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古诗文 (共3题;共40分)1. (16.0分) (2017八上·鄂州期中)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
(3) ________,江入大荒流。
(4) 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窥谷忘反。
(5)《庭中有奇树》中“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
(6)《龟虽寿》中借骏马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名句是“________,志在千里。
”(7)《赠从弟》(其二)中借松柏明志向之坚贞的句子是“________,松柏有本性。
”(8)《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深化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12分)(2011·南平)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各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雾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各组划线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古仁人之心属予作文以记之B . 不以物喜醒能述以文者C . 先天下之忧而忧云归而岩穴暝D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如土石何(2)解释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百废具兴________②春和景明________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3)翻译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请从内容、结构说说第⑤段的作用。
3. (12分)(2011·襄阳)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淡笑有鸿儒________②花之隐逸者也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 . 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 . 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 . 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________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现代文(38分) (共2题;共38分)4. (19.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衣有年轮① 穿在身上的服装,不仅关系到人的健康,也影响到地球的安危。
关心你自己的“衣年轮”。
让自己的衣服变成“低碳衣”,是你拯救地球的一个机会。
不管是出于万米地下,还是长自田间山头,衣服的原材料往往会影响到穿者的健康水平与地球的安全状况。
② 以皮革为例,在对动物皮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
为了增加柔软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鞣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鞣制,产生含铬的废料。
除此之外,皮革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鞣制后不再能被生物降解,对环境也有极大危害。
③纯粹,绝不等同于环保。
近年来大受追捧的纯棉,就远没有这个词本身看来的那样清洁舒适。
在棉花种植、造布、制衣、运输、使用的各个阶段,都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
纯棉,距离真正的低碳衣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④在现有的低碳衣概念中,循环再生仍是关键。
但在传统的再生产品中,一直存在品质劣化问题,再生品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最后只能变成垃圾焚烧或填埋。
⑤衣服有自己的生命线。
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从原材料生成开始,到对其进行废弃处置为止的全生命周期。
低碳衣只是所有环节中环保的基础。
在制造、运输、使用及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消耗,并产生碳的排放。
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把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组成“衣年轮”,来判断个人对服装的使用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
就像从树的年轮可以看出它的年龄和状况一样,衣服也有自己的年轮,用来稳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
