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题湖南长沙卷:成长有困惑考场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校广播站有一个“心灵驿站”栏目,经常收到同学们诉说内心困惑的来信,例如“我和父母产生了矛盾,该怎么办?”“学习这么紧张,我该怎么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老师要我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可我真的不知道我将来适合做什么。
”……栏目组觉得应该倡导大家都来思考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感受或体会,所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次以“成长有困惑,爱思才会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征文的要求为:①写出自己的困惑,同时也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力争给人以启迪;②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③题目自拟,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和套作。
请你写一篇文章参加这次征文活动,注意在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
文题解读首先,准确把握写作要求。
这方面,题目中已有提及。
一是作文内容必须涉及两个方面,即“困惑”和“思考”,既要写自己的困惑,也要写自己的思考,缺一不可。
二是写作素材既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身边人的经历,但需要注意的是,困惑一定要是自己心中产生的,而不是别人的。
三是文体有限定,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其他文体不能写。
另外,要根据文章主题或内容重新拟定题目,最好不要直接用“成长有困惑,爱思才会赢”作为文题。
其次,围绕“困惑”选定写作方向。
成长中的困惑非常多,而且由于成长背景不同,每个人遇到的困惑各不相同。
因此,构思的第一任务就是确定写哪种困惑。
所谓“困惑”,就是指内心感到疑惑,不知该怎么办。
凡是能让你产生这种心理的人和事都可入文。
比如不明白自己为何总是嫉妒别人、明明很爱父母却总是无法跟他们好好沟通、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不明白为何有些同学越来越自私、不明白为何同桌变得爱慕虚荣、不明白有些人为何那么冷漠、不明白为什么诚实会遭人嘲笑……可把自己最受折磨、最想知道答案、思考最深入的困惑写出来。
第三,在“爱思”上深入挖掘。
诉说困惑只是写作的前奏,或者说是引子,作文的重头戏应该在“思考”上。
这里的思考,既包括对困惑产生原因的分析,还包括如何消除这种困惑心理,让自己健康成长。
可以说,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体现着作者的见识,也决定着文章的高度。
另外,思考时,千万不要忘了“明”这个字,它意味着你要战胜困惑,所以,作文的立意一定要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
第四,认真设计文章结构。
如果写记叙文,可先通过具体故事表达内心的困惑,然后再把自己是如何化解这一困惑的过程交待清楚,情节力求曲折,描写力求生动;如果写议论文,可先通过话题引出观点,然后展开论证,最后总结,升华主旨。
最后,提醒大家,别忘了给作文拟一个醒目的标题。
考场佳作看,那杯绿萝!◎长沙一考生窗台上摆了一小杯绿萝,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细细地打量过它,直到……那一天,跟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
数学考试的成绩下来了,前所来有的差。
老师很照顾我的自尊心,甚至没有报分数,他走到我面前,把试卷顺手放到了我的桌上。
我直勾勾地盯着那个赤红的分数,下一秒将它捂到了我的手时下。
