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场地临时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概述
1.1工程概况
中铁三局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五标段项目经理部九工区为满足安基山特大桥(DK1049+759.3)、东葛盖1#大桥(DK1050+726.47)和螺丝冲2#大桥(DK1049+058.32)施工需要,特修建钢筋加工场地。
该钢筋加工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安基山铜矿,距337省道2公里,交通便利,离施工现场最远1.0公里,最近0.2公里。
中铁三局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五标段项目经理部九工区安基山铜矿筋加工场地所承担安基山特大桥(DK1049+759.3 26-32米);螺丝冲2#大桥(DK1049+058.32 4-32米);东葛盖2#大桥(DK1050+726.47 4-32米)的钻孔桩、承台、墩台钢筋加工。
1.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13)《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4)《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8)《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19)《南京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条例》
(20)其他省、市有关的法律、法规
1.3工程的环境特征
本钢筋加工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安基山铜矿,本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寒暑变化明显,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在600~1400mm左右,60%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
年平均气温在11~16℃,极端最高气温为4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左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3m以下。
1.4 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
地形地貌:底丘区,地被发育,部分辟为茶园和旱地。
位于长江高阶地,呈岗地、坳谷相间地貌,岗地呈起伏,谷地平坦狭长,岗地多辟为旱地,谷地为水田,分别位于岗地斜坡上,场地交通条件较好。
地下水位为空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测时水位深2.3—10.4米深。
岗地与坳谷相间地段,谷地地表水较发育,为地下水补供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及环境监控
2.1 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张旭刚
副组长:张林生杨青常刘世安
组员:陈培利赵志忠李建华乔养峰
肖海波丘刚张晋铁王振江
2.2职责
2.2.1配置环境保护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本项目的环境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执行。
2.2.2工区环境保护管理人员按要求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面的岗前培训,并将培训内容及要求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
2.2.3编制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计划,报监理审核同意后实
施。
2.2.4配合地方环保、水保、林业等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现场监测工作。
2.2.5按时向建设单位上报施工标段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动态情况。
环境保护管理程序框图
3.环境监控
监控的主要工作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指出的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施工期包括: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施工车辆扬尘、临时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废弃物处置、施工时土壤表面的侵蚀破坏等问题。
3.1钢筋加工场地卫生、环保措施
3.1.1 施工场地
3.1.1.1施工场地包括材料场、钢筋加工及其它施工临时占用的场地。
3.1.1.2材料场、钢筋加工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场地选择在远离村庄的地方。
3.1.1.3施工场地的修建尽量避免长时间、大面积地暴露松散土面,场地开挖或填筑后,要及时压实、硬化。
3.1.1.4对修建施工场而地形成的土质边坡,必要时采取浆砌片石、干砌片石等防护措施。
3.1.1.5修建施工场地时对场地内的排水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根据地形等条件合理将降水引流至天然排水沟渠,避免降水漫流、汇集对场地周围产生冲刷。
3.1.1.6废弃的钢筋、包装材料、生活垃圾必须及时清理出现场,防止引起扬尘和影响环境卫生。
3.1.1.7对于发电机等噪音较大的机械,进行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程,以降低噪音污染。
3.1.1.8在施工场地禁止焚烧废弃物品,防止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气体。
3.1.1.9其它施工材料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3.1.2 施工营地
3.1.2.1施工营地在修建时要做好场地平整、地面硬化、环境绿化等工作,保持营地内排水系统的畅通,并与既有排水系统相连通,避免裸露大面积的松散土层。
3.1.2.2施工营地内临时食堂产生的污水,设置简易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3.1.2.3营地内设置的临时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并对化粪池采取防渗漏措施。
3.1.2.4营地内应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装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或直接运至制定地点统一处理,严禁随意乱丢乱弃生活垃圾。
3.1.3施工便道
临时施工道路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噪声、水土流失及扬尘等污染。
3.1.3.1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以节约用地,少占农田,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破坏文物古迹,减少植被、林地破坏为首要原则,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若无现成道路可利用,则应严格控制施工道路修筑边界。
施工结束后,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3.1.3.2施工便道的修建尽量绕避水源、村庄、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无法绕避时应采取道路硬化、洒水等措施,以控制扬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3.1.3.3施工便道土石方工程本着移挖作填、充分利用的原则进行合理调
配,以节约用地,减少弃土和地表植被破坏,避免水土流失。
3.1.3.4施工中避免形成高陡边坡,弃土(碴)场选择低洼地、不易受河流、沟渠等地表流经冲刷的荒地。
3.1.3.5在易产生水土流失的特殊地质路段,尽量避免雨季施工;路基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挡防护,以防止边坡坍塌、水土流失。
3.1.3.6施工便道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人员,即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
3.1.3.7施工车辆经过村庄等环境敏感区时,尽量降低速度,禁止鸣笛,以减少噪声污染。
3.1.3.8新建施工便道时,修筑路侧排水系统,保证地面径流的畅通,减少边坡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便道两侧裸露的土质路基边坡应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进行防护。
3.1.3.9便道施工时噪声排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90)。
3.2供货方控制措施
3.2.1对供货方运输过程的环境要求
3.2.2要求运送钢筋的供货方运送时装载适量,严禁破坏路面。
3.2.4监督控制措施
钢筋加工管理人员控制供货方环境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应通知供货方并签写书面协议,具体地明确供货方环境行为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包括违约处罚,钢筋加工材料人员、保管员具体负责对供货方环境行为的检查,对违反环境行为规定和要求的供货方应予以指出要求改正,对违反环境法律法
规的供货方,在警告的同时按照合同有关约定进行罚款,经处理后仍无改进的供货方,责令限期内整改或停止进货并取消其合格供货商资格。
3.3 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3.3.1钢筋加工场地内环境保护措施
控制好场内的各种粉尘、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原材料堆放场地及道路均采用硬化处理,对不能硬化处理的施工临时便道,在晴天干燥时应经常洒水予以养护和保护,防止道路灰尘弥漫。
3.3.2在钢筋加工场地内生活范围内,场地要进行硬化处理,场地应平整干净、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应集中处理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或处理。
3.3.3在施工期始终保持良好的排水状态。
3.3.4对违反本控制措施造成重大环境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给予通报。
3.4施工噪声控制措施
钢筋加工在施工前应确定施工噪声及影响范围并根据国家噪声排放标准制定控制计划,在施工中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对各种高噪声设备安装消声设备,避开夜间使用,对施工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噪声进行隔振,隔噪处理或采取其它措施。
对无法控制的施工噪声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定期发放个人卫生防护用品,现场检测人员负责检查噪声控制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钢筋加工负责人收集施工噪声情况及相关意见,并不断持续改进。
3.5废物处理
3.6.1生产垃圾按指定区域堆放。
3.6.2工器具、零配件,坚持以旧换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