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全钢筋翻样基础知识及工程量计算图文精讲
最全钢筋翻样基础知识及工程量计算图文精讲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 内容而无梁的设计内容;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 而无板的设计内容;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 容
19
谁是谁的支座?-层次性
筏板或基础梁是柱 墙的支座
柱是梁的支座
梁是板的支座
特点:支座内箍筋连续通过,基础同理
20
柱梁相互关联
支座问题其实是力的传递路径问题。
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 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
23
4、梁受拉Leabharlann 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 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 的原则;
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 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 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 则(有观点50MM);
24
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 置且取大者的原则;
28
柱基础插筋计算
➢ 柱根的确定03G101-1 P41(GB50010-2002 P178)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 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 室情况的基础顶面; 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 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 1/3;有刚性地面时, 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 尚应在刚性地面上、 下各500mm的高度范 围内加密箍筋。 29
GB50204-2002 ✓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 ✓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
则及构造详图》系列图集 03G101 ✓ 抗震规范以体系、概念、作用为主,结构规范
以构件设计和具体构造为主。
6
相关规范规程
7
平法图集系列
8
已出版平法图集
03G101-1内容 柱 墙 梁 03G101-2内容 楼梯 04G101-3内容 梁板式筏基 04G101-4内容 板 06G101-6内容 独基、条基、桩基承
16
层次性
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 系统
17
关联性: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 联;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结构设计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
节点、强锚固、强构造。
18
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 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柱筏形基础插筋计算
当柱插筋直锚长度>=Lae时 柱中部钢筋插至Lae深度时截 断。芯柱基础内插筋0.7Lae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a
≥0.5laE(≥0.5la)
12d且≥150
≥0.6laE(≥0.6la)
10d且≥150
≥0.7laE(≥0.7la) ≥0.8laE(≥0.8la)
1. 平法是一种科学、简洁的结构设计 方法,是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次深 刻变革。
2. 平法思想来自设计、钢筋翻样和施工 的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并 使之系统化、标准化。
12
3. 平法系规范规程的应用细则延伸,是规 范的具体化和细化。平法钢筋构造设计 依据是混凝土等设计规范,平法处于规 范的下游,平法不能脱离和突破规范。
14
7、平法是一种动态的技术,在实践中发 展和完善。
8、平法的适用性很强。广泛用于设计、 监理、施工、翻样和造价。
9、平法不可能把所有构造、特殊构 造标准化。
15
“平法”基本原理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 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 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 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8d且≥15030
6d且≥150
柱在独基条桩基内插筋计算 当基础为独基条基桩基高度>= Lae时, 柱中部插筋直锚Lae且>=35d。柱角 插筋弯折长度=MAX(35D-直锚长 度,6D,150)
台
9
计划出版的平法图集
(xxG101-5)(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 (xxG101-7)(异性框架和短肢剪力墙结
构) (xxG101-8)(异性柱、异性墙、异性梁、
异性板)
10
没有纳入平法图集的内容:
人防结构和节点构造。
砌体结构和节点构造。
预应力钢筋。 市政工程。
工业建筑。
……
11
关于平法: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8、任何情况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 250MM。
9、锚固长度表中的锚固长度适用于直锚 不适用于弯锚。
25
结构工程所需要计算的钢筋量
基础
柱 剪力墙 梁 板
零星 26
柱钢筋计算和对量
27
柱
柱
柱钢筋生根构造 底层钢筋构造 中间层钢筋构造 变截面钢筋构造
插筋构造 钢筋变化构造 顶层钢筋构造 箍筋构造 非抗震框架柱钢筋构造 框支柱钢筋构造
钢筋翻样实战技术讲座
1
讲座提纲
➢ 平法规则和构造理 论
➢ 钢筋软件应用经验
钢筋对量
➢ 钢筋对量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平法原理
➢ 现场答疑
钢筋翻样
软件应用
2
平
平法
法 原
原理
理
和
节 点
基础
竖向
水平
构 节点 构件 构件
造
3
平法解读和助读
把平法放在整个工程系统中进行参照 研究。
不作纯理论研究而是结合设计、施工 和预算实际解读平法。
21
钢筋锚固的原则: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 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 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或称 “主锚区”),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 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 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 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2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 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 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 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4.平法是一种参考性的方法,设计者可以有 所创新,钢筋翻样也不一定要拘泥于平法。 日本有许多节点构造由施工单位发明并申 请专利,而中国用标准图集束缚人们的创 新。
13
5. 平法远没有囊括钢筋工程全部,主要 解决普遍性问题,钢筋节点构造贫乏。 有许多特殊性问题和技术有待突破。
6.平法并没有神秘感和深奥性,是一种 新的设计制图规则和标准钢筋构造节点 详图的集合。其节点构造与03G329大 同小异。
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结构理 论和规范来理解平法。
4
融会贯通,对共性问题与特殊问题综合 分析。
从重点、疑点、难点、盲点方面进行突 破。
通过讲座使人对平法的认识有个质的飞 跃。
钢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交叉性学科,涉 及许多领域。
5
现行与钢筋计算相关规范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2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