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分结构、类型、组网与维护知识基础

室分结构、类型、组网与维护知识基础


3.3.2 布线规范
• 布线的固定间距应参照有关规范,一般 固定点之间的间距不得大于2米,不得 出现线缆掉落在吊顶上的现象;
• 馈线尽量在天花吊顶中布放,并用 扎带牢固固定,必须注意不得将馈 线绑扎在消防管道和风道上,未在 吊顶和线槽内布放的馈线必须采用 PVC管或金属软管保护,转弯处可 用波纹管或金属软管保护,连接处 必须用胶布绑扎处理;
过渡页
目录 C o n t e n t s
一、室分系统结构&类型 二、室分系统融合组网
三、室分系统施工规范
四、室分系统维护排障
3.1.1有源设备安装规范
• 有源设备,即有源分布系 统的主机单元、远端单元 等设备,安装必须符合设 计文件(方案)的要求, 安装时应用安装件(机架 )进行固定,并且垂直、 牢固,安装位置如有更改 需做好变更记录。
• 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方案的 规定,并尽量安装在天花吊顶的中 央,以保持美观,如实际位置有更 改须做好变更记录;
• 若为挂墙式天线,必须牢固的安装 在墙上,保证天线垂直美观,不破 坏室内整体环境;
3.5 电源规范
• 1.主机电源不能用插头接电,必须 直接接在空气开关上,主机输入交 流电的电源线必须火线、零线相对 应,不能反接;
• 由于选型不准确,导致达不 到最佳覆盖效果
• 在一些综合性场景选型一刀 切,导致预算较高
• 室分系统故障定位不准确, 费时费力
课程目标
培训对象:区域经理、项目经理、项目主管、维护经理、维护主管 课程目标: 1、了解室分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了解室分系统的分类类型及每种类型的主要特点 3、 室分系统融合组网(重点:掌握面对不同场景应如何选型) 4、 室分的故障现象、如何分析原因、如何排障(重点:面对不同故障现象应如何分析原因)
3.1.2有源设备安装规范
• 设备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 散热需要,设备安装位置不得影响 所有线缆的布放,并确保无强电、 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 安装要考虑美观方面的要求,设备 四周须有足够的空间以便维护;
• 对于背部散热的主设备,不能贴墙 固定,必须用支架固定,保持与墙 壁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散热。
复习:常用的室分系统类型有哪些?
DAS 传统室分 MDAS 光分 光纤分布系统
漏缆室分 泄露电缆室分 新型数字化室分 lampsite
各类型室分的优势与劣势 分别是什么?
低成本,但维护难度高 比DAS容量大,较易于维护 仅适用于隧道等狭长地形,成本较高 容量大,易于维护,但成本高
由点到面:通过综合各类型的优势完成融合组网
目录
目录 C o n t e n t s
一、室分系统结构&类型 二、室分系统融合组网
三、室分系统施工规范
四、室分系统维护排障
1.1 室内覆盖的定义
• 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解决方案,目前在移 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利用室外和室内相结合的覆盖方式,从而保证室内区域 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 馈线的连接头都必须牢固安装,接 触良好,一般应采用电工专用绝缘 胶布做好防水密封处理,室外部分 必须采用专用防水胶布或硅胶做好 严格的防水密封处理;
3.4 天线安装规范
• 若为吸顶式天线,应固定安装在天花 板或吊顶下,保持天线水平美观,不 得倾斜,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如吊顶为石膏或木质结构,天线可安 装在吊顶内,但须对天线进行加固, 可做支架予以固定,但不得将天线绑 扎在消防等管道上,更不能任意摆放 在天花吊顶内;
类型
全向天线
天线
外观举例 棒状全向天线 定向板状天线
八木天线
其他
衰减器
负载
连接头
过渡页
目录 C o n t e n t s
一、室分系统结构&类型 二、室分系统融合组网
三、室分系统施工规范
四、室分系统维护排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 融合组网的概念
建设集约化室内分布系统,其整体目标是建设低成本、高质量、高回报的室分系统。
• 新型数字化室分由于整个小区内都 是核心设备:PRRU,更换起来就 得大动干戈了。
2.2.5 新型数字化室分+传统室分的融合组网之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方案
• 在面对来自多家运营商的用户请求
服务时,新型数字化室分需要在每 一个节点安装各家运营商的PRRU, 在成本和空间上形成资源浪费,各 运营商间你争我抢。
2.2.1新型数字化室分+传统室分的融合组网简介
新型数字化室分+传统室分的融合介绍
新型数字化室分:新一代室内覆盖的主力军。在机场 、火车站等大容量需求场景,它可以通过小区分裂提 高室内区域的系统容量。在写字楼、宾馆、商超等中 等容量需求场景,又可以通过小区合并,达到即保证 覆盖质量,又降低小区间干扰的效果。
区域。 ✓ 适用场景:主要用于大型住宅小区、学校校园、大型商业 区、 公园等场景。
广域 覆盖层
深度 覆盖层
容量 覆盖层

