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话

云南话


烂掉”听的人先是一震,以为他在说黄色话,既而明白,他说的是很普通的生活语言,只不
过他把“背帐”说成了“B 胀”把“肩膀皮”说成了“机巴皮”既而哄堂大笑……
云南的大多
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母 语 ,汉语是他们的外 语 ,自然好多音节发音困难,凡是汉语中的鼻音
nng,基本省掉,于是就把“肩膀皮“(jianbang)说成"机巴皮"(jiba)把"背"(bei)说成(B)。 其他还有把“篮球(lanqiu)“说成”蜡曲“(laqu),把“太阳”说成“太牙”把“红旗”说成“褐旗” 把“纲领”说成“嘎里”,把“回家”说成“胡家”等等。 少数民族发音的另外一种情况是,把 汉语中的 ea 等这样难发的音省掉。逛斗南花卉市场,向花商询问一种植物的名称,花商把 告诉叫“提树”,一直听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是提树,原来是花商把“铁(tie)”发成了“提(ti)”, 把“铁树”说成了“提树”,这样的发音作为云南人,恐怕谁都能听懂,但外省人却同听天书。 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例如把“先进(xianjin)”说成“新近(xinjin)”把“团聚(tuanju)”说 成“囤积(tunji)”,把“芊绵(qianmian“”说成“亲民(qinmin”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 们好多云南汉族,也是这样发音的。 居住在云南的汉族,祖先都是北方人,刚来的时 候,说的应该是很标准的北 方 话 。但由于长期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原因,就不自觉的被少数 民族的语言同化了,即使是昆明人,发音时也很难分辨出后鼻音 g,好多人分不清“民”与“明”, “亲”与“轻”,“汤”与“潭”,“山”与“商”的发音,导致了好多开始写古典诗词的朋友,经常把 iningianeneng 等几个韵部混压,把 anang 两个韵部混压。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声 母翘舌音 zhichishir 全部发成了齿音 zcs(?),例如把“吃饭”说成“慈饭”。把“老师”说成“老 司”把“山上”说成“三丧”“睡觉”说成“岁觉”等等,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的古 汉语里原本就没有 zhichishir 这几个翘舌音,而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里有。为北方人由 于受外来民族的影响(外来民族的语音里有这几个声母(如突厥语)而外来民族对中华民族 的影响是逐渐从北到南的),逐渐加进了这几个翘舌音声母。而受南方少数民族影响的云南 人,也就把这种古老的发音形式保留到现在,顺便说一下,这种发音方式整个华夏南部都大 体如此,我们仔细听台湾人说普通话,翘舌音仍然不明显。 云南能很好的发出这几个 音的是回族,可能是因为回族长期学习使用阿文的缘故。阿文里的有好多近似 zhichishi 的 翘舌音。 当然这种情况是指老一辈的云南汉族,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一进校门就在普 通话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想来是不会出现这样错误的。
