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管理(各章节重要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管理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基金的界定一、基金1、基金的含义:第一种观点:基金是一种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第二种观点:基金是一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形成的金融组织和投资工具2、基金的分类:按经济作用:积累基金、消费基金按基金性质:营利性基金、非营利性基金按管理组织:政府管理基金、营利组织管理基金、非营利性组织管理基金按基金形态:实基金、虚基金按存在形式:从属于法人地位的基金……3、社会保障基金:定义:根据国家立法,通过各种特定渠道建立的,用于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项基金特征:国家法定性、强制性、专款专用性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构成及性质:1、分析视角:1)按来源渠道分:国家资助、企业缴费、个人缴费2)按社会保障基金用途分: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优抚安置基金3)按国际劳工组织规定划分:医疗、疾病、失业、工伤、老龄、家庭、残疾、生育、遗属4)按社会保障项目划分: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基金、社会福利基金、优抚安置基金2、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从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劳动者收入中分离出来的,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一种消费性社会后备资金。
3、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1)保障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2)维持生产力再生产,促进社会发展3)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4)促进社会公平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1)保证性;2)强制性;3)广泛性(来源和使用的广泛性);4)储存性;5)互济性;6)社会性(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社会保障基金对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产生影响对国家财政产生重大影响)第二节社会保障基金制度一、社会保障基金制度1、社会保障基金制度含义:是指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设计、调整和改革,是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使用、投资运用和监督管理方面。
2、主要有工人缴费性基金制度和非缴款性的福利基金制度3、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内容体系:基金的征集;基金的使用;基金的保值增值;基金的监管;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设计、调整与改革。
→实际应用二、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原则1、社会性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使用面向全体社会成员2、经济型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分配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使用3、规范性原则: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的政策制度、依据、标准及管理方法都要做到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并保持相对稳定性4、公平性原则: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三、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的类别:社会保险基金制度和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制度社会保险基金制度: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失业保险基金制度;医疗保险基金制度;工伤保险基金制度;生育保险基金制度四、社会保障基金制度框架:基金筹集制度:专门的社会保站管理机构按照既定的计征对象和方法,定期向劳动者所在单位或劳动者个人征收社会保障费的相关行为规则和政策的集合基金投资制度:实质上是关于社会保障基金在资本市场运营过程中一系列行为规则的集合,包括投资的领域、方式、以及收益风险防范等。
基金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基金管理的各级主体及其相应的权责制度体系。
往往与一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组织机构相关联,部分国家直接由政府管理,部分国家成立政府专署或受托机构,由政府间接管理,部分国家尝试用私人基金机构管理基金监督制度:第三节中国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1984年以前----传统的社会保障阶段1984—1993-----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1993---2000-----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2000年以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和全国社保基金的建立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第一节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内涵一、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国民经济运行:横向:各部门在社会生产中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纵向: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循环往复国民经济运行的目的:社会总供求==社会总需求1、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是指社保制度的规范、筹措、使用、投资以及监管等方面的总过程从横向上看,它是由社保制度的建设,目标模式的构建、社保基金的筹集模式、社保基金的支付使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等方面的内容的总和。
从纵向上看,就是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各构成因素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是社保体系得以正常运转的循环过程。
二、社保基金运行的作用:1、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3、有利于防范社会保障基金面临的贬值风险4、有利于防止社会保障基金流失PS:慈善事业的三大支柱: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民办慈善事业4、社保基金运行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风险最小2)分散性原则----多元化组合3)流动性原则----迅速变现能力4)法制性原则第二节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主要方式一、构成要素: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筹集模式来看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方式和投资来看支付方式:货币支付、实物支付、服务支付二、来源渠道:1、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优惠让利行政管理费用2、雇主、企业和个人缴费-----权责结合,责任分担企业:积累基金&补偿基金(活劳动的补偿基金)个人:社保缴费&社会福利或服务3、社会筹资:慈善捐助、社会福利彩票4、其他渠道:特别国债、国际援助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基金中的责任与义务:在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原则下,劳动者所在经济单位(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基金份额。
