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采购(螺杆泵)技术协议

设备采购(螺杆泵)技术协议

XX工程

螺杆泵采购技术协议书

2011年5月

武汉

页脚内容

XX公司(以下简称需方)和XX泵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方)就XX水处理站项目螺杆泵设备和相应的备品备件、技术资料以及有关的技术服务等供货事宜进行友好协商,双方本着保证工程质量和技术成熟可靠的原则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技术协议(本协议与投标书、投标澄清文件及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总则

1.1本规范用于XX水处理站项目螺杆泵设备的购买合同。它提出了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

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需方在本规范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供方应保证

提供满足本规范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等强制性标准,满足其要求。

1.3技术协议书中供方应提供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

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检验清单及方法给需方。

1.4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供方应保证需方不承担有关设备

专利的一切责任。

1.5供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必须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中国国家标准和

相关标准。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6供方在现场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如差旅费、工具使用及其它相关费用)由供方承担。

1.7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供

需双方共同商定。

1.8本技术协议书作为合同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2. 工程概况

2.1 项目名称

XX工程

2.2 概述

本工程为XX工程,属于全厂公辅工程之一。主要包括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回用水深度处理系统及其供配电、自动化、通风、管道、土建工程等相关配套设施。

本工程需实现全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零排放。

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经全厂生产废水管网收集来的生产废水(含少量雨水),将生产废水处理全部通过预处理后进入深度处理系统,进一步的除盐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经全厂生活污水管网收集来的生活污水,经CASS生化处理后排入生产废水调节池经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不能外排,实现生活污水零排放。

2.3 水质条件

2.3.1 生产废水的组成

全厂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于全厂各单元如炼铁、炼钢、连铸、轧线等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旁滤反洗水以及电缆沟及积水坑排水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油类,盐类等。

2.3.2 生活污水的组成

全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厂区内的浴室、食堂以及卫生间排水,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氨氮、BOD5,COD等。另每天约有1吨焦炉煤气管道排水(含酚氰)需进入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一并处理。

2.3.3 生产废水水质

由于工业废水大多为循环水系统排水,根据给定的工业新水水质,以浓缩倍数2.5来估算工业废水水质,并依据同类型钢厂及设计经验进行修正并充分考虑地表水水质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表2-1 工业新水水质

s/cm

2.4 设计规模及工艺流程

2.4.1 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

设计规模为2.64×104m3/d。

生产废水预处理系统流程:

格栅井生产废水调节池提升泵房高效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回用水池深度处理系统。

2.5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2.5.1 设计规模为2400m3/d。

2.5.2 处理流程

粗格栅井生活污水调节池提升泵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CASS池中间水池生产废水调节池

3. 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

3.1气象条件

项目地点XX

年平均温度7.6℃

最高温度33.2℃

最低温度-32℃

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1.4℃

年最冷月平均气温-14.1℃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7℃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9℃

年平均相对湿度67%

冬季相对湿度81.6%

夏季相对湿度55.6%

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1m/s

冬季年平均风速0.23 m/s

夏季年平均风速0.87m/s

标准风压0.6KN/m2

年平均降水量96.2mm

年平均最大降水量217.5 mm

年平均蒸发量1533.5 mm

6月份蒸发量242.5 mm

1月份蒸发量12mm

基本雪压0.65KN/m2

最大冻土深度0.89m

年平均气压878.4hPa

夏季平均气压873.4 hPa

冬季平均气压883.0 hPa

最大积雪深度24cm(1973年2月28日)历年平均雷暴日数43.2天

历年来最多的一年雷暴日数50天

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3.2抗震设防裂度

抗震设防烈度:7度(初勘资料)