老师没说什么,只是说下次努力,但就在一瞬间,我觉得她的话,轻飘飘的,像极了窗外飘浮的云朵,不痛不痒的,事不关己的。
前排同学欢笑的声音窜人了我的耳朵,“这一题我不应该错的,差一点就拿满分。
”“你好牛啊!这题都对了!”一声声,像极了锐利的嘲讽,黏糊糊,如雨后吹乱的蜘蛛丝,罩在我身上。
耳朵一热,鼻子发酸,委屈和自我怀疑的愤怒溢满了我的整颗心。
我是最差的吗?我是最差的。
为什么别人可以考好,而我却不能……我瞥过头去,眼睛撞到了窗台上,撞到了花盆之间的一杯绿萝身上。
空的一个矿泉水瓶被削掉了半截,一小撮被裁剪的绿萝藤蔓挤挤挨挨地凑在一起,叶片无力地趴在杯沿上,委委屈屈,唯唯诺诺。
养绿萝的人不专心,兴许是早就忘了角落里的这撮小可怜。
瓶底早已干涸,无力的根交织在一起,染着一层绿。
不知怎么的,我觉得现在狼狈的我像极了这撮可怜的绿萝。
它被夹在郁郁葱葱的两盆绿萝之间,它是如此不起眼,它是所有绿萝里长得最萎靡的。
想到激动处,“悲”从中来的我疯狂抹眼泪。
我从没有想过,人生中最怀疑自己的时刻,是一撮苟延残喘的绿萝救了我。
几天后,当我再次抬起头的时候,眼前的绿萝让我惊讶。
不知道是哪位同学将多余的水倒进了杯子里,我亲眼看着这撮小生命重新焕发了生机,它们慢慢地昂起头,叶子舒展开来,风来了,微微晃动身姿,重遇甘霖的叶子立在矿泉水瓶里,昂扬着磅礴的生命力。
哪怕它置身在两大盆绿萝之间,那种生命向上的张力也让我挪不开眼睛。
好乐绿萝被渴趴下了,只要一点点水,就又能重燃生机,纵使渺小,也能闪闪发亮!而我呢,那么学生中,也只是最普通的一个,被一次数学考试打击到自我怀疑,也许一句自我肯定,就是久早甘霖。
那杯小绿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打那以后,每逢艰难的时刻,我都会想想,那一撮立于杯底的小绿萝。
【点评】以物喻人,选材真实。
文章借窗台的那株绿萝来比喻自己,在身边同学的映衬下,小作者拿着可怜的数学卷子显得唯唯诺诺,委委屈屈,就好像是那株被人遗忘的绿萝,它夹在两盆郁郁葱葱的绿萝中间,比喻恰当,选材源于生活,真实可信。
刻画细节,渲染情绪。
文章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老师将试卷顺手给“我”,对分数告而不宣的这一细节,可见老师的善解人意,“我”将试卷“捂到了我的手肘下”这一细节,刻画真实,又显出“我”内心的自责愧疚。
而当其他同学正热火朝天地谈论着自己的成绩时,文中又细致地刻画出“我”悲伤、难过、自卑的心理感受,小作者的情绪在这一个个细节中得到展现和渲染。
对比反衬,凸显思考。
绿萝从一开始的枯萎、矮小到变得充满生机,长势旺盛,前后对照,其实也是小作者心理的转换,从困感到获得启发,进而思考,绿萝虽小,可一点点水,就可以使之焕发生机,而自己虽然普通,却也要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自信自强,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一路泥泞,一路花香◎长沙一考生眼前有迷雾,道旁有荆棘,且点一盏思考的灯,驱散黑暗,少年何惧远方?一路泥泞,一路花香。
——题记思绪飞回到那个秋日。
“语言太生硬了,你叫他们怎么演?改。
”“情节这么平淡,谁看?改。
”“不行,改。
”……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听见她一遍一遍地否定和我敲打键盘的声音,窗外金黄的银杏摇曳着,飒飒地响。
只有一个星期就要课本剧比赛了,从剧本到演员,我们都没准备好。
一件注定会输的事,还有坚持的意义吗?望着电脑屏幕上光标翻飞,我的思绪却不知飘去了哪里。
前方的路,就像昏暗的教室,就像困惑的我,一片迷茫。
下午的体育课,全体演员和编剧留在教室排练。
我愣愣地看着导演在这方小小的“舞台”上穿梭,一个一个地纠正动作,一句一句地教台词。
暑气未消,她的额角浸出了细密的汗珠,发丝凌乱地贴在脖子上,她走到我身旁拿起了一瓶水,仰头喝了几口,问我:“你觉得行了吗?”“啊?我……”正处于放空状态的我被吓了一跳,“反正就是这样了,我们也不专业,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
”“你这话说的,怎么好像已经放弃了?”她皱了皱眉,“只要还没站上台,我们都还有机会。
再说了,比赛也不是只看输赢,相较于结果,努力的过程更令我难忘。
”她起身又回到了人群中。
我的目光落在大家一张张脸上,都是浸满汗水,而又面带微笑。
