体在0-6秒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0m/s6.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A.小张先到达B地B.小王先到达B地C.小李先到达B地D.三人同时到达B地7.仔细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D.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9.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

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10.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为了方便市民,我市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

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

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公路两旁的房屋 C .他骑的自行车B .公路两旁的树 D .对面驶来的汽车11.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物体是12.学校运动会上4×100 m 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 .都站在原地不动B .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 .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 .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1)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2)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____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3)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 飞奔的猎豹 A 放在桌面上的书B 缓慢爬行的蜗牛C 站在上升扶梯的人D甲 乙14.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

15.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t s v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①/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 和km/h ,其关系是1m/s =___km/h .16.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____,比较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____,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____.17.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km/h ,合_____m/s .18.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 也内加速跑完了36m ,接着保持8m/s 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s 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

19.如图所示,汽车通过高速公路ETC 通道时,不停车也能缴费通行.如果通道长是15m ,车速3m/s ,汽车通过通道的时间是____s ;该汽车以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20.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_____,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

21.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 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处控制噪声.(2)图中B 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 至少需要___s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的.(3)图中C 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___的___像.22.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生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 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 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 .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 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 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___m/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23.如图,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示石英钟,它的分度值是____,它现在读数是____;乙表叫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它现在的读数是____.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 m 所用的时间,应用___表;要测一集电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____表.(后两空填“甲”或“乙”)ABC超声波 A A 运动方向 B甲 乙 24.同学们用图甲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 ,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 .(1)求出小球B 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 B =___m/s ;(2)分别求出小球A 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 1=___m/s ;小球A 在编号5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 2=___.(选填“变大”或“变小”)(3)小球A 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四、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6.草原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捕食战.野兔在草地上以10 m/s 的速度向前方50 m 处的树洞奔逃,同时秃鹰在野兔后方110 m 处以30 m/s 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通t /s s /cm甲 乙过计算判断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27.某物理小组研究“驾车使用手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司机从发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减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1)在一次实验中,某志愿者正常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该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0.5 s,汽车行驶距离为35 m.则发现情况后汽车匀速行驶多少距离才开始减速?(2)为了对比研究再次实验,这一次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驶同一辆汽车,仍以72 km/h 的速度在实验场内相同的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43 m,这次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是多少?(假定两次制动距离相等)(3)根据以上计算,请分析并初步提出对安全行车的建议.参考答案1.B2. D3. C4. C5.D6. C7. C8.C9. D 10.C 11.B 12.B13.(1)0~10cm (2)乙 (3)3.80cm14.B 2.4615.相同时间比路程 ② 3.616.地面 路程 大17.90 2518.16 6.2519.5 地面20.静止 运动21.(1)声源(2)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km/h 72 运动(3)倒立 缩小22.42.523.1min 10h7min 停表 0.1s 200s 乙 甲24.米尺 秒表 气泡的速度为2.5cm/s25.(1)0.8 (2)0.5 (3)变大 (4)变大26.野兔跑到树洞所用时间:t =s v =50 m 10 m/s=5 s 秃鹰和野兔的速度差:Δv =30 m/s -10 m/s =20 m/s则由等量关系式可求得追击距离:s =Δv ×t =20 m/s×5 s =100 m因为100 m <110 m ,所以秃鹰追不上,野兔能安全逃进树洞.27.(1)已知刹车反应时间是0.5 s ,此时的速度:v =72 km/h =20 m/s汽车运动的距离:s 反应=vt =20 m/s×0.5 s =10 m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35 m ,经过10 m 距离汽车才开始减速.(2)据(1)知,刹车后汽车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距离:s 减速=s 总-s 反应=35 m -10 m =25 m 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43 m ,汽车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距离仍为25 m ,则此时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s ′反应=s ′总-s 减速=43 m -25 m =18 m由v =s t得,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 t ′反应=s ′反应v =18 m 20 m/s=0.9 s1、三人行,必有我师。

20.8.68.6.202006:0806:08:14Aug-2006:08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〇二〇年八月六日2020年8月6日星期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