宏站覆盖层

杆站覆盖层
微站覆盖层


室分覆盖层
微杆
站站
宏微一体、室内外协同方案
高低互补方案
2.5 基于场景的综合组网方案
基于场景、功能区特征、客户诉求,采用传统室分、漏缆分布、楼间对打、有源室分等室 内外结合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方案 ,降低建设成本,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综合解决室分方案
类型
➢ 功分器:是等功率分配 器件,常见的有二功分 器、三功分器、四功分 器等
外观举例
➢ 合路器:能将两个或以上 的信号合成一路信号输出, 分同频合路器和多频合路 器
➢ POI:是在多系统共享分 布链路中,将多路移动 信号下行合路输出,接 收上行信号分路输出至 相应接收机的一种设备
1.4.2 室分系统主要器件
1.4.1 室分系统主要器件
类型
外观举例
➢ 馈线:主要类型有1/4、 1/2、7/8、5/4、13/8 等馈线,最常用的是 1/2和7/8
➢ 泄露电缆:是一种具有优 良导引辐射性能的传输线, 是一种开有八字槽的同轴 电缆,兼有普通电缆和天 线的作用
➢ 耦合器:一种非等功率 分配的功率分配器件, 作用是将信号不均匀的 分成2份,常见的有 5dB、7dB、10dB、 12dB、15dB、20dB、 30dB和40dB等
立体组网”建设方式,不仅降低选址、建设难度,而且全方位解决区域化 场景室内外网络覆盖问题。
✓ 系统组成:综合解决方案由室外宏站、微站、室内分布系统、
传输及电源配套等系统组成。
✓ 系统功能:室外宏站解决广域覆盖;微站解决室外宏站、室
内分布系统无法建设区域;室内覆盖解决室外宏站与微站无
法覆盖的区域,并且解决高业务容量,对网络要求比较高的
• 而融合传统室分后只需要在核心点
位上安装好各家的设备,就可以通 过宽频功分器和无源室分天线完美 支持各家用户。
2.3.1 单双缆组网
单缆方案
双缆方案
双缆方案—MIMO技术 采用2T2R MIMO技术
2.3.2 单双缆组网对比
单双缆组网对比
2.4 立体空间组网方案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基站站间距越来越密,选址难度也越来越大。宏微一体、高低互补、室 内外协同的 “
3.2.1 无源器件安装规范
• 安装位置、设备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 应用扎带、固定件牢固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安
装,不应放置室外(如特殊情况放置室外须做好防 水(建议里面缠1层防水胶带,再缠3层防水胶泥, 外面缠3层宽防水胶带,外面再缠2层窄防水胶带, 两端用黑色扎带绑扎,扎带头余0.5公分); • 在线槽布放的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牢固。
3.2.2 无源器件安装规范
• 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 • 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 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 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3.3.1 布线规范
• 布线必须按照设计文件(方案)的 要求进行布放,如有更改须做好变 更记录,走线应牢固、美观,不得 有交叉、扭曲、裂损等现象;
目录 C o n t e n t s
一、室分系统结构&类型 二、室分系统融合组网
三、室分系统施工规范
四、室分系统维护排障
4.1 故障定位
在排查分布系统故障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查方式,同时携带跳线、双阴转接头、负载、功率耦合设备等,排 查手机发送功率、底噪等问题时必须携带驻波比仪、频谱仪等仪器仪表,尽快定位、解决问题;
1.2 什么区域需要建设室内覆盖
室内盲区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
• 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 • 交通枢纽、大型购物商场、会议
车场,建筑物的高层。
中心,业务密度大,局部网络容
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区域
• 建筑物中层区域接收周围不同基站的 重叠信号,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 切换,甚至掉话。
线径
1/2软馈 1/2馈线 7/8馈线 13/8馈线
二次弯曲半 一次弯曲

半径
40mm
210mm
70mm
360mm
120mm
• 当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 保持圆润,曲率应符合馈线技术指标要 求;
430mm
200mm
• 馈线、五类线应尽量避免与强电高 压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 、强磁的干扰;五类线除布放在线 机柜和机房内不需套管,其他情况 都需要套PVC管保护 ;
定位问题点 参考索引排障 验证结果
排障流程示意图
具体故障定位方法按故障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种:
• 覆盖问题、手机发射功率高:这类问题由
天馈侧向基站侧排查,对比同级的支路是否 存在同样问题,找出问题的汇聚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