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不断被曝光。
这反映出了我国公司制度不完善,中介机构独立性低,政府监管体系不健全。
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对投资者、市场配置以及公司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的危害。
本文基于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首先我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与理论知识对财务舞弊的概念、成因以及常用手段做个简单的归纳总结,为案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接着通过万福生科公司舞弊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舞弊过程采用手段与成因,特别深入分析该公司通过虚增收入、虚增资产以及隐瞒重要事项手段进行舞弊。
最终,针对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特点,对公司自身、中介机构以及政府层面的治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希望通过这个案件来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以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方法与内容 (3)第二章财务舞弊概述 (5)财务舞弊的概念 (5)财务舞弊的原因 (5)财务舞弊常见手段 (6)第三章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件分析 (9)万福生科公司概况 (9)万福生科舞弊的财务分析 (9)万福生科财务舞弊采用的手段 (14)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18)第四章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治理及启示 (19)公司自身层面的治理 (19)中介机构层面的治理 (19)政府机构层面的治理 (20)第五章结论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财务信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因此财务信息的质量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效率。
然而各个行业竞争日渐激烈,公司管理日趋复杂,由此带来的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近些年来国内外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成为广泛误导市场主体的普遍问题。
在国外,财务舞弊行为频繁发生,对世界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安然公司通过虚增利润进行财务舞弊最终致使公司破产,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对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后,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发生一系列财务舞弊行为。
这些财务舞弊事件的曝光极大的削弱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成立至今仅仅30多年尚未成熟,并且资本市场体制不健全致使我国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也一直相当普遍。
先是主板市场上的银广夏,然后是中小板的绿大地和创业板的万福生科等公司。
从国内外财务舞弊案件中可以看出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在各种行业,其危害性也极大。
虽然财务舞弊案件曝光后,各国不断加强打击力度,出台相关措施减少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但随着当今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财务舞弊的手段也日渐多样化、隐蔽化和复杂化,还有公司内外部复杂的因素致使财务舞弊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有效防止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成为当今市场的题中之义。
我国创业板是在2009年登陆证券市场,应该在制度上借鉴已有的经验,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但创业板在财务舞弊方面依然没有减少,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
万福生科公司作为我国创业板财务造假第一股,在上市前后均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舞弊行为并且财务舞弊涉及的金额、采用手段以及影响范围都比较大,并且涉及到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和会计事务所三大主体。
因此通过该案件可以对三大主体提出一定的建议,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再次发生具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所以本文选取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本论文对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防范以及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是根据公司的财务信息作出决策,因此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可以有效地维护两者的利益。
其次,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可以有效的进行市场资源配置,提升资本市场的利用率,有效的促进证券市场的运行。
最后,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帮助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最终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我国对财务舞弊案件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且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我国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资本市场的状况和内部治理结构等特殊性决定了我国与国外在防止财务舞弊行为发生方面存在差异,需要从理论加以研究,为我国识别、防范以及治理财务舞弊行为提供新思路。
因此本论文通过分析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以期能够通过真实的案例让人们加强对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常用手段以及产生的原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信息使用者对财务舞弊行为识别的准确率,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等各个方面起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
同时在案例的基础上,向公司、中介机构和政府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防范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建议。
因此本论文对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防范以及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已经存在,至今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基础。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财务舞弊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财务舞弊成因,常用手段以及治理方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1、财务舞弊成因研究财务舞弊成因分析是研究的起点,国外已经形成了四大理论,并且这四大理论是承前启后的过程。