⑥每个衣服的材质、每个人的使用方式和回收与否,都会影响到衣年轮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碳排放的量。
⑦英国环境资源管理公司计算过一件约400克的100%绦纶裤子在其“一生”中消耗的能量。
该裤子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运到英国销售。
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经历了92次洗涤,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烘干机烘干后,平均花2分钟熨烫。
这样算来,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CO2,相当于裤子本身重量的117倍。
⑧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按腈纶衣服的能耗标准,每吨衣服产生5吨标准煤计算,则少买一件0.5千克的衣服能够减少5.7千克CO2。
可见,少买新衣、多穿旧衣、少用洗衣机这样的低碳着装行为也非常重要。
⑨以自然界的草木藤蔓、动物皮毛来遮羞取暖的时代早已结束。
现代人类的服装选择更多是基于审美的需要。
风尚的瞬息万变,加快了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造成了更多的闲置。
衣橱中沉睡的衣服,意味着更多的服装消耗,和更多的碳排放,从而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
其实,不光衣有年轮,时尚也有轮回。
“过时”不过是不正确认识带来的产物。
(1)文章第①②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依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给“衣年轮”下定义。
(3)文章标题“衣有年轮”好在哪里?5. (19.0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小题。
渡向大海黎衍俊初识渡船,是在一个初冬。
我有急事到乡下找人帮忙,抄捷径,途中得渡江。
初次路过,人生地不熟,面对横亘的江水,心里着急。
经路人指点,我到江边小平台上挥挥手,一只小船便从对岸箭般漂了过来。
艄公察出我的心情,礼貌地对我说:“大哥别急,小心点,渡船载你过江,很快的。
”听到体己语,看着满头大汗的艄公,我心中充满感激。
坐在渡船上,我打量艄公:中等个子,留着短发,面上常带微笑,一身憨厚;穿着短裤,光着膀子,系着腰带,皮肤黝黑得油光可鉴,肌肉壮实如健美运动员。
摇桨动作有劲而有节奏,好像在为吹着的口哨打拍。
船儿伴着口哨的优美旋律,在江上漂荡……上岸时,我问:“多少钱?”艄公说:“随意吧。
”我来不及细问,只按艄公的指点往船头的小箩筐中丢点钱,急急忙忙地离开渡船,也忘记感谢一声。
回来后,我发现渡船在我的脑海里已挥之不去。
常梦到,群山之间那段美丽的江面上来回漂荡的一叶小舟。
一年夏季,我又到渡头来。
夜里,江面凉风习习,萤火点点,渡船上,我和艄公长聊。
“你几岁摆渡的?”“十五岁,是接班。
”他说,父亲是这里的摆渡人,始于新中国成立前,从竹排到拥有木船已是几十年。
一次晚上摆渡,山洪暴发,渡船颠簸,客人不慎坠入江中,父亲水性很好,但因年老,体力不支,推起客人后已无力上岸,被狂洪卷走了。
自己读书成绩很好,曾想靠读书另寻出路,但父亲早去,要维持家计,只好弃学接班。
“可以排班摆渡,能轻松一些。
”我建议。
“客人赶路难啊,不能耽误他们。
”当我问到为什么不定价时,他笑笑说:“不定价,不讲价,给就领,多少随意,风雨昼夜都一样。
”他补充一句:“这是家规。
”“你今年多大了?孩子呢?”“五十了。
摆渡忙,没时间,姑娘找上门的时候我都四十啦。
现在有两个孩子,大孩十岁。
”艄公和我讲了一宵,讲的都是蓝天白云,清风摇曳,月朗星稀,夜鹤声声,都是寒冬送客时的愉悦,烈日摆渡时的欢欣,急人所急时的快乐,看到客人远去时的幸福。
此后又多年没再见渡船,再到渡头,艄公不在。
渡船已静卧于沙滩一隅。
此时,南方的深秋,江水绿如蓝,层层山岭依然苍翠,看不出秋意。
江边上,芒花开得正旺,几枝斜入水面,花枝上一鱼翠全神贯注地搜寻着水底,不理会我。
江边木屋废墟中站着的雀子,默默地注视着我,兜一圈僻静和寂寞给我,使我坐在渡船上,思绪浮泛,难以平静——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向我涌来……我打量渡船,从船头到船尾,从船舷到船底,发现那斑驳的船体一直有人养护,油刷不久,而且对船体内那双深陷的足印,刷得特别新。
船头下两块底板也已换新,好像老人口中重镶上两颗牙。
船体外,薄薄的青苔,增添了船的沧桑和硬朗。
看得出来,有人总是惦记着渡船,想让它长留人间。
在我思绪飞驰之时,一只黄狗跳上船来,开始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并向船的四周走了一圈,像在“检查”船体是否“受伤害”。
后来靠近我,闻了一闻,便摇起尾巴来,好似已认定我是它久别重逢的“朋友”。
它的“亲切与善良”,令我感动。
我从行囊中拿出一个面包,撕了一半给它,它不客气地吃掉了,然后在我对面坐下来,也不贪图我手中的另一半,显得十分满足。
我想起了,几年前和我在这沙滩上踢球玩的那只狗崽儿,就是它。
狗来了,主人呢?我猛然省起,抬头四望。
看到白云飘飘,江水滔滔,不远处,大桥已横卧,车水马龙……艄公在哪?来了吗?此时,不远处一位少年向江边走来。
黄狗马上跑了过去,和他亲热着。
我肯定这是狗的主人。
于是,我问:“这是你爸爸的吗?”他回答:“嗯。
叔叔,你找他吗?”“我们是老朋友,几年不见了,很想念他。
”“他到外面打工了,过年才回来。
你留个电话吧,叫他打电话给你。
”“你会常到这里来吗?”“嗯,爸爸说过,要常来看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