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歌整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出。
桂枝汤以治表虚,加来此味妙相辅。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太阳未解又复下,气陷于里喘饮发。
桂枝汤入为解表,再加杏朴效可夸。
桂枝附子汤太阳过汗漏漫漫,肢急常愁屈伸难。
尚有尿难又恶风,桂枝加附一枚安。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汤去芍药方,解肌散邪又温阳。
胸阳不足证宜用,胸闷胸满气短良。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加附汤,温阳并同解表良。
胸阳虚弱亦堪治,临床证用在变通。
桂枝新加汤汗后身疼脉沉迟,痛本阴凝气不支。
姜芍人参三味入,桂枝新加建奇功。
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葛根汤葛根汤内麻黄襄,二味加入桂枝汤。
轻可去实因无汗,有汗加葛无麻黄。
大青龙汤表寒里热大青龙,麻桂杏甘姜枣同。
再加石膏除烦热,解表清里有奇功。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建奇功。
桂枝麻黄各半汤面热身痒感虽轻,小汗轻施顾卫营。
麻杏桂芍姜枣草,减之各半定方名。
桂枝二麻黄一汤汗出不彻邪还袭,如疟频来时翕翕。
桂枝汤二一麻黄,表后脉洪为病吉。
桂枝二越婢一汤热多寒少脉微弱,略除寒兮多治热。
桂麻芍膏姜枣草,桂枝越婢善裁度。
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下后心烦又腹满,胃中有热卧不安。
苦寒栀子畅胸膈,枳实消痞厚朴宽。
栀子干姜汤误下阴阳两受伤,干姜栀子合成方。
苦能泄热解烦满,辛以驱寒并复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葛根黄芩黄连汤1 / 12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
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
桂枝甘草汤温煦桂枝甘草汤,虚悸寻源在心阳。
心下悸动按之止,形寒脉弱服之康。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牡汤,虚烦恰因心阳伤。
心悸心烦与汗出,温补安神效显彰。
桂枝救逆汤火劫惊狂卧不安,心悸脉浮阳散乱。
桂枝去芍名救逆,蜀漆龙牡应效验。
桂枝加桂汤桂枝加桂增二两,平冲降逆温心阳。
肾寒气逆上冲胸,便做奔豚又何妨。
苓桂甘枣汤汗后阳虚寒水气,欲作奔豚脐下悸。
苓桂甘枣甘澜水,温通心肾安内意。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自仲景,温阳化饮又健脾。
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平。
朴姜夏草人参汤发汗之后伤脾气,腹犹胀满阻气机。
厚朴生姜夏参草,除胀补虚真效力。
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
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桂枝人参汤桂枝人参术草姜,恶风下利胃痞胀。
太阳中风脾虚寒,解表温中治相当。
干姜附子汤一枚生附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
脉微无表身无热,药力集中急回阳。
茯苓四逆汤烦躁反增汗下后,真阳扰越势难救。
四逆加参重茯苓,症类栀豉须互求。
真武汤真武附苓术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
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康。
甘草干姜汤甘草干姜温中寒,健脾化饮祛痰涎。
肺胃虚寒手足冷,中虚吐血一并蠲。
芍药甘草汤伤寒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此方当。
阴血不足筋挛急,咽干心烦服之康。
芍药甘草附子汤发汗不解发恶寒,阴阳素虚为故源。
附子回阳芍补阴,和调甘草胜灵丹。
炙甘草汤炙甘草参枣地胶,麻仁麦桂姜酒熬。
益气养血温通脉,结代心悸肺痿疗。
加芍去参枣桂姜,加减复脉滋阴饶。
黄连汤黄连汤内用干姜,半夏人参甘草藏。
更用桂枝兼大枣,寒热平调呕痛忘。
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茯苓甘草汤汗多不渴此方求,又治伤寒厥悸忧。
苓桂草姜合成剂,须知水汗共源流。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
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抵当汤大黄三两抵当汤,瘀热在里下焦伤。
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干遂为末共成方。
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大陷胸丸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
项强如痉君须记,八两大黄取急消。
小馅胸汤小馅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
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服之休。
三物小白散巴豆熬黑研当细,只须一分当铭记。
桔贝三分白饮和,寒实结胸细辨医。
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显功还须芩相帮。
心下痞满按之濡,泻热消痞效验彰。
附子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合成方。
汗出恶寒心下痞,泻热消痞兼益阳。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
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生姜泻心汤生姜泻心芩连草,复把半夏人参招。
干姜一两和大枣,辛开苦降水气消。
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配芩连,人参半夏姜枣行。
益气和胃与消痞,中虚得补热也清。
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参甘枣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胃虚痰阻痞嗳康。
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余粮两相托,利在下焦防滑脱。
理中未效此方可,未止还从小便索。
十枣汤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
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瓜蒂散胸中痞硬痰食愁,邪犯胸中冲咽喉。
平分瓜蒂还调豉,稀粥承载邪不留。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桂加苓术,芍药甘草枣生姜。
心下满痛便不利,健脾利水是妙方。
葛根加半夏汤伤寒葛根半夏汤,麻桂芍草大枣姜。
发汗解表兼降逆,恶寒呕吐用之良。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汤用甘芍并,二阳合利加枣烹。
此方遂为治痢祖,后人加味或更名。
再加生姜与半夏,前症兼呕此能平。
单用芍药与甘草,散逆止痛能和营。
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除风湿,生姜大枣甘草同。
身痛转难脉虚涩,祛邪莫忘和中宫。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桂枝去桂加术汤,附姜枣甘合成方。
