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高考作文新题型指导之新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条条道路通罗马
城口中学:杨时利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 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 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 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 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 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1、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基本符合题意) 2、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符合题意) 3、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 一条羊肠小道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 尚正在担水 (有新意)
立意
勇敢与挑战困难的心值得肯定
立意:要有敢于挑战自我的决心与勇气
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拼命追求理想
选择——确定最佳立意
找角度尽量多找,但并非找出的所有 角度都能立意成文。但从应考的实际来讲, 还是要以扣紧材料的中心意义或者选择最 能显示材料中心意义的角度立意为最佳。 正确的,立意稳妥而不致偏离中心; 新颖的,有别于俗论而能吸引读者;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
材料2: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完成立意。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 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 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 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 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 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 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 的诞生。
材料分析:
(1)洛伦兹—— 那是经典,不容置疑。 (2)爱因斯坦—— 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
立意
洛伦兹:迷信权威,可能与成功擦肩而过 小试牛刀: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 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 道:“下一个。”
材料分析:
有人问巴西球员贝利:“你最满 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 “下一个。” 立意:1、永不满足
材料1:
(哲理诗)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立意。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审题过程:
“为什么”——分析材料 透明的露珠因为不同的位置产生的不同的色彩; 因为折射不同颜色而产生不同形象; 立意:① 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认识 (事物……) ② 位置与形象(角色/价值) 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
再接再厉
2、追求是无止境的
小试牛刀:
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 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 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 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 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 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 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 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 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 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审清题了没有?
审题误区: 审题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写感受;审题不是任意 地找一个词或一句话,写故事。
注意:材料作文的审题忌一步到位,还没有
读懂材料,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就写,往往偏 离题意,审题应注意方法。
材 料 类 型
故事型:包括梗概故事和片断故事、 寓言故事 、漫画
论说型:包括名言警句、哲理语段、 议论片段 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诗歌型: 哲理小诗、抒情短诗等
材料分析:
中心事件:乌鸦学老鹰捕羊,被牧羊人捉获。
1、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鸟。” 情感倾向
批评,否定
立意
①、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脚踏实地,不
能盲目效仿他人,亦步亦趋。 ②、缺乏自知,盲目模仿,只能使自己陷 于困境。
2、牧羊人的孩子 “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啊!”
情感倾向
欣赏、肯定
立意的要求
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 正确,能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所蕴含的 意义;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 即切题。
深刻 集中 新颖
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示问题产生 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能充 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人新的启迪、 新的联想
巩固练习: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 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意义深 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选择一个角度,进行立意。
水无常形器有形 文无定式思有式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谢谢大家!
方法一:由果溯因法,即分析“为什么”。
小试牛刀: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 “吾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 “乡人皆恶吾鸣,以故东徙。”鸠曰: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 之声。”
构思提示:
结果 原因 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它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能更鸣)
立意 : 1、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治标不如治本。 2、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 的方法。 3、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