的确,我们想要追求的并不一定是那个最终的结果啊,之所以选择加入课本剧的活动,不就是为了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吗?就算是失败,只要克服困难不断前行,最终回忆起来,也一定是沁人心脾的甘甜。
窗外的桂花开了,甜香溢满了教室,也漾上了心头。
重整行装再上路吧,少年。
虽然不一定能抵达心中的远方,但路旁还有花香,享受这过程,就是最好的结局。
思考过后,便不再困感。
当初选择当课本剧的编剧,不就是因为对文字的这份热情吗?徜徉在字里行间,让情节与人物在自己的笔下生动起来,呈现在舞台上,不问结果如何,我已经做了我最想做的事,这便是最珍贵的经历。
几天后,帷幕落下的傍晚,没有手捧奖杯,但每个人静上都洋没看喜悦,天色暗溃,空气里弥漫着金柱的清香,路上有说有笑,少阳的余晖将影子拉得很长。
我想,最原生态的青春,不是一帆风顺的成功,而是有困感、有迷情的成长,路前行,一路思考。
成长有困感,爱思才会明。
把目光从远处收间,放在当下,看看沿途的风景,无问西东,每每回忆起这番奋斗的过程,暗香自来。
眼前有迷雾,道旁有则棘,且点一盏思考的灯,驱散黑暗,少年何惧远方?【点评】题目别致,寓意丰富。
“一路泥泞,一路花香”这个题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诗意别致。
“泥泞”意味着生活中的困难、迷惑,而“花香”则意味着迷茫之后的豁然开朗,美好的事物。
寓意自然,切合文章主旨,成长有困惑,但思考后会闻到花香。
结构清晰,语言生动。
小作者段落划分较多,但整体上结构清晰,前半部分通过叙述自己在准备课本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迷茫,而后半段则用较大篇幅来表现自己的思考,原来享受过程要比渴望成功更有意思,且语言生动,富有哲思。
首尾点题,诗意含蓄。
“眼前有迷雾,道旁有荆棘,且点一盏思考的灯,驱散黑暗,少年何惧远方?”这句话既是题记,开篇点题,又是总结,收束全文。
语言虽含蓄,但中心明确,主旨鲜明。
重要的是找到自己◎长沙一考生为什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广播里正在宣布校朗诵大赛获奖名单,“第二名”的消息如一根鱼骨卡在我的喉咙,心里说不出的失落。
“XX获得第一哦!”听到同学们在为我的好友欢呼,心底隐隐作痛的我,默默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一片僻静的角落。
这里春红已谢,一些娇嫩的花儿早已不见踪影,杂草在疯长。
是的,我承认此刻的我充满了嫉妒和不平,尽管她是我的朋友,但我们也是对手。
在这次学校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赛中,我俩作为种子选手双双入选,但在为期一个月的角逐中,我以微弱的劣势败在她手下。
我争的是第一,而不是第二。
为了这次比赛,我付出的还少吗?每天有空就念稿、背稿,找老师辅导,在家里试演讲,找同学评价,记得同学私下还说我讲得不错,老师上次还给我一个大拇指,说:“只要正常发挥,你一定会是第一……”全是骗子。
我一边想象着朋友的得意,一边苦笑,手指无意间拨弄着一株野草,我定眼一看,是一株狗尾巴草,它毛茸茸的尾巴像一个小刷子,在杂草丛中晃来晃去,似乎也在炫耀着什么。
有什么了不起。
我心里有些恨,不就一株杂草,还这么骄傲。
不就是一个比赛吗?至于这么折磨自己、作践自己吗?是的,为了这个比赛你是付出不少,连作业时间都挤了又挤,晚上睡觉的时间也推迟到十一点,但你不是收获了勇气与自信,积极与进取吗?当初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你不是还有些担忧和犹豫,担心自己能否讲好,担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而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你发现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而且在练习过程中,你在普通话、节奏、音量、演讲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你没见同学给你投来赞赏的目光吗?第一只有一个,也许你真的还有许多需要加油改善的地方,比如稿子,比如音色,比如情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