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_中考作文

200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_中考作文

2009年浙江宁波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纵观2009年浙江省中考作文,几乎是命题作文的天下。

杭州卷命题作文“被自己感动”,丽水卷命题作文“谢谢你,为我助跑”,绍兴卷命题作文“你我走过的日子”,温州卷命题作文“从那一刻开始”,嘉兴卷命题作文“不走寻常路”,湖州卷命题作文“我的行囊”,义乌卷命题作文“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台州卷命题作文“取暖”,只有金华卷是半命题作文“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这些作文题目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实际,充分关注考生的心灵成长。

这也体现“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这个理念。

考生需要经常关注社会热点,广泛适当关注地域文化,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我心诉我情”这样的理想作文境界。

2009年宁波市语文中考作文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题目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从内容来看,这个题目本色质朴,指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挖掘不平凡的写作素材,留心观察并感受身边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性格品行、兴趣爱好、轶闻逸事等,注重考察学生的生命感悟,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精神成长历程,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评判标准去审视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这道考题可以在人教版教材中找到相仿的范文,例如《背影》、《信客》、《老王》、《藤野先生》、《我的母亲》、《阿长与》等,对记人的文章,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从形式来看,学生写一个人起点低,但要写出真情实感的高质量的作文来,实属不易。

首先,审题限制较鲜明。

学生必须抓住关键词“谁”、“这个人”、“人”。

本文可以写历史名人与现实生活中的偶像;可以写文学形象或生活中的三教九流;可以赞美你身边熟悉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亲戚、邻居,也可以吟颂擦肩而过、一面之交的陌生人。

“最大”意为“深切”,表明程度之深,因此要写出真情实感,这是从情感价值观角度考查这篇作文的一把尺子。

此题人文关怀更显本色,更有利于学业考试考查学生语文素养。

从考场学生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对写人的记叙文还是得心应手,但也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1.因生活圈狭窄而导致学生选材平庸老套。

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狭窄的空间中,没有更多精彩的外面世界,所以学生取材面小,大多写父母、爷爷奶奶、老师之类的,选的事例也大多生病来服侍、雨中送伞、补课辅导等。

如果避开这类通俗题材,另辟蹊径,标新立异,选一些大家熟悉但容易忽视的题材,如下文例举的三个例子:民工、同学、书中读到的人物。

2.因生活节奏加快而忽视生活的感悟。

学生生活片断零乱,只叙事,只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一下,但没有感情的融入,没有生活的感悟,全文平淡,缺乏一定的深度。

例如有位同学写幼儿园老师:记得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在巴黎的一次诺贝尔获奖者聚会上,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获奖者时说道:“请问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对你影响最大?”那位获奖者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三个字,那就是幼儿园。

这不仅让我回想起了十多年前的她。

在那里,她教会了我很多。

作为我的启蒙老师,至今我仍十分感激她。

小时候学会的那些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

小时候,在我摔倒时,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不是上前扶起我,却是对我说:“从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爬起。

”当时的我还不能领悟它的深层含义。

如今它却成了我最真挚的朋友。

是她,教会了我要学会坚强。

要学会勇敢。

这三段中泛泛而谈而谈,没有抓住老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等细节,没有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因而读者光凭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议论,无法对激起对这位幼儿园老师的情感受共鸣。

这样的文章往往被视为无病呻吟之作,但同学们感到自己很冤,原因是没有抓住动情点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3.因观察马虎而忽视了生活的细节。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动乃辞发。

而情动之处往往需要细腻地去表现,否则就无法打动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的认识,再有理性的感悟。

所以生活细节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捕捉,否则笼统空泛地记叙,往往流于平庸。

常言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吸取教训,提炼出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以便下次作文写得更出色。

现附几篇不同题材的中考满分作文,并附上评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议一议,这些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我要向他们学习取经的;哪些地方写得还不够,我觉得换一种写法或表述更好。

1.写民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灯,城市的尽头,只有低矮的棚户区。

那里居住着那么一群人,城里人称他们为——民工。

然而他,只是他们中很普通的一员,却带给了我感动,影响着我,给了我别样的感悟。

一个如往常一样的早晨,母亲的同事新买了一架钢琴,朋友去了一大堆,还包括我。

他们讨论着怎样把这架钢琴抬上去。

原理说了一大堆。

到了最后,只剩下两种声音,一种是喘气声,另一种声音是这样的:“要不去**路上找个民工来?”“**路上有本市的劳动力市场,自然,那里的民工也是最多的。

他们大多衣衫破旧,双颊干瘦,他们用自己的力气换取城里人的一点零钱,以及他们的生命的希望。

就在我,母亲与其同事向他们走去的时候,机会来了。

他们的目光整齐地齐刷刷地望来,轰然而喧嚣。

淹没了城市的繁华。

可最后,只有他,成了他们口中赚钱的对象。

他很瘦,也很干练。

仿佛一根弦并能绷响。

身上有浓浓的汗臭味与劣质香烟的烟味。

到了地方,在“大师“们的注视下,他赶紧干活。

他很卑微,不敢看旁人的目光,怕做错了什么。

我在一旁观看着,蓦地心中一紧。

他干练地从袋中拿出麻绳,三下五除二把钢琴捆了起来,然后便要搬,我们赶紧去帮忙。

只有几个最简单的动作,最简单的吆喝,钢琴便被抬了起来。

在众人的帮助下,在主人的叮咛声中,钢琴被抬上了楼,不碰不碰,完好无瑕。

干完了活,他上前接钱,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我突然有了些许感触。

他生活得很卑微,很渺小,为了生存而拼搏,卑躬屈膝地活着。

每天,早出晚归,干着繁重的体力活,用汗水去“撑生活”。

正是有了他,以及千万个和他一样的恶人,城市才有了汗味的亲切,劳作的快乐。

那么,我呢?和他们那艰难的生活相比,我又算得了什么?无非是使生活单调而已。

我的焦虑,我每夜的“熊猫眼”又如何呢?生活是一个艰涩的历程,生命的长河中没有什么近不近,只要我拥有了他的坚忍与毅力,执着的为生活而奋斗下去。

我开始相信成长路上,因为是必经的一站……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坚信:为生活而奋斗。

