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计发办法一、养老金计发办法的简介建国后我国养老金计发办法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90年代初期,按照职工工作年限的长短对档案工资封定一定比例,确定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养老金由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和各种补贴组成。
其间养老金计发办法经历了制度创建、遭到破坏、制度恢复三个阶段。
此阶段计发办法呈现以下特点:与计划经济模式相适应;体现不出权利义务对等关系;职工不缴纳保险费;养老金以职工档案工资为基数。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初期至今,基本养老金按照职工平均工资、缴费年限以及缴费水平确定基本养老金。
其间养老金计发办法经历了90年代初期试点阶段、1997年统一全国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及2005年国家对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进一步修订完善。
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文件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国发[1997]26号文件设计的新人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为60%左右,计发政策为: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或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
此阶段养老金计发办法呈现以下特点:与市场经济模式相适应;与职工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挂钩;体现权利义务对等关系;养老金由职工个人、企业、国家三方负担。
国发[1997]26号文件养老金计发办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年限与实际领取年限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退休人员退休后一般要生活25年以上,按这种计发办法个人账户储存额领取10年后就没有钱了。
因此,这种不够合理的办法应当改变。
刚刚颁布的国发[2005]38号文是在国发[1997]26号文件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修订。
这种模式在按照缴费年限以及缴费水平确定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参保人员多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就多发一个百分点。
同时,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退休年龄的大小确定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参保人员的缴费积极性,更加体现出“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一种激励约束机制。
二、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我省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意,结合山东实际,制定了山东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政发[2006]92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执行省政府鲁政发[2006] 92号文件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劳社[2006]51号)的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我省实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为使按•实施办法‣规定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与按鲁政发[1997]109号文规定的计发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的基本养老金平稳衔接,自2006年1月1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即按新办法执行。
1、•实施办法‣实施前养老金计发办法2005年底以前退休或应该退休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仍然按照鲁政发…1997‟109号文的相关规定办理退休。
2、过渡期内养老金计发办法根据•实施意见‣的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并设立五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原办法计算数额的,予以补齐;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原办法计算数额的,高出部分按比例予以封顶。
即: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10%;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50%;2009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10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11年及以后退休的,完全按新办法执行。
(1)原办法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按原办法的规定基本养老金由四部分构成,即: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
<1>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含视同,下同)累计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的,月标准为省或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过渡期内,按原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时职工平均工资要封定在2005年,即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人员,按原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时用到的职工平均工资均为2005年的,且只能用职工平均工资,不能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
<3>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按职工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4%。
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帐改革前缴费年限×1.4%。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按原办法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时职工平均工资要封定在2005年,即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人员,按原办法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时用到的职工平均工资均为2005年的,且只能用职工平均工资,不能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4>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调节金的标准,原行业统筹企业缴费年限满15年的,正常退休过渡性调节金为150元,其他情况的130元。
(2)新办法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按新办法规定的基本养老金也由四部分构成:即: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
<1>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退休时上年度省或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上不封顶。
计算公式:基础性养老金=2)(均缴费工资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务院的规定执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见附件)。
对退休(退职)年龄不满整年的余数按1整年计算。
对不满40周岁退职的人员,在国家作出统一规定前,暂按40周岁确定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按职工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
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帐改革前缴费年限×1.3%。
这里在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时用到的平均工资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4>过渡性调节金:过渡性调节金和上述提到的原办法的标准一样。
但在过渡期内,按新办法计算过渡性调节金时,在原办法标准的基础上应逐年冲减,直至取消。
即:2006年退休的,发给90%;2007年退休的,发给70%;2008年退休的,发给50%;2009年退休的,发给30%;2010年退休的,发给10%;2011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3)过渡期内退休的注意事项<1>关于职工平均工资问题自2005年起,省劳动厅和财政厅在公布职工平均工资时,用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职工平均工资两项指标,我们在计算退休待遇时要区分这两项指标的不同。
对于选择省直管企业平均工资的企业,05年没有在岗工资和职工工资的区别。
对于选择省或市平均工资的企业,在过渡期内,计算基础养老金和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用到职工平均工资时,原办法以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并且封定在2005年的职工平均工资不再变动;按新办法要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准。
无论新办法还是原办法,2005年底以前的指数仍按本人缴费工资除以当年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2006年1月1日以后的指数(也就是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按本人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2>为适当弥补原办法封定职工平均工资造成的损失,过渡期内,按新办法和原办法对比计算养老金时,2007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按原办法计算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之和相应提高5%。
<3>关于特殊工种、病退、破产等提前退休的规定在过渡期内,按照原办法办理病退、破产等提前退休的人员,要按照鲁劳社函…2001‟52号文的规定,每提前一年扣减2%,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1-2%⨯提前退休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并且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要给予相应的工龄折算,并按规定将折算年限计入退休待遇;按照新办法办理病退、破产等提前退休的人员,不再扣减2%的待遇,并且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也不再折算。
<4>缴费满10年不满15年的退休办法对于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人员,在过渡期内退休的,仍可按照鲁政发[1997]109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涉及的职工平均工资改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缴费工资指数亦按鲁劳社[2006]51号文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类人员不存在原办法和新办法对比的情况。
3、过渡期结束后养老金计发办法(1)对于鲁政发[1997]109号实施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五年过渡期结束以后,缴费年限满15年的人员,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退休时上年度省或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务院的规定执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见附件)。
(2)对于鲁政发[1997]109号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五年过渡期结束以后,缴费年限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上述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剂金的标准为职工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
并取消过渡性调剂金。
(3)过渡期结束后,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按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次付清。
4、其他政策规定(1)关于退职的有关规定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月发给退职生活费。
具体标准为:以退职时上年度省或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同时发给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
其中,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按鲁劳社[2001]29号文件规定的120元调节金继续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