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类
(二)大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芭蕉等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

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三)松、菊、梅、竹(咏物诗的标志)
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四)杨柳、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
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山水田园诗的标志)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风(东风、春风、清风与秋风、西风)月(明月、圆月与残月、缺月)
8.古诗意象另外一类分析
动物类:鸦、杜鹃(子规)、猿、蝉。

多传达凄楚、哀婉之情。

鸿雁、青鸟、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
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鱼——自由,惬意。

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狗、鸡、马、沙鸥。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乌鸦、沙鸥——飘零,伤感。

行为类:
(酒——欢悦,得意与失意,愁苦。

)折柳:多传达惜别、思乡之情。

9.古诗意象的具体分类
一、动物类1、蝉-----悲凉:
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3、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相关。

4、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5、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二、植物类
1、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2、梅: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梅以表达孤高、坚贞的品格。

所以咏梅,更是咏自己。

3、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往往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往往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三、自然现象类
1、明月:思乡思亲
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快的感触。

3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
4、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四、时令节日类
1.中秋:阖家赏月的佳节,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思亲思乡)2.重阳: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思亲。

五、特定地点类
1、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抒发的是离别的伤感。

五、“凭栏”与“倚楼”的意境美
古代文人墨大都爱登高凭眺。

登高临远,天地悠悠,或喜或悲,自然一吐为快,而“凭栏”与“倚楼”也就成为诗人涉猎最多并且写得最有韵味的一种意境。

一凭一倚,虽是两个细小的动作,但那动态、情态和心态委实是大相径庭,很值得品味的。

凭则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倚则
身体重心全凭栏干依托,有娇弱无力之姿,词作家正是着眼于这两个动词,把“凭栏”与“倚楼”写得几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端。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这三种“倚楼”,把人物的凄苦、孤独、盼望与忧怨包容进去了。

与“倚楼”的柔婉不同,“凭栏”则显慷慨激昂、悲壮。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