忘不了他,这个影响了我生命的他,你教会了我生命的真谛。

点评:一个素不相识的民工,一个给我家搬钢琴的短工,一个用用汗水去“撑生活”的普通劳动者,竟然是对我产生巨大的思想影响(震撼)的一个人。

这篇文章选材独出心裁,把视角投向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这也八年级上第二单元以普通人为主题的教学相吻合,学学《老王》,学学《信客》,学学《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就会深深地感受到小作者所具有的人文精神。

文章语言洗练,观察细节入丝入理,如第七段中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都似大手笔一般点到即止,让人回味无穷。

2.写同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一日同窗便是缘。

而同窗三载,又一直与我同桌从未改变,这可是多深的缘啊。

都说光阴似水,似水般匆匆的光阴里有他的笑意盎然也足够阳光。

他——我的同桌,在这三年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使我得以拥有如今的自信与笑脸。

九月,从来都是混杂着初秋的惆怅和夏末的余温。

既有眷恋与忐忑不安,又有欢乐与不已的兴奋。

一开始,没有一拍即合或者热火朝天。

我们只是按班主任的安排坐到一起。

我沉浸在与旧友重逢的欣喜中,对他只有显得拘谨又简单的自我介绍。

而他也只是安静地坐着,礼礼貌貌,低调得很。

我尚还不知道他的“传奇”,只是那工整认真的、一丝不苟的作业实在让我又惊诧又敬佩。

他的光芒在随后的日子里一点一点绽放。

我以前从来都不会想到,其貌不扬的同桌竟然如此优秀——敏捷的思维,优美的文笔,既有演讲台前的慷慨激昂,又有在运动场上的奋力拼杀。

我被震撼到了,除了心服口服别无他法。

内心也生出那么一点点斗志:他可以,为什么我就不可以?于是我不再每日晃晃悠悠无所事事,也会学着他在语文课上大声朗诵,或者在历史可上奋笔疾书。

除此之外,影响我的还有他的笑。

熟悉之后,我发现他竟然也是如此悠闲风趣的家伙。

他懂得从哪里找快乐,或者自己制造快乐。

处得久了,这快乐自然也传染给了我。

原来,我也能学会认真和自信。

和我同桌的他一天天变得更厉害,与他同桌的我也一日日地成长蜕变。

我们早已熟稔彼此的一举一动,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都与他相似起来。

他说:“我觉得你真是最好的同桌。

”我回应说我觉得他也是。

或许因为我们影响了彼此吧?至少,因有他做同桌,我才不敢于沉迷其它甚至荒废学业。

他总有些时候让我知道,怎样做正确的事,英国做些什么来改变。

无疑是在这满是繁华的青春岁月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点评:这篇文章紧扣“影响”两字,根据“相识——相知——相敬”的顺序来叙写同桌对他的影响,随着他们相处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越来越优秀的同桌和一个在同桌影响下也越来越优秀的作者。

用这样的递进顺序来结构文章、组织内容、凸显影响的在这次考场作文中相当少见。

此外,作者老道而精炼的语言也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番。

3.写书中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他的双脚生动了大唐的山水,他的笔调摇撼了兴盛的时代。

——题记不知是在何时遇上这位洒脱豪迈的游侠,也许是通过这幼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佳作,也许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情深义重,“诗仙”李白总能带给我“惊艳”的感觉,他的不羁与洒脱更是影响了我,照亮了我的灵魂。

翻开历史的瑰丽画卷,一派山清水秀,一派悠久凝重全在于此。

而这位游侠的脚步却从未停息。

哪里是他的家,山水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出生于大漠。

说李白的洒脱奔放来自于哪里?恐怕便要归结他的出生。

本生于书香门第的他随家人迁入了西域大漠,浪漫的西域风情与豪迈的沙漠在此孕育了一个灵魂。

但是,他没有在家乡做太多的滞留,他多情,他豪放,他勇敢,于是,他离开家乡踏上了自己心灵的旅途。

是啊,生活在别处,也许,若干年后,我也将踏上我的寻索之旅。

入世于朝廷。

大唐的秀丽江山吸引了这位游侠的目光,他便去了。

满腹文采的他成了皇上的陪读。

可是,不畏皇权,崇尚自由的他只是希望走自己的路。

他的自信使其在人生低潮仍发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诗句,这都影响了我的人生,以至于我在遭遇挫折时,想到这位千百年前的诗人,困难便迎刃而解了。

抱月于水中,吟着“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诗句,不知是否是与月亮结缘太深,一杯酒罢,便携了衣被,跳入水中,抱月而眠。

他的死,都是如此的诗意与洒脱。

不,他也并非是死了,只愿与月相伴,在青云端坐着,看着我们,看着苍生,看着他自己。

李白的心,李白的魂都是属于他自己的。

而我的心,我的魂也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

走字的路,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怀揣自由和洒脱,尽管人生时有不顺,或遇挫折,或遇不幸,但想一想历史上的他也不正是如此,我便有了上路的勇气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