友勿泄露答案)。 8、“知道地”。到了保山的朋友们问路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如果对方
回答“知道地”那就是不知道的意思,你别在哪儿傻等着对那要往哪儿走”。“知道地”在这里是否定,就是不知道喔。
9、“喇擦”——形容
词,多指女子很勤快。例如:你家(jie,一声)姑娘太喇擦了!(昆明人读家是“结”) 10、
本同“哪费”|“支费”,不过有点看不起或蔑视之意。抓,踢球也,如,走抓球刻!意为走踢球
去! 6、”不有“二字连起来说变成了一个字念”biu“,意思是指没有。比如说,我还 biu
吃饭呢,就是我还没有吃饭呢!,这个 biu(不有)在滇西和红河等地方很流行! 7、你
聂饭给请掉了?“你聂”,尊称对方,约同于“您”。兄弟估计,可能就是“您”的变音。说句题
片断 17.方言: 洞门 。标准解释:对面 例:洞门有个太漂亮了 18.方言:下细。标准解释:仔细 例:他太下细了 19.方言:朱老大(小辣椒,赵高科等)。标准解释:SB 例:你是朱老大 20.方言: 花包谷 。标准解释:杂种 例:啊个花包谷儿 21.方言: 哦包 。标准解释:石头 例:我一‘哦包’给你吃........ 22.方言: 婆烦 。标准解释:讨厌 例:这个人太婆烦了 23.方言: 日龙包 。标准解释:SB 例:他是个大日龙包 24.方言: 烂屎 。标准解释:放荡的女人 例:她是个烂屎 25.方言: 丫玉 。标准解释:漂亮 例:这个幺妹太丫玉了 26.方言: 窑裤儿 。标准解释:内裤 例:妈,给我买条窑裤儿 27.方言: 改放孩 。标准解释:解放鞋 例:妈,给我买双改放孩 28.方言: 甲壳 。标准解释:吝啬 例:她太甲壳了 29.方言: 冲皮砣 。标准解释:打架 例:他们两个再冲皮砣 30.方言: 开黄枪 。标准解释:说话不着边 例:狗日呢不懂你斗表乱开黄枪 31.方言: 耐烦 。 标准解释:不愿意 例:男:你会梦到我吗?女:耐烦 32.方言: 绝儿 。标准解释:断子绝孙 例:你个绝儿 33.方言: 将将 。标准解释:刚刚 例:我将将哈看到她 34.方言: 哪底 。标准解释:那里 例:你在哪底 35.方言: 胯垢 。标准解释:无法用言语解释 例:他太胯垢拉 36.方言: 安逸 。标准解释:舒服 例:今天赢了点钱,太安逸了 37.方言: 豆食粑 。标准解释:老干妈类型呢调味品 例:豆食粑吵腊肉好吃不 38.方言: 拜祭 。标准解释:认干爹或干妈 例:你拜祭人眯有 39.方言: 幺哥 。标准解释:兄弟 例:幺哥,舀点饭跟我 40.方言: 惯食 。标准解释:任由孩子胡作非为 例:孩子不能惯食呢 41.方言: 大报应 。标准解释:大日龙包 例:你个大报应 42.方言: 锥子 。标准解释:然后 例:锥子我一脚跟他吃 43.方言: 毛思 。标准解释:厕所 例:你找她杂子,她在毛思都 44. 方 言 : 查 衣 货 。 标 准 解 释 : 假 的 例 : 她 是 个 查 衣 货 。 46.方言: 霉 B 日眼 。标准解释:精神状态不好 例:你看上克霉 B 日眼 47.方言: 花眯料嘴 。标准解释:甜言蜜语 例:你表跟我花眯料嘴勒 48.方言: 相应 。标准解释:便宜 例:你勒这个劳布卖相应点 49.方言: 洞洞钱 。标准解释:一种用纸叠的假钱币 例:喂,来丢洞洞钱不 50.方言: 鬼人 。标准解释:解释不了 例:你这个鬼人 51.方言: 炮踹妇 。标准解释:泼妇 例:他家媳妇是个炮踹妇 52.方言: 猫已 。标准解释:妈妈 例:猫已,我的衣服缝好了没 53.方言: 咯咯 。标准解释:睡觉 例:咯咯了,不而你了
