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

2018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

识字第三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 篇课文。

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

在《“贝”的故事》课后练习中,看图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板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在《中华美食》课后练习中,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带“火”和“灬”的字多与“火”有关;在“我的发现” 板块,发现带“心”和“忄”的字多与“心理、情感”有关,带“刀”和“刂”的字多与“刀或切割”有关。

通过前面三册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偏旁,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基本规律。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发现“灬”与“火” 、“心”和“忄”、“刀''和“刂”这些偏旁之间的关联,体现了不同册次之间识字教学的衔接和发展。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

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

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

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神州谣教材解析这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弘,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的愿望。

全文有4 个小节。

第一小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二小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4 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大地之美;第三小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不能分割的一家人;第四小节写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儿歌句式整齐,每节4句,每句3字,韵脚“ɑ”和“onɡ”有规律交替出现,第一、三节押“ ɑ”韵,第二、四节押“ onɡ”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中插图有蜿蜒的长城和巍峨的群山,与课文内容互相呼应,既表现了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等15 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 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 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 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

字音方面,要关注不同方言区易错读音,分组强化训练。

本课要认的l5 个字中,“涌、耸、浓、荣”都含有后鼻韵母onɡ,可以放在一起拼读;“涌”和“荣” 声母易混淆,“奋”和“峰”分别是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州”和“耸”分别是翘舌音和平舌音、“浓”和“陆”分别是鼻音和边音,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对比拼读。

要注意“谊”不要读成第二声。

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可以采取多种方法:(1)偏旁归类识记。

如,“涌、湾、浓''都有三点水,“隔、陆,,都有左耳刀,“峰、夹”都有山字旁,可以进行归类识记。

(2)利用熟字识记。

“耸、湾、峡、浓、奋”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涌、峰”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如通一涌;锋一峰。

“与”可联系“写” 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

“浓、陆”二字可利用意思相对的词语“浓一淡” “水- 陆”来识记。

(3)字理识记。

“州”是象形字,可以先与“川”进行字形比较,再展示“州” 的字形演变过程,渗透汉字文化。

(4)生活识字。

“湾、峡、州、峰、齐、奋、隔” 7 个字可充分调动学生经验识记。

如,结合地名识记,湾——台湾、大亚湾;峡——三峡、刘家峡;州——广州、苏州、兰州;结合山名识记,峰——珠穆朗玛峰、香炉峰、飞来峰。

(5)语境识字。

一些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

如。

齐一齐心、齐读、齐唱;奋一奋斗、奋发图强、奋战;隔一隔开、隔音、隔壁。

有的生字比较难理解,如“耸、涌”,可结合上下文,补充描绘“危峰耸立” “波涛汹涌情景的图片,在情境中识记。

“繁、荣”二字可组成词语“繁荣” ,在具体的语境中加深理解。

2.写字。

本课要写9 个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字的与写规律与不同点:左右结构的字“湾、峡、族、谊” ,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峡、族”最后一笔为捺;上下结构的字“齐、奋”都要写得上大下小,两个字上部分的主笔横要写得平直,撇、捺要写得长而舒展;“岛” 是半包围结构,注意该字和“湾”都有竖折折钩,书写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民”是独体字,主体居左半格。

本课9 个字书写要占:州第二笔是撇,中竖稍短,右竖要长,三个点的朝向有变化。

湾右上两竖较短,两点呈八字分开;右下“弓”三笔写成。

;岛笔顺是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竖、竖折、竖。

第四笔竖折折钩要写得宽而扁,包围住下方的“山”字。

峡“山”靠左上,“夹”得到两点呈八字形,最后撇、捺舒展民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呈弓形,写舒展。

族“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

右上部的撇、横不要漏掉,最后一笔为捺。

谊右边“宀”稍扁,覆盖“且” ,最后一笔横较长。

齐下部撇、竖两笔从横中线下方起笔,分列竖中线两侧,竖收笔较低。

奋“大”要写得宽,“田”要写得小,稍扁,“大”罩住“田”。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可以通过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加以巩固,如神州、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也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如海岛、人民、情谊、友谊、齐唱、奋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1.朗读指导课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内涵却极为丰富,宜于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会。

注意读出恰当的停顿。

要注意每一小节内句子间的连接要流畅,小节之间要有适当的停顿。

小节间停顿的时闾长短要依据小节内容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来处理。

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是概括与具体的关系,联系紧密,朗读时停顿的时间应较短;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在内容上有承接,朗读时候的停顿时间也应较短;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问,意思由“山川美”跳转到㈠隋意浓”,停顿时间应稍长。

可以通过范读、师生对读、打节拍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

整首歌谣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气势磅礴、掷地有声,可以引导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反复朗读。

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第四句“各民族,情意浓,齐奋发,共繁荣” ,可读出奋发向上的气势,表现出盼望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2.理解运用。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说一说从每一小节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如,从第一小节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二小节中读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美;从第三小节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小节中读出各族人民正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注意课文内容只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

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不要做过细的讲解,教师可适当补充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和反映祖国繁荣昌盛的图片、视频资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奔、涌”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长江之水惊涛拍岸、汹涌澎湃;“长、耸”写出了长城蜿蜒盘旋,珠峰巍峨峻拔;“繁荣”写出了祖国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己说说,教师再适当予以点拨。

3.课后练习。

第一题可贯穿于本课教学过程逐层落实,详见“朗读指导” 。

第二题可结合第二小节的学习完成,详见“理解运用” 。

第三题为学生提供了4 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四字词语,每组的两个词语,或意思相近,或承接紧密,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可引导学生采用轮读、对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达到熟读成诵。

⋯⋯⋯⋯⋯⋯⋯ 教学设计举例 ⋯⋯⋯⋯⋯⋯⋯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州、涌”等 15 个生字,会写“州、湾、岛”2 个字。

2 .朗读课文。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达效 果。

课前准备:1 .课件2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奔课题1 .导人: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

2 .学生齐读课题,识记“州”字。

(1) 指名认读“州”字,注意读准翘舌音。

(2) 比较“州,,和“川”:“州”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 ?“州''和“川 有什么关系呢 ?州 楷体 州”是象形字。

“川”是河流的意思,“州” 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4)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州”字。

教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见过这两个字吗 ?说一说( 如州——广州、苏州、杭州、扬州。

) 教师相机补充:“州”是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多用于地名。

(5) 指导书写“州”。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 .教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同座互相检查认读课后生字。

(3) 教师出示古文字“州' ' 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甲骨立 金文 小篆 教师补充“州”字的字源解说:3.教师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突出重点分组认读生字:(1) 涌、荣、耸、浓;(2) 奋一峰;州一耸;浓一陆。

4.识记生字字形。

(1)教师:哪些生字可以利用熟字来识记?( 教师出示15 个生字,学生交流。

)(2)出示3 组字:“涌、湾、浓” “隔、陆” “峰、峡”,让学生联系生活,组词识记。

(3)认读“繁荣”。

借助近义词理解,如“兴旺、富强” 。

(4)开火车认读词语。

神州奔涌高耸分隔参与陆地友谊浓雾看齐民族海峡山峰繁荣奋发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放手让学生个性化识记生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再读课文,感受特点1 .教师: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句话都有3 个字;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

3.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会发现!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朗读课文,随文理解字义1.朗读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神州”和“中华”都指的是中国。

( 板书:我神州山川美)(3)齐读第一小节。

2 .朗读第--+ 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