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招警考试《申论》模拟试卷本资料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及实用文体写作能力的综合测试。
1、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六)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纸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纸!给定资料1.年已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变革之年。
面对备受非议的中国慈善,从民间到政府,各方力量都在摸索改变之道。
年4月,由一个民间组织发起的慈善行动——“免费午餐”.在短短半年时间就惠及千千万万农村孩子。
这项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是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的慈善行动。
活动发起半年多来,成功募集了千万元资金,为中西部地区77所小学的万余名小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
该慈善行动因效率高、管理透明、参与广泛、民间与政府合作默契,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免费午餐”发起之初,人们一方面对它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方式感到满意。
另一方面也担心慈善人士“势单力薄”难以持久。
虽然也有舆论呼吁政府“接棒”,但让人们普遍感到意外的是,政府的回应速度和政府行动的覆盖范围,都远远超过了公众的预期。
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部署相关工作。
从年秋季学期起,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
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
中央财政按一定比例奖补。
要求加强学生食堂管理,严格食品供应准入,确保食品安全。
制定中小学食堂供餐规范,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
建立专家工作组,加强学校营养指导。
补助资金严格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严禁直接发放给学生和家长,严防虚报冒领。
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2.XX年2月开学不久,贫困县P县教育局副局长T不断接到各乡镇学校校长的电话,问营养补助的资金何时到,很多学校没钱揭不开锅。
P县L乡的18个学校不得不四处张罗着赊账,联系供应商提前供货;甚至还有一所学校向每个家长借300元,等经费到位后,多退少补。
T副局长四处打听,得知省财政厅自年12月29日,便下发了拨款通知。
P县财政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在XX年1月16日收到拨款,资金拨到教育局账户的时间是3月8日。
为什么P县会晚了近两个月?一位财政系统的工作人员说,县级财政国库是一个大盘,里面会有各式各样的项目拨款,着急使用的项目,就会被立刻拨款,而不着急的项目拨款会先被“挪作他用”。
多位乡村学校老师抱怨。
不管是2008年的“一补”,还是如今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补助经费,下发时间都摸不准,影响供餐。
很多学校是“吃了这顿愁下顿”。
有校长表示,有些补助会在学期末才到,一拖就是五六个月。
在基层,比硬件投入更紧迫的问题是营养知识的匮乏。
提到营养指标时,念井小学校长一脸茫然。
他反问道:“以什么指标来看营养不良,我也弄不清楚。
是没力气吗?还是要看跑步耐力?”一名网友发帖说,在Q省某县,给孩子们发的全是零食,都是5毛钱4袋的那种,这些零食都在学校小卖部有售,包括火腿肠、萨其马以及饼干。
经调查,在A省、Q省、G省和X省等多地试点县的教育局,的确有不少学校都采用所谓企业供餐形式,给孩子们采购零食。
一份菜牌,一天两个鸡蛋让眼尖的网友看到并说:“鸡蛋胆固醇很高,长期这样对孩子身体有损伤,这算哪门子营养早餐?”这样一个评论折射出来我们对营养吃喝科学的一种缺失,其实除了吃饱也要吃好,目前各级政府、教育机构为解决农村、农民工子女中小学生在校(住校)期间的营养问题,专项拨款,特设专项资金,购买食物,合理搭配,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做好学生“营养餐”,安全营养是头等大事。
有调查显示,“营养餐”通常是上午八九点钟做好的,学生十一点半才午休,盒饭送来时里面的饭菜已被热气形成的水珠打湿了,特别是油炸食品,送来时已经软塌塌的了,味道也变了,且饭菜都凉了,这样还有什么营养可言呢?XX年3月29日,G省B镇中心小学从周一开始为学生发放营养餐,周三就有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周四出现86名学生在食用早餐后集体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令人不禁怀疑当地是否克扣学生饭钱并拿劣质食品充当营养餐。
4月9日,Y省Z县一小学300余名学生又因食用由学校食堂统一供给的“发臭豌豆”等而出现腹泻、腹痛、发高烧等症状,经统计先后有368名学生入院诊治。
孩子说:“不吃不行,要被罚款,老师说不吃,一次要罚10元。
”此前还有媒体报道有的地方在蛋糕中发现鸡毛。
贵州大学后勤处处长G认为,企业供应成品食品最省事,但也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因为学校难以监控生产、运输等环节。
此外,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不符合营养午餐“零利润”要求。
为了补偿运输、市场流通等成本,还可能造成“成本高、营养差”的局面。
部分寄宿制学校几乎没有空房改造食堂,也缺少资金新建食堂。