4. 标准和规范

设备制造、试验应符合下列标准和规范: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SO 国际标准组织

·IEC 国际电力技术委员会国际电工组织标准

·UNS 金属与合金的统一数字系统

·DIN 德国工业标准

·AISI,ASTM,ASEM,NEC美国标准

·其它有关标准:如设备产地国的相关标准

5.供货范围及供货要求

5.1具体供货范围

5.1.1 设备供货范围及技术要求

5.1.2消耗品(供方带首次运行需要的消耗品)

5.2供货要求

5.2.1设备本体包括(不限于):

a.泵;

b.配套电机;

c.配套底座、地脚螺栓、垫片等紧固件。

5.2.2所有单螺杆泵在原厂装配,整机(包括泵、电动机、底座等)出厂。

5.2.3供方确保供货范围的完整性,以满足用户安装、运行要求为原则,若在安装、调试、运行中发现

缺项(属供方供货范围)由供方无偿补充。供方进行整体试验,技术总负责由供方完成。供货不包括控制柜、配电柜、和变频柜。

6.技术要求

6.1 设备性能要求

6.1.3 泵的启动:水泵的设计及结构允许电动机在各种运行条件下全电压直接启动。

6.1.4 泵在正常运行范围内不应发生任何异常振动。水泵组的最大振动双振幅极限值符合国家有关标

准。轴承处的振动应符合JB/T8097的规定。噪声规定符合JB/T8098的规定。

6.2 承压零件

6.2.1 泵壳的设计压力大于最高进口压力与泵所能达到的最大压差之和,本项目最高进口压力低于10m

水柱。

6.3 轴承及轴承箱

6.3.1在额定操作条件下,泵滚动轴承采用SKF或NSK轴承,润滑油需推荐通用的油品。

6.3.2 轴承箱应能有效地密封,以防水汽、尘埃及其他杂质的侵入。

6.3.3泵前轴承采用油脂润滑,后轴承齿轮箱油润滑。并满足在连续操作情况下,轴承箱的温度不超过

75℃或环境温度加40℃,以低者为准。

6.3.4 泵在额定工况下无汽蚀运行时,其轴承体处的振动烈度应符合所执行的泵标准中的规定。

6.3.5 轴承设计寿命在额定使用工况下,至少运行25000小时。

6.4 设备对外接口法兰

符合GB/T9119-2000 《平面、突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中RF(系列Ⅱ)法兰标准,若设备对外接口法兰无法按国标法兰供货,供方必须提供其法兰所采用的标准并提供该法兰的尺寸详图。

6.5 底座

6.5.1 底座采用钢材焊接的单件整体结构,电机端带调整螺丝。

6.5.2 底盘上的所有元件都应在底盘边缘以内,不允许伸出.

6.5.3 泵、包括电动机、辅助系统应安装在同一底座上。

6.6 电气部分性能

6.6.1电动机的设计与构造,必须与它所驱动设备的运行条件和维护要求一致。

6.6.2 当频率为额定,且电源电压与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5%时,电动机应能输出额定功率;当电压为额定,且电源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3%时,电动机应能输出额定功率。

6.6.3 电动机应保证在80%额定电压下平稳启动。电动机的破坏扭矩不小于满载扭矩的150%。

6.6.4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不小于电动机所驱动设备长期连续运行所需的能力,其值至少应大于最大的制动功率。

6.6.5电动机启动电流倍数不大于6倍额定电流。

6.6.6 室内电动机防护等级为IP44,室外为IP54,其绝缘等级为F级(温升按B级考核)。

6.6.7 电动机应有固定购买方接地导线的合适装置。额定容量大于75kW的电动机应设有两个接地装置。若采用螺栓连接,在金属垫片或是电动机的底座上,应有足够数量的螺栓保证连接牢固,直径不小于12mm。

6.6.8电动机出线盒的方位,由电机向负载端看,出线盒在左侧。

6.6.9 电动机应能满足在冷态下连续启动不少于二次,热态下连续启动不少于一次。

6.6.10电动机噪声应计入在机组噪声内。

6.6.11 在设计环境温度下,电动机应能承受所有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并要求端电压保持在额定值的100%±10%时,电动机能达到满意的运转性能。

