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市)”汇报材料创建“平安”求和谐服务“三农”促发展舞阳县处豫中平原,隶属漯河市,有耕地面积74万亩,常年麦播面积67万亩,玉米播种面积57万亩,是农业大县。
全县有大型拖拉机760台、大型联合收割机690台、纯农田作业小型拖拉机2万台,营运型小型拖拉机2395台。
农机安全监理站有职工27人,其中自收自支人员9人,抽调到县交警队“机警联合中队”4人。
近年来,舞阳县以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监管,着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了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农机事故率逐年下降,农机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
2010年3月,我局被县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以强烈的为民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务实的态度,认识、对待、开展平安创建工作(一)平安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平安是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内容。
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财产安全。
农机安全事故有一个特点,即事故双方都是相对弱势群体,农机属经营积累性投入,不像买小车属消费性投入,有的还是借贷的钱,且作业机械大多没有保险,受伤害方一般都是农民。
一旦发生事故,一方是家破人亡,另一方往往是倾家荡产。
所以,重视平安农机建设,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是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就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
(二)平安是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前提。
农业现代化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规模化和农机化。
这几年,舞阳县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机需求急剧上升,农民群众购机热情高涨,加之连续实施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全县农机保有量快速增长,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以舞阳县为例:2007年-2010年,连续4年累计争取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37.683万元,全县共推广大型拖拉机347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120台,小麦玉米两用兼收机149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64台。
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的同时,农机销售、维修、服务行业也迅猛发展,我县农机综合服务站达到30家,从业人员73人;农机维修服务点56家,从业人员128人;农机销售点62家,从业人员217人。
“平安才能赚钱、平安才能发展”。
如何加强农机行业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保障农机从业人员利益,成为摆在农机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通过扎实的创建活动,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迅速适应农机化快速发展的趋势。
(三)平安创建活动是落实国家《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及农机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应急救援制度、领导班子全员负责制、“一票否决制”等制度。
2009年11月1日国务院又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重视,农机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否则就是缺位、失职,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漠视。
当前,农机化事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农业机械数量倍增,但由于农机部门基层无网络,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弱,农机监理执法手段缺失,农民驾驶员技术水平低,法规意识淡薄,无牌无证、违规驾驶等不安全现象存在,加之农机保险不配套、农机具质量隐患多,农机监理自收自支人员工资没有保障,农机监理工作困难重重。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萎缩避让,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开展平安农机创建,切实履行职责。
二、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配合联动,形成了“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出台了“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的意见”,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县委、县政府及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多次到农机局视察农机执法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农机局与安监、公安、交通部门及各乡镇紧密结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创建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狠抓工作落实。
我们成立了平安创建县、乡、村三级领导组织,设立创建办公室60个,选择了农机安全工作管理基础好、拖拉机保有量相对较大的乡(镇):文峰乡、辛安镇、孟寨镇、北舞渡镇、莲花镇、吴城镇作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在这6个乡镇中,选定了53个村为“平安农机示范村”,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农机执法整顿活动,强化农机服务,扎实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我局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及时成立领导组织,制订详细实施方案,工作台账,抽出专人负责创建工作,搞好工作协调,扎实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在全县主要路口设置大型宣传标牌,经常深入乡镇、行政村指导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六个一”宣传活动和“三项行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农机培训与平安创建工作同部署、同安排,确保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各乡镇政府按照县政府要求,把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制订实施方案,健全领导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抓,抽出专人具体抓,搞好宣传培训,积极配合县农机局开展“三项行动”,指导行政村按要求开展创建工作。