1.方言: 拐了。标准解释:不好了 例:世上就这一个的口头禅 2.方言:表耳。标准解释:不要理 例:表耳他 3.方言:眯有。标准解释:没有 例:我眯有 4.方言:你怕会打拳。标准解释:指你能有多大本事 例:你怕会打拳 5.方言:鬼登高。标准解释:形容人没本事 例:这个鬼登高 6.方言:日高撩白。标准解释:指人办事不可靠 例:你不要日高撩白 7.方言:浑嘴狗。标准解释:骗人精 例:他是个浑嘴狗 8.方言:摆谱。标准解释:摆架子 例:他摆谱的很 9.方言:国得(不)住。标准解释:不服气 例:他国得(不)住 10.方言:打逛子。标准解释:混 例:他天天打逛子 11.方言:板扎。标准解释:太好了 例:他太板扎了 12.方言:两耳屎(两耳巴 )。标准解释:两耳光 例:他着他爸爸甩两耳屎(两耳巴 ) 13.方言:两剁脚。标准解释:踢两下 例:两剁脚给他吃 14.方言:你怕要日天。标准解释:你好狂 例:你怕要日天 15.方言:背时。标准解释:倒霉 例:他太背时了 16.方言:两白刀脚杆跟你片断。标准解释:两菜刀砍断你的脚 例:老子两白刀脚杆跟你
首。比如说”给克?“就是问”去不去“,”克我家嘛“就是”去我家“ 3、哪费食堂,菜难吃
死掉。打一个如呢还要 2 块,老实个鬼火绿(读第二声)呢!此句有点难,注解一下“哪费”
即什么、哪样,如者肉也,肉在云南读“如”。呢语 气 词 ,常用在句尾或句中。老实非诚实。
是非常、很之意。鬼火绿,非常常用,不难理解,太生气了,怒发冲冠之谓也。注意,要读
土话词语
1、给吃掉饭了——意为饭吃了没有?“给”(用此字仅表读音,也有人写为“左口右格”,
不知何 意 。以下举云南读音皆如此不再一一说明)在云南话里用得极多,多置于句头,表
反问、提问。例,给打牌?意为——打不打牌。 2、走,上该买孩子克。——诸位别吓
着,此句意为”走,上街买鞋子去”。云南街读“该”;去,念”克“而且一般用在句末,或者句
外话,云南汉族多为明时从内地移入。因旧时交通不便,可能云南方言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读
音。还有不少有特色的句子和词汇无法表达,刚才哪些例子,兄弟一面嘴里念念有词,一面
手翻字典,累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实在顶不隹喽。今天就此打隹,以后有机会再说罢!
最后留两个“四六级”难度的云南话,如有非云南之朋友能知其意,独行云南可矣!(云南朋
板扎——形容词,之非常棒,非常好,非常牛逼,例如:么么三三(语气词,通常表示惊叹),
你妈做呢菜太板扎了! 另外云南人说话结尾通常以”呢“、”捏“、“噶“、”嘛“等语气助词
作为结尾,这一点和四川话是区别很大的,比如:他早上才克掉学校呢!是吃掉饭克呢!,
意思就是”他是早上才去的学校,吃了饭去的!“或者”还是个大伙子呢噶,冒跟小妹妹斗气
称呼篇
老爹老 niang 小挨砍呢老公叫:老砍小 P 娃娃川贼土贼你皆砍头 棍我爹老表小东冒小挨刀呢我司夫啊糟别儿
编辑本段语音杂谈
皮旦赖古 ge 小痞
红河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哈尼族老乡诉苦:“去年讨儿子媳妇,B 胀了
一回,今年嫁姑娘,又 B 胀了一回,饭呢没有吃呢啦,到山上挑点柴来卖卖,机巴皮呢磨
噶!“此类,都是语气助词,没有专门的意思,但是如果你能运用自如的话,那么你就差不
多云南话四级毕业了,^_^
昆明常说的四字词语
1、日弄惯散——形容人行为笨拙,散漫。 2、跟愣半倒——形容一个人做事东扯 西扯的,不具体。 3、呜噜拜来——形容一个人说活没准,整天在你耳边吵你。 4、 疯天扩地——形容一个人很疯癫,举动奇怪。 5、啰里八嗦——形容一个人反复说一件 事,把简单说得复杂。 6、神头二五——形容做事没准,不考虑后果,一般指危险的事。 7、板五板六——形容激动,被冤枉时很着急的样子。同义:跳脚板手 8、雀神怪鸟—— 行为举动很奇怪。 9、鬼扯十扯——谈些话题之外的事物。 10、憨不碌出——形 容笨,傻,不动脑筋。 11、抖零壳颤——形容被吓到时发抖,或是行为冷而发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