6.7 材料

6.7.1 材料的选择供方合理地选择泵体及附件的材料,并提供主要零部件的材料表。重要零、部件的材

料应向需方提供化验分析报告的副本。

6.7.2 材料:由供方根据运行情况设计。

6.7.3铸件符合JB/T6880.1~JB/T6880.3标准的规定。铸件表面要用合适的方法清理干净。

7. 附表

(1)设备技术性能表:

(2)随机备品备件(保证设备运行1年)

(3)专用工具表 8. 8.1技术文件一般要求

(1) 技术文件分为用于评标的技术文件、合同签定后应提交的技术文件、随设备装运的文件。

(2) 所有技术文件(包括图纸中的说明)均以中文书写,并提交电子版本。文件中涉及的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文件中符号和缩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ISO)。

(3) 文件表述应准确、清晰、完整,文件同所提供货物应一致,其技术指标、技术性能等必须是可靠的、有效的,图纸应有合适的比例,否则需方可以拒收,供方应重新提供文件和负责其所发生的费用。

(4) 供方每次提供的技术文件应保证前后一致性,否则引起的变更费用由供方负责。

(5) 提交文件前,供方应仔细检查文件内容,并由投标签字人逐项签字。由于技术文件的错误所引起的费用由供方负责。

8.2 用于评标的技术文件(格式:中文版,并提交电子版;数量:1正4副)

投标技术文件至少包括:

1.设备技术规范书

2.性能曲线图

3.说明性图纸、样本和描述性文件

3.设备尺寸和重量

4.设备外形图、安装尺寸图

5.接线图、电气原理图

8.3 合同签定后应提交的技术文件(格式:中文版,并提交电子版;数量:1正8副)

(1)供方应负责提供所供设备及设备相关的所有技术文件(包括电气控制原理图和接线图)。

(2)设备说明书及必要的图纸。

(3)满足设备安装要求的技术文件。

(4)对供货范围外但属于工程建设必须且与供货设备直接相连接或关联的设备或安装附件的技术性能要求文件。

(5)有关试验、测试方法的技术文件。

8.4 随设备装运提供的文件(格式:中、英文对照版和电子版;数量:1正8副)

(1) 操作使用说明文件;

(2) 维护保养说明文件。

(3) 设备的技术图纸,外形及结构总图,工作原理图,零件和材料清单、标准。

(4) 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

(5) 装箱单;

设备清单;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易损件(消耗品)清单;

润滑剂、密封脂;

随设备装运的有关技术文件清单。

(6) 质量保证书及售后服务承诺书等。

8.5交付进度

(1) 评标的文件:随投标书一起交付。

(2) 合同签定后应提交的文件:合同签定后5天内提交

(3) 随设备装运的文件:按本标书规定的交货期提交。

9. 专利

供方要承担用于设备的全部专利费用和许可证费用,应保证用户免受涉及专利权或知识产权的损害(包括专利、专利权、专利权税等方面的侵害而产生索赔或法律纠纷)。在设备所要求的支付费用中应包括所有的这类专利费和其它费用。

10. 制造、包装、运输、储存

10.1 计划与进度报告

供方在其标书被接受后的15天内,应向需方送交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说明有关设备的制作、运输、安装、测试等具体日期,包括:

(1)工作进度安排;

(2)制造阶段;

(3)工厂检测;

(4)运输;

(5)现场安装与检测;

(6)设备调试;

(7)运行。

本工作计划制定前,供方应同需方协商,以取得与工程总进度上的一致。供方每月向需方递交2份以统计表形式表示的进度表报告,表明设计、材料定购、制造、检验和交运等各阶段的具体进展状况。这些报告格式统一,表述明白,递交及时。