三、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中的地位和作用:1、他扮演的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2、要适度承担一部分社保基金的筹集3、从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支持角度看:国家财政负担管理社会保险支出的行政费用;国家财政拨款弥补社会保险费用收不抵支的部分四、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构成:1、按照筹集的方式来分类,主要构成为:1)国家依靠强制的方式,由劳动者用人单位缴费筹集起来的2)由国家财政拨款建立起来的基金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4)其他方式筹集的社会基金2、社保基金的筹集原则:1)劳动者负担不超过缴费总额的一半2)低收入者负担不能过重3)与国家发展相适应五、社会保障基金的缴费方式:征税方式、征费方式、强制储蓄、自由筹资(征税有利于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进程)第三节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定义:依照法律法规,以一定的标准和支付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支付,保障其基本生活。
一、社保基金肌肤的一般问题(一)给付范围1、支出项目:1)用于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支出2)用于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者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及就业培训方面的支出3)用于国家和单位在医疗保险的支出4)用于军人保障的支出5)用于社会救助的支出6)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支出7)用于社保设施建设的支出(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原则1、保障受保障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2、随物价变化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3、让受保障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货币形式、实物形式、服务形式二、不同种类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一)社会救助待遇给付(二)社会保险待遇给付(三)社会福利待遇给付以服务形式为主要支付形式,货币形式为辅第四节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一、当前国外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筹资模式比较:(一)所筹资金的收支时间差异1、现收现付制:近期横向收支平衡2、完全积累制:远期纵向收支平衡3、部分积累制中国:名义账户----采用现收现付制二、国外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的发展趋势1、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过渡2、从社会统筹制向个人账户制发展3、从单一的国家筹资向多层次、多支柱筹资发展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与经济行为主体第一节社会保障资金运营对企业的影响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缴费对新增价值的分解的影响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品的新增价值包括V+M 两部分,这两部分形成国民生产净值即国民收入。
在产品的新增价值中,社会保障资金的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利润M(未扣除企业缴纳的税收),另一部分来源于劳动力成本V二、社会保障缴费比例的不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投资社会保障参与企业利润M分配的资金越多,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就越少,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减少,经济运行呈现出停滞的局面。
相反,如果社会保障参与M分配的资金越少,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就越多,企业用于生产和投资的资金也就越多,而用于居民消费的资金就少了,这会影响到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三、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对企业资本积累的影响1、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对企业资本的调剂的作用2、社会保障基金在市场投资不足时具有促进投资的作用3、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第二节社保基金运营对居民的影响一、社保基金运营对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1、调剂退休职工和在职人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和使用2、调节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的分配(尤其是医疗保险,是以需求进行分配而不是缴纳水平)3、调剂职工老年期和青年期收入的使用4、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收入分配(女性少缴多领,退休早,预期寿命长)二、社保基金运营对居民收入分解的影响:(一)现收现付制基金运行模式对居民收入分解的影响居民收入=居民储蓄+居民消费收入=储蓄+消费储蓄:居民的银行存款,金融投资,其他投资等社会保障资金运营通过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来影响现期的储蓄和消费行为,未来预期高则消费多,反之则储蓄多。
现收先付制与积累制运行模式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分解有不同影响,部分积累制更复杂一些a.资产替代效应b.挤出效应c.退休效应储蓄:居民的银行存款,金融投资,其他投资等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通过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来影响现期的储蓄和消费行为,未来预期高则消费多,反之则储蓄多(二)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模式对居民收入分解的影响完全积累制:企业缴费+个人缴费=社会的强制性储蓄(a)无社保制度:个人养老储蓄=自愿性储蓄(b)个人储蓄=社会保障的强制性储蓄a+自愿性储蓄b(c)•a>b,c c的变化额为a与b的差•a<b,c替代效应与退休效应的对比(三)部分积累制对居民收入分解的影响部分积累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现收现付制下的替代效应+完全积累制的强制储蓄替代自愿储蓄的效应主导作用取决于二者调动的资金量的大小三、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一)现收现付制下,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哈波德:居民预防性消费储蓄对消费的影响菲尔德斯坦:居民生民周期养老储蓄对消费的影响社会保障的收入分配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社会保障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流动性约束对消费的影响社会保障与社会储蓄和居民遗赠对消费的影响(二)完全积累制下,居民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比较稳定:完全积累制是职工将年轻时创造的财富推迟到年老以后消费,将现期消费的一部分转化为远期消费,这种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模式对职工一生的消费曲线进行了调整,使职工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消费水平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