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笔记(上册)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笔记(上册)

目录
第一部分复习指导
(1)2020年重要考试政策
(2)考试题型题量及得分规则
(3)2020年考试大纲的整体情况
(4)复习方法
第二部分同步辅导及强化训练
(1)总论
①法律基础
②法律关系
③民事争议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
④行政争议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
(2)会计法律制度
①会计“人”
②会计核算
③会计档案管理
④会计监督
⑤会计法律责任
⑥会计职业道德
(3)票据法律制度
①支票
②银行本票、银行汇票
③商业汇票
④票据法总论
(4)非票据结算途径
①银行结算账户
②银行卡
③其他支付结算途径
(5)增值税法律制度
①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与税率
③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的基本要素
④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
⑤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的具体应用
⑥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⑦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6)消费税法律制度
①交不交消费税
②交多少消费税
③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关注—历年高级重点: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变动非常大,主要体现在“增值税”部分)
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变动非常大)
熟悉—其次重点:①会计法律制度;(变动较大)
②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变动较大)
③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变动不大)
④其他税收法律制度(变动比较大)
了解—基本程度:①总论(变动不大)
②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变动比较大)
第一章总论
第一单元法律基础
第一单元考点回顾
统治阶级国家意志
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种类、制定机关、效力层级
基本法律VS一般法律
3大基本规则、“找妈”、地方性法规fight部门规章
根本法(普通法)、一般法(特别法)、实体法(程序法)、国际法(国内法)、
公法(私法)、成文法(不成文法)
民事、行政(处罚or处分)、刑事(主刑or附加刑)
第二单元 法律关系
第二单元考点回顾
法律关系(总述):VS 道德规范、VS 三要素、法律事实的概念(直接原因)
种类:自然人(包括:个体工商户)、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
民事权利能力:成立—终止;出生—死亡 主体 法人
民事行为能力
分述 自然人:完全、限制、无 法律关系的客体:物,人身、人格,精神产品,行为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绝对/相对)、法律行为
注意:胎儿×,植物人√,机器人×
数轴表示: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 限制
无 完全
8岁 18岁(如:不完全辨认:限制
完全不能辨认:无)
完全不能辨认:无、
16-18岁且有自足的主要生活来源:视同完全 (16≤-<18)
第三单元民事争议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
第三单元考点回顾
事项对仲裁协议的影响
并非合同、财产权益纠纷仲裁协议无效
未采用书面形式仲裁协议无效
纠纷前/后达成仲裁协议/条款无影响
没有选定仲裁委员会,未达成补充协议仲裁协议无效
主合同解除、变更、终止无效无影响
未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效力异议视为仲裁协议有效,仲裁庭继续审理
一方隐瞒仲裁协议起诉,另一方未在法院首次开庭前提出异议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不同于“仲裁协议无效”),法院继续审理
注意:仲裁委员会是一个完整的“组织”;
仲裁庭是由部分仲裁员组成的处理案件的“小组”;
仲裁员是具体的“某个人”。

仲裁协议只能规定选择哪一个“仲裁委员会”
开庭但不公开
多数决-首席决,作出生效
裁决书、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反悔
和解协议: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19.7.1
3年
38.12.1
仲裁“三个层次的内容”(自愿仲裁-仲裁协议、独立仲裁、仲裁程序)(每
个批次都会涉及到,主要是多项选择题,分值较高)
诉讼时效期间的确定
起算点
长度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
提示:既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又知道义务人时,普通诉讼时效期
间才起算
3年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
20年
举例:乙在19.1.1被人从身后闷了一棍子,不知道谁打的(乙的权利已经受到侵
害了),只要权利受到侵害,那20年的保护期间就可以算了(+20年是在39.1.1届满),乙会查找是谁打了他。

可能性一:如果19.7.1就找到是谁打了他,那就应该是7.1之后的这3年时间内
起诉,诉效时间才有效。

(按这三年才届满)
可能性二:在原有法律不变的情况下,乙查找了好几十年,终于在38.12.1这个时间点才知道原来是甲打的乙,“但是不能按从这个时间点再来算个3年直到41.12.1才来作为届满时间(已经过了20年的保护诉讼时间了,法院就不保护了),因为两者时效相当于是并存的关系,那看哪个先届满,如果3年先届满,那就应该在3年的届
满点之前去起诉,如果是20年先届满的,那就按20年的届满点之前去起诉 ”
受伤
19.1.1
20年
39.1.1
22.7.1
41.12.1
法院不保护
已经过了20年的保护诉讼时间了,法院就不保护了
途径选择(或裁或审):民VS民、民VS官
仲裁协议:参考总结表格,注意相关因素还是无关因素仲裁独立仲裁:仲裁委员会、仲裁庭、仲裁员
仲裁程序:开庭但不公开、多数决-首席决、能否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程序:公开审判、两审终审
民事诉讼
地域管辖:一般、专属、协议、特殊、共同
诉讼时效:三权、法定期间、不适用、期间确定(3年/20年)、中止VS中断
注意:
仲裁:一裁终局,裁后不再裁不再诉
不适用诉讼时效:①请求停止侵害、排除障碍、消除危险;
②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
请求返还财产;(不动产物权:无所谓是否
有登记 / 动产物权:只有登记了的才是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
③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④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四单元 行政争议纠纷的法律救济途径
第四单元考点回顾
能不能申请→受案范围:抽象(规定:一并)、内部×、非行使行政职权×
事前
找谁申请→管辖:1个上级、2个上级、自己反省
申请:60日、书面/口头、不收费、已诉不得议、先缴、不停止 被申请人举证、书面审、2名以上、合法性/适当性 听证:重大/复杂、经申请/主动、公开、指定、参加人确认
审查 笔录 (复议机关不包括在内)
事中 撤回:决定作出前、复议机构同意、不得重复申请 改变:不影响、撤回除外
决定:60日(最多不超过30日)、类型、依据不合法(30日/7日)、
送达生效
→及时提起行政诉讼
受案范围:国家行为×、抽象(规定:一并)、内部×、最终裁决×
中院管辖:国务院部门、县政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关
管辖
地域管辖:原机关所在地、复议机关所在地
期限:15日(议后再诉)、6个月(直接诉讼)
程序 调解:赔偿、补偿、自由裁量
上诉期:15日(判决书送达)、10日(裁定书送达)
行政复
议行政诉

第一章考点回顾
法律基础:本质和特征、形式、适用规则、分类、法律责任 主体:种类、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 客体:物,人身、人格,精神产品,行为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途径选择
仲裁:自愿、独立、程序 民事争议 民事诉讼:程序、地域管辖
诉讼时效:基本理论、期间确定、中止/中断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管辖、申请、审查、决定 行政争议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管辖、起诉期限、调解、上诉期

纷解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单元会计“人”
第一单元考点回顾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财政部门、单位负责人
会计机构:单独、在有关机构设置、委托代理记账
代理记账:可委托办理的事项、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财报签章
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出纳不能兼任
范围、一般要求(禁入、回避)
会计人员的任职
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职务/资格、继续教育会计工作交接:原因、监交、交换要求、后续要求
注意:1.单位负责人(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财务会计报告的签章:
代理记账机构为委托人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经①代理记账
机构负责人和②委托人负责人签章后,按照有关法律、
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外提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