10.2 包装、运输

10.2.1 一般要求

供方在设备到达XX水处理站现场前7天通知需方,以便于工地安排设备的卸货地点和现场安装。

所供设备启运前必须做防腐防损处理,包括防止虫害、曝晒、雨淋、霜冻、高温、潮湿、盐份和海水等造成的损害。

所有设备的包装必须经得起陆上、海上或航空的运输,能抵抗粗暴的搬运以及在码头等地的露天存放等。供方应对包装的设备负责,保证到达目的地后完整无缺。

供方应负责提供所有的包装、运输及劳务费用。凡危险或易碎品(如精密仪器等)的包装应按国际惯例对待。

供方应随时向需方告知设备运输情况,在运出之后应立即将托运清单和附有工厂测试的合格证和有关证件派专人送交或航寄给需方。

供方应对设备交付的全部运输过程负责,包括搬运、保险、安全措施。运输过程发生的费用由供方负责。

10.2.2 具体要求

包装前所有设备的开口应堵上,以免杂物进入。

法兰、密封、螺栓及其配件应已加工并包装好,备件应可完好保存到使用时。

包装箱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保证运输期间不损坏。每个设备箱至少包括二份详细的装箱单和一份工厂试验合格报告、质量检验证明书、产品合格证、设备运行维修手册,1份交需方,1份在箱内,并同时发给需方复印件一份。

设备的外包装上标明:出厂编号、总共箱数及箱号、发货站或港、到货站港、发货单位、收货单位、出厂或装箱日期以及设备运输、贮存保管要求的国际通用标记。

较大型及较重的设备都要装有便于移动的滑动部件及吊钩,吊钩装与起吊点上,并且在外包装上标明设备重量及重心、起吊点(未拆去外包装)。

设备的接管、法兰表面加以保护,以免损伤。

设备装箱前,所有内部零件及非油漆的零部件表面(不锈钢零件除外)喷涂合适且易于清洗的防锈剂。

10.3 储存

供方制定现场储存条件要求,合同签订25日内书面提交需方。

11.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11.1 供方应在合同生效后1周内提供一份详细的质量计划,标明关键的制造、检验、性能试验步骤及相

关标准依据,经双方共同确认监造方式后供方才可进行生产。

11.2 需方将根据需要,对泵进行出厂前验收工作。无论需方是否参与监造及出厂检验,均不能解除供

方按合同规定应承担的质量保证责任。

11.3 交货验收在需方施工现场进行,供方提供设备详细的装箱清单,需方按装箱清单进行清点验货。

11.4设备性能保证

11.4.1 供方有措施确保产品和服务工作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包括分包合同产品和服务工作。

11.4.2 按本规范书规定保证泵组的下列性能:

额定转速下的流量和扬程

设计点的效率

噪声级:JB/T8098-1999。

振动值:JB/T8097-1999

使用寿命:水泵的使用寿命不少于30年(不包括易损件)

11.4.3 供方应提供下列文件给需方:

(1)主要外购外协件技术协议书(如电机、机械密封、轴承等)

(2)主要外购外协件商务合同(不含价格)

(3)质量检验证书(含出厂试验报告等)

(4)产品合格证

(5)制造完工报告

11.5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11.5.1 材料试验:材料根据标准试验,提供需方非破坏性试验资料。

11.5.2 出厂试验要求

供方在给水设备出厂前应进行工厂检验,以检查其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至少要包括水压试验、性能试验、振动测量、噪声测量、轴承温度测量。工厂检验程度经需方认可后方可进行。

需方和业主代表有权进行厂前检验,了解设备组装、检验、试验和设备包装质量情况,并签字确认。供方应积极配合监造,并及时提供相应的资料。

供方提供材料证明书和工厂试验数据,以证实符合技术规范书和合同的要求。供方在试验前10天通知需方。当需方代表不能按供方通知时间及时到场时,供方工厂的试验工作可正常进行,试验结果有效,但是需方代表有权事后了解和检查试验报告。在需方和业主代表进厂监造期间,供方应提供工作上的方便。