各行政村都设立了创建办公室,悬挂宣传横幅,在村内刷写永久性墙体宣传标语,搞好本村农业机械统计工作,与农机手签订目标责任书,积极配合县农机局“六个一”宣传活动,营造了农机手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在全县形成了“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精铸“铁牛服务品牌”,叫响“有困难,找农机的口号,以“舞阳农机精神”为动力,以“干一行、爱一行;做一事,精一事;从一业,兴一业”的从业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我们提出了“实干是检验一个人工作好坏的首要依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干好就是不平凡”等工作理念。
全体干部职工把农机工作当事业,业务上追求专业,行动上兢兢业业,突出“六宣传”、“六整顿”、“六服务”,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一)突出“六宣传”讲安全。
平安农机工作的关键在宣传,我们高度重视平安农机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录音,宣传版面,宣传资料,突出“六宣传”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创建平安农机的良好社会环境。
1、依托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进行宣传。
监理、推广、农机校配合联动,出动宣传车,赶大集、赶庙会,宣传版面,补贴样机摆放到现场,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大力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农机新技术知识。
2、深入到村宣传。
2008-2009年实施了“农机100培训工程”,2010年启动了“农机培训年工程”。
农机监理、农机校联手,携带电教设施、宣传版面深入全县53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及10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试点村培训农民15000人次,重点宣讲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农机法规及新技术知识,努力更新群众的耕作观念,强化农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
3、参与送科技下乡服务宣传。
积极参与县“田园110专家服务团”宣传活动。
每次参加活动,农机监理人员着装整齐到现场,安全版面摆现场,悬挂横幅,发放安全生产资料,现场宣讲农机安全生产知识。
4、利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演示会,携带版面到田间宣传。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免耕播种技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深松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等,推广方式上主要是建示范区、经常召开示范演示会,演示不忘安全,把平安创建与新技术推广紧密结合。
5、做好电视新闻、网络宣传。
注重农时、做好策划、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在电视新闻上报道农机安全生产工作20多次;在《中国农业机械网》、《中国农机互联网》《河南农机信息网》、《漯河农机化快递》、《舞阳政府网》投寄稿件220余篇,发表了133篇。
还利用县远程教育网络宣传,现场解答干部群众咨询。
由于电视新闻、网络宣传突出,我局连续三年荣获市农机局“全市农机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6、设置标牌、标语宣传。
近年来,共设置大型宣传标牌24个,墙体标语196条,张贴宣传标语3235条,悬挂横幅275条,发放宣传资料12600份。
由于宣传做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拘一格,效果显著。
增强了农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营造全社会了解农机,关注农机,重视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干部群众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增强。
(二)突出“六整顿”保安全。
平安农机创建的重点是保安全,保安全的重点在整顿违章、整顿营销网点,近几年我们把平安工作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突出“六整顿”保安全。
1、安全生产月“集中整顿”。
我们按照县安全生产月工作部署,及时成立组织,制订方案,组织人员,出动车辆深入乡村、田间、场院查无证驾驶,黑车非驾,纠正农机生产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共发放技术材料10000多份,农机事故排除隐患576起,维修机车329台。
2、机警联合“常年整顿”。
我局抽调4名监理人员与交警队联合成立机警中队,常年对上道路运输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整治活动,重点治理无牌无证、无故脱检、酒后驾车、违法载人、超速超载、非法拼装、改装等违法行为。
三年来,共查处无牌无证车辆226起,酒后驾车86起,超速超载178起。
有效防范了农业机械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近年来,舞阳县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与机警联合常年整顿密不可分。
3、关键农时“重点整顿”。
三夏三秋是农业机械作业的高峰期,也是农机事故的高发期,为此,三夏三秋前夕,我们通过举办机手培训班的形式,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讲解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农机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夏三秋期间,成立安全生产组,深入乡村田间,发资料,纠违章,除隐患。
三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7期,培训人员5380人次,出动宣传车63次,发放《舞阳县农机安全生产作业通告》12000份,农机服务卡5600余张,印发宣传资料3万余份。
4、监管市场“配合整顿”。
配件质量、维修质量的好坏是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农机执法手段弱,我们就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了对农机销售维修市场的监管。
共开展整顿五次,重点加强了62家农机销售点,217名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杜绝了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
5、重点突破“专项整顿”。
舞阳县农机维修行业相对滞后,部分农机维修网点场地、设备简陋,安全设施不健全,没有取得农机维修行业资格证。
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未经正规培训,技术水平较低,几乎都没有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为此,我们以服务带整顿,经常召开农机维修网点经营者的座谈会、培训会,为符合条件的办理资格证书,设立了30家“农机综合服务站”,19个“农机局指定维修服务点”。
通过与工商部门多次协商,严格农机销售、维修行业准入制度,协商建立了从业人员无证不予办理营业执照,无从业资格不准上岗的机制。
6、巩固成果“随机整顿”。
农机安全工作绝不是一次、两次整顿就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