而非寄宿制学校、地处偏远的学校以及50人以下的教学点。
大多不具备开伙条件。
按要求,没有食堂的教学点可通过向周边农户“托餐”,让学生吃上热饭菜。
然而一些基层校长反映,很少有农户愿意接手托餐。
L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有农户想帮忙给学生托餐,一旦进行卫生资格准入审查,农户卫生情况一般都难以达标,也就不具备供餐资格。
还有的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紧缺,只能由几名小学老师兼职采购。
一位汤姓老师说,他每天清晨7时去买菜,赶回学校后接着上课,中午要招呼学生吃饭。
等自己吃完午餐,下午的教学工作又开始了。
还有其它小学食堂存在物资采购把关不严现象,运营商对学校食堂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相关产品未建立索证索票制度,无购进验收记录。
3.XX年4月1日,一篇题为《X省N县部分学校3元营养补助被供货商套利1元》的新闻。
被网络广为转载达近9万条次,引起了教育部、X省党委、人民政府和当地市委政府高度重视。
X省教育厅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到N县进行调查核实。
据调查组反馈的情况,“3元营养补助被供货商套利1元”的报道“有误读”。
报道称“壮壮原生态水牛奶”在附近城市的批发价是2元/杯,被供应商套利1元”,“光明酸益乳的批发价在每盒1.25元左右,供货商能赚7毛5”。
经核查,“壮壮原生态水牛奶”和“光明酸益乳”在N县均由“莎浓羊奶”经销商代理,“壮壮原生态水牛奶”在附近市的批发价为2元/杯,在N县零售价为3.2元/杯,配送到学校的批发价为3元/杯;“光明酸益乳”在上海的批发价为1.25元/盒,在N县零售价为2.2元/盒,配送到学校的批发价为2元/盒。
报道称上述两种商品利润分别为l元和0.75元,并未考虑流通、管理、人员经费、税金等成本。
壮壮水牛奶从附近城市发货到N县“莎浓羊奶”经销商处,尚有374公里路程,配送至W镇。
还有76公里.从W镇到当地小学还有l5公里。
从厂家到消费者之间的路程共计465公里。
运输过程还需支付因发货商未配备而另行购置的泡沫箱、吸管等运输和饮用工具费用12元/箱;支付运费每箱13元;支付装卸、搬运、仓储等费用,送货到学校运费,支付搬运工一日工酬加上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费用、税金和运输装卸破损等各项支出,整个过程每杯牛奶大致增加0.7~0.8元的成本,经销商利润约0.25元/杯。
光明酸益乳从上海进货,物流费用由N县代理商承担。
加上上述配送过程有关费用,大致增加0.55元/盒费用,经销商利润约0.2元/盒。
上述经营中产生的费用,均未从报道所称的1元和0.75元中减除。
经销商认为夸大了他的经营利润。
至于在购销供应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该县表示,如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不管涉及到谁,将严肃处理。
调查组反映。
企业供餐和购买服务模式的卫生问题令人担忧。
为防止食物变质和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调查组建议凡不具备供餐条件的学校,过渡时期暂时采用由企业提供牛奶和面包供餐模式供应早餐。
并由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采购或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供应商,以保证食品安全。
X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在此间表示,媒体对X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存在问题的报道。
对予促进我省实施好这一惠民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此前,学生因营养问题发端于N县,被媒体广为报道,对推动国家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积极为X省贫困地区捐赠食堂和餐饮设施,有力地帮助了X省更快更好地改善农村学校学生就餐条件;一些媒体还广泛宣传营养知识,为普及营养知识教育建言献策。
该发言人称,X 省现已筹措lo亿元专项资金,专门建设农村学校食堂,X省要求全省学校克服困难,因地制宜.确保小学生的3元、初中生的4元营养餐“全部吃进肚子里”。
4.XX年5月,教育部等15个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用一系列配套文件“打包”的形式强化学生营养餐规范管理。
实施细则规定,学生“营养餐”应以肉蛋奶为主要供餐内容.供餐模式应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为确保食品安全,学校负责人应陪餐,餐费自理。
实施细则规定,供餐食品必须符合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营养要求,确保食品新鲜安全。
供餐食品特别是加餐应以提供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为主,不得以保健品、含乳饮料等替代。
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
目前学校食堂供餐是营养改善计划的主要供餐模式,同时也是现阶段的模式,既便于学校管理,又可以相对控制食品安全,有利于让学生吃得“放心”,有助于实现营养补助“全部吃到学生嘴里”。
为此,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并重点向国家试点地区倾斜;同时要求各地应统筹制定学校食堂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
在配套文件中还有一个食品安全保障管理办法。
该办法提出,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餐费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