阳虚痹证偏于湿,脉虚而涩体烦僵。
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主何,骨节烦痛伸不得。
温阳散寒除湿去,煎加术桂起沉疴。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白虎汤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
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
猪苓汤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证自平。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
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吴茱萸汤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
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栀子柏皮汤伤寒栀子柏皮汤,湿热熏蒸肝胆伤。
煎加甘草和中气,清热利湿善退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小豆汤,杏仁大枣生梓姜。
甘草燎水同煎服,风水夹寒及发黄。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桂枝汤)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柴胡加芒硝汤(小柴胡汤+芒硝)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瓜蒌牡蛎芩草帮。
小便不利头汗出,清胆化饮功效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加龙牡用生姜,参桂铅丹苓大黄。
半夏黄芩大枣入,安神泻热并通阳。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中加芍药三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芍汤中加大黄二两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汤附子汤中苓术掺,参芍并治体痛寒。
妊娠宫寒腹痛证,温肾除湿不一般。
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倍用干姜,附子用大者一枚白通汤阳虚戴阳白通汤,葱白附子与干姜。
手足逆冷反面赤,宣通上下解阴阳。
白通加猪胆汁汤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吴茱萸汤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
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四逆散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芍药合成方。
清热育阴交心肾,心烦失眠功效赏。
猪肤汤猪肤汤主咽痛疴,白粉白蜜煎相得。
阴虚微热痛不甚,滋补肺肾妙处多。
甘草汤桔梗汤桔梗汤中如甘草,肺痈咯腥速煎熬。
清热解毒散脓肿,利咽养阴热痛消。
半夏散(半夏汤)少阴咽痛或因寒,桂甘同入半夏散。
辛甘合用通阳气,散寒开结又化痰。
苦酒汤少阴咽痛甚生疮,化痰敛疮苦酒汤。
鸡子去黄夏酒入,蛋壳置于火上方。
桃花汤桃花汤是少阴方,石脂粳米同干姜。
便血暗红利不禁,温中固脱并涩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乌梅丸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
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
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半升,生姜三两白头翁汤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理中丸理中参术草干姜,温中健脾基础方。
中阳不足痛呕逆,丸汤两用暖脾阳。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食入即吐是何因,胃热脾虚两相拼。
温脾干姜人参共,清胃黄连与黄芩。
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用芩归,天冬桂苓草姜随。
石膏白术芍知母,清热养阴用葳蕤。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
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
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散,瓜蒌商路根。
蜀漆葶苈子,捣末海藻均。
枳实栀子豉汤金匮要略方痉湿暍病大承气汤瓜蒌桂枝汤金匮瓜蒌桂枝汤,白芍甘草枣生姜。
项背强直成柔痉,解肌驱邪舒筋良。
葛根汤葛根汤中麻桂枝,芍药炙草枣姜施。
表实无汗作刚痉,身痛项强兼可治。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中加白术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芪汤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加枣姜。
益气祛风行水法,表虚风水风湿康。
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除风湿,生姜大枣甘草同。
身痛转难脉虚涩,祛邪莫忘和中宫。
白术附子汤白术附子温经寒,姜枣炙草一同煎。
风湿相搏体疼痛,健脾燥湿此方先。
甘草附子汤白虎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散百合狐惑阴阳毒百合知母汤滑石代赭汤百合加滑石代赭百合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瓜蒌牡蛎散百合滑石散甘草泻心汤苦参汤雄黄熏方赤小豆当归散升麻鳖甲汤解毒升麻鳖甲汤,当归蜀椒草雄黄。
咽痛面斑疫温毒,凉血利咽此方良。
疟病鳖甲煎丸活血化瘀鳖甲煎,蜂巢蜣妇虫射干。
桃硝芩草丹紫桂,参夏姜黄柴芍添。
再加石苇胶麦朴,疟母日久癖在胁。
腹痛消瘦女经止,化痰软坚服之痊。
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加桂枝蜀漆散云母龙骨蜀漆散,截疟扶阳兼化痰。
寒多热少时发作,身痛无汗脉弦滑。
中风历节病无头汤寒湿痹症无头汤,黄芪草芍配麻黄。
益气蠲痹通关节,专除少气寒湿僵。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术附姜防草麻黄。
关节疼痛头晕眩,祛风除湿能通阳。
血痹虚劳病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四肢麻木面无华,温经通阳此方良。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加黄芪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大黄丸大黄蛰虫芩草芍,水蛭虻虫漆蛴桃。
莫忘杏地活络血,虚劳羸瘦腹满消。
薯蓣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葶苈大枣泻肺汤,行水下气清痰良。
肺痈胸满脓将成,支饮痰喘胸膈胀。
桔梗汤甘草干姜汤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味辛夏,姜枣紫菀款冬花。
表轻里重喉喘鸣,宣肺下气效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