第一个理论是冰山理论,该理论从结构和行为两方面考察舞弊,强调个性化的行为因素是主观的易掩饰的。
第二个理论是三角理论,1995年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Albrecht认为舞弊产生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共同作用。
第三个理论是由Boligua等人在1993年提出的GONE 理论,认为贪、机会、需要以及暴露四因素构成舞弊。
三角理论与GONE理论是对个性因素的深化和发展,忽略了结构因素的分析。
第四个理论是Bologua 等人在1995年提出的风险因子说理论,该理论是在GONE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迄今为止最完善的舞弊动因理论,它把舞弊风险分为个别风险因子和一般风险因子。
该理论既注重舞弊主体的行为分析,也强调结构对行为的影响。
2、财务舞弊手段研究国外关于财务舞弊手段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1999年Beasley对多家财务舞弊行为研究总结出的主要手段是虚增收入高估资产。
2000年Wells发现公司常常故意漏报资产、关联交易、重大事项以及会计政策的变更,并且提出虚增收入、虚减费用以及对资产进行假评估也会导致公司财务舞弊。
3、财务舞弊治理研究国外在财务舞弊治理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对我国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最早是1987年Treadway Committee提出了四部激励法即高层的管理理念、业务经营过程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外部独立审计。
1996年Beasley研究表明公司内部治理可以有效治理财务舞弊行为。
2010年Robert Goldwasser的研究说明加强完善联邦法规更有效。
国内研究现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一直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但近些年来财务舞弊案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结合我国国情对公司财务舞弊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
我国《会计法》、《公司法》等为主体的法律以及相关行政法规规章进行补充,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公司财务舞弊进行研究。
许多学者从多角度、深层次对我国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常用手段以及治理方面进行了关注和研究。
例如在财务舞弊识别方面我国已经形成统一的意见即分析动态和静态的财务指标,还有许多学者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也不断的变化,并且越来越隐蔽,因此在治理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治理也要考虑经济环境、社会规范等。
尽管我国在财务舞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待深化。
研究方法与内容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理论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在理论分析法中是通过国内外关于财务舞弊理论的研究得出我国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成因、常用手段以及治理方法。
在文献研究方面是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文献以及相关书籍进行查阅,获得许多相关信息,在这基础上加以简单的整理与分析,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
在案例分析方面,以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作为代表,搜集到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期间的各种数据及相关资料加以整理归纳,对舞弊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财务舞弊过程中采用的手段和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得出对公司、中介机构以及政府层面带来的治理启示。
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财务舞弊基本理论的研究,运用会计学、审计学相关知识同时结合万福生科公司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常用手段以及治理方法。
本文从结构上主要分为五部分,具体的框架结构如图1-1所示。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理论知识,包括财务舞弊的概念、财务舞弊的成因及常用手段,为下文的案例分析奠定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通过引入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例,先是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并对其舞弊行为进行回顾,然后重点研究其舞弊的财务分析以及采用的舞弊手段,并针对该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是解决问题,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万福生科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对公司自身、中介机构以及政府层面提出治理方案以及带来的启示。
第五部分是结论,对上文的结果进行阐述并从论文的搜集等方面说明文章的局限性,进一步说明研究的方向。
图1-1 本文研究结构框架图第二章财务舞弊概述财务舞弊的概念目前国内外的各个组织和学者出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对于财务舞弊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表述,以下分别列出国外和国内两种比较权威的概念。
其中美国反财务报告舞弊委员会定义财务舞弊是一种故意或轻率的行为,通过错报或漏报而达到严重误导使用者的目的。
在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定义财务舞弊是造成会计报表产生不真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我们可以看出对财务舞弊有不同的定义但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即财务舞弊是指公司不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有意识的利用各种手段,歪曲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公司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可以看出财务舞弊具有四方面的特征:有意性,财务舞弊是一种故意的行为;隐蔽性,财务舞弊随着技术的发展隐蔽性越来越强,采用的手段很难被发现;违法性,财务舞弊违反一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危害性,财务舞弊对于投资者、公司自身以及社会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财务舞弊的原因根据舞弊著名的的冰山理论、三角理论、Gone理论以及风险因子说四大动因理论,并结合我国公司的特点可以总结出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因素1、利益的驱动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产生财务舞弊的内部动因和根源。
因此公司通过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取得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认可,进而获得投资、贷款以及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