11.5.2.1 水压试验:

在泵壳侧和本体所有管路进行流体静力学的试验,以设计压力的1.25倍为试验压力,时间不小于30

分钟。

11.5.2.2 性能试验

供方按照GB3216标准进行出厂试验,每台泵从最小流量到最大流量间进行常温清水试验。

供方负责制作期间和装运前的必要的试验,并在额定温度下以全速和满负荷条件对泵与配套电机整体进行性能试验,且将试验报告书提交需方。

11.5.2.3 材料试验:

水泵的各种零部件都经过工作检验,以证明其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无缺陷。

11.5.2.4 试验报告:

经证明的试验报告提供需方。报告包括试验安排、仪表及标定数据、试验过程、试验数据及数据结果计算。

性能试验结果绘成曲线。包括总压头、效率、功率及入口净正吸水头、保证性能点、最大运行点及试验水温应标在曲线上。

每个性能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运行转速下的性能试验结果曲线,包括压头、进口压力、最大和最小流量、最大净正吸水头、效率和轴功率试验过程论述,仪表及测量设备的校准,完整试验数据的计算等。

11.5.3 现场试验要求

11.5.3.1 需方在设备完全安装好后,进行性能验收试验,并按验收标准进行。

11.5.3.2 供方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派有关人员现场服务。进行性能验收试验的时候,供方派人到现场

帮助,解决试验暴露的缺陷,直到合格为止。

11.5.3.3 性能验收试验为在现场的水泵试验:包括水泵全流量的流量、扬程、效率、振动(泵组轴承各

方向的振动值应符合JB/T8097的规定)和噪声试验。

11.5.4 水泵作全速试验时,其振动值在国家标准合格的范围内,泵组轴承在各方向的振动值符合

JB/T8097的规定。

11.5.5 由于热膨胀等原因,水泵找平要求由供方在说明书中详细阐明。

12. 油漆

8.1设备的油漆满足规范和标准要求。

8.2保证所用的油漆具有较好的性能。

8.3 油漆颜色由需方要求确定。

13. 标志

设备铭牌上的内容至少应有:

a.名称;

b.主要性能参数(流量、扬程、转速、轴功率、重量)

c.型号或标记;

d.制造日期或生产编号;

e.制造厂名等。

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承包商不能在桥架上增加任何标记。

14. 人员培训

供方应为需方指派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实施系统的培训。培训必须在类似的污水处理厂内,也可在本厂内进行。培训的目的是使受训人员能最有效地管理和操作整个污水处理厂及其设施运行。

培训人员应按不同的层次或等级要求及岗位职责培训人员,供方应作详细的培训计划,并于培训前的20日提交需方确认,获得批准后,即可实施培训。

培训的内容与要求:

14.1 在培训期间,供方应指派技术熟练和称职的技术人员对需方派出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解

释本合同范围内的一切技术问题。

14.2需方应于开始前10天向供方通知有关受培训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专业。最终培

训计划应经双方协商确定。

14.3供方应保证需方的技术人员能对其提出的设备实施岗位培训,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合同设备的

有关技术、操作、检验、修理和维护技能。培训开始前,双方应认真协商培训计划并作实施培训工作安排,培训中供货方应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向受训者详细讲解有关设备技术性能、操作规程和注意事故,并传授认知认会的实践经验,以达到培训的目的要求。

15. 技术服务

15.1 安装监督服务

设备安装将按照需方批准由供方完成的详细施工安装图施工。安装的具体工作由需方负责,而供方应为安装的全过程提供监督服务与技术指导,对设备安装完成状态进行确认,经供方确认安装正确后方可进入下一步调试阶段。如按约定时间供方不能派人现场指导,在设备调试运行中出现的一切设备损坏等事故由供方负责,供方负责维修和更换,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供方承担。

15.2运行调试的监督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