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性心理学复习题

个性心理学复习题

个性心理学名词解释:1、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个性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2、个性: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角色的种种心理活动的总体看成是个性。

3、个性倾向性:决定人对事物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他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

其中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4、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5、需要:是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6、诱因:激发和促进活动的外部刺激或情境都称之为诱因。

(正诱因和负诱因)7、外加动机:是指推动行动的动机是外力诱发出来的,这些行为的动机都是来自体外的刺激。

8、内在动机:是指人的行动出自于人本身的自我激发。

9、成就需要:是指个人要积极获得并追求完美的自认为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工作的一种心理历程。

10、挫折:是指一个人在要达到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或干扰,当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10.情绪矛盾:被这种同一对象对人既具吸引又具排斥的特殊状态称之为情绪矛盾。

11、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

12、理想:是对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奋斗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13、信念:是指激励、支持人们行为的那些自己深信无疑的正确观点和准则,是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

14、世界观:是指由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所组成的信念体系。

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

1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三个特点: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

16、自尊: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总体评价而产生的意识倾向。

他调整和控制着个体行为。

17、自我展示:人们在交往中,认真地、有意识地公开自己,向别人传达个人信息,就称之为自我展示,或叫自我推荐,自我呈现。

18、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19、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0、能力: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在心理方面需要的基本条件,它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直接影响活动效果,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

21、才能:在活动中,多种能力的结合保证着各种活动顺利进行,这种完备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叫才能。

22、天才:能力高度发展并得到最完备的结合,使人能创造性地完成多种复杂的活动,称之为天才。

23、智力:人在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24、个性类型:是基于一定规则,把某一群人或某一群具有相似个性的人归为一类,划分为类型,以便于了解个性。

25、发展: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积极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6、信度:是指经过多次重复测量其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叫可靠度。

27、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校标关联效度和想、构想效度。

28、自然观察法:是指对被观察者不加干涉,在自然状态下,对他的个性特征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29、自陈量表法:是一种自我评定式的测量方法。

其基本假设是,被试者对自己最为了解,任何一位观察者都不可能了解被试的各个方面。

通过被试个人提供有关于自己心理特征的报告,可获得较全面的研究资料。

30、评定量表法:是被试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或品质作出评价的方法。

31、自我实现:个人在不排斥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原则下充分发挥自己,充实自己,达到尽善尽美,既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完整的个性。

32、归因: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33、流体能力:是指人在认识和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34、晶体能力:是指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语文、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内容的能力。

35、道德意识:是关于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和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内心体验,以及具体表现于外部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称。

简答题:1、如何理解个性心理的规律性?答:(1)个性个性的显著标志是其独特特性,即人和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性。

(2)形成个性过程中的规律性。

(3)个人行动的规律性。

2、概括地说有哪几种个性定义?答:(1)列举个人特征,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2)总和式定义(3)整体的定义(4)从适应方式方面下的定义(5)操作性的定义(6)综合机能的定义3、给个性下定义应注意那些问题?答:整体性、独特性、共同性、多面性和动力性等多种特征。

也要重视它的调控系统。

4、简要说明个性有哪些特征?答:(1)个性的整体性(2)个性的个别性和共同性(3)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性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5、确定个性结构的原则是什么?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个性心理结构的最高指导原则。

在这个总原则下,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具体原则。

(1)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2)个性结构的整体性原则(3)个性结构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4)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原则6、个性的狭义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人对现实态度的体验,包括情绪、情感、情操)意志过程—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时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7、对个性结构作广义理解其意义何在?答:(1)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

(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心理过程—是完成某种活动的暂时性心理机能(4)心理状态(5)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8、弗洛伊德无意识假说: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个性结构是以本能为核心构成的。

勒温:格式塔学派;内部领域与边缘领域。

德国:卢特卡尔和莱尔喜的人格层理论;人格的二层次理论,把人格分为“基础层”和“上层建筑层”。

凯利的建构概念。

8、凯利建构的原则?答:(1)解释性原则(2)个别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4)两分法原则(5)组织行为原则(6)选择原则(7)范围原则(8)调整原则(9)社会性原则9、凯利建构的特点?答:(1)能动性特点(2)具有理性特点(3)是以经验为基础的9、简述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答:(1)某种行为明显地受一种动机支配(2)表现在某种行为同时受多种动机影响(3)表现在一种动机也可以影响多种行为。

(4)复杂关系还表现在动机和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方面。

10、动机的功能?答:(1)唤起行动的始动功能(2)将活动引向一定目标的指向性功能(3)强化功能(4)形成一定动机模式的调整功能。

11、勒温的冲突分类?(1)趋向—趋向型冲突:个体对具有同样强度的两个又吸引又排斥的对象,必须选择其中之一,又必须放弃另一个对象时引起的冲突(2)回避—回避型冲突:个体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事物之间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冲突。

有机体对这种典型的反应就是逃避。

(3)趋向—回避型冲突:某一对象对一个人既具吸引力又具排斥力的场合下,在他内心中产生的冲突。

12、如何理解冲突的意义和冲突的解决?答:冲突、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无限的冲突、矛盾。

从适应的观点考虑,心理上的冲突也具有积极意义。

所有问题的解决和发明创造,其结果都是对冲突的权衡、选择,最后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个人动机目标的决定。

如何解决心理冲突呢?(1)对事业和生活抱积极态度,要憧憬未来。

(2)期望和目标的自我调节。

(3)动之以情,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操。

12、兴趣的特点?答:(1)兴趣的指向性特点(2)兴趣的情绪性特点(3)兴趣的动力性特点13、兴趣的作用?答:(1)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2)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有重要意义。

14、如何培养兴趣?答:(1)正确对待儿童萌发的兴趣(2)多参与有意的活动,激发好奇心(3)制订一个经过努力而能获得的目标(4)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5)把成功看作是前进的开始15、世界观在个性结构中的地位如何?答:(1)世界观指导着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确定着行为方向和生活道路。

(2)世界观维系着个性品质的统一,使行为具有一贯性,(3)世界观也是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推动力量。

16、心理学应该如何研究世界观?答:(1)要学习各种知识(2)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3)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17、自我意识的特点?答:(1)具有社会性(2)具有能动性(3)具有同一性18、自我意识是如何调节和控制个性的?答:(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控制(4)自尊(5)自信(6)自我展示(7)自我超越(8)自我完善19、气质的特征?答:(1)气质的动力特征(2)气质的天赋性(3)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20、四种气质类型各自的典型特征是什么?答:(1)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

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2)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主要特征。

(3)粘液质:以稳重单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特征的。

(4)抑郁质: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21、个性类型的施特恩分的三种模式?答:(1)单一类型模式(2)对立类型模式(3)多元型的模式22、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认为心理的发展遵循以下一些原则?答:(1)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

(2)发展是有阶段性的(3)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4)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而发展的。

23、亲子之间的交往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答:(1)言语交往是儿童智力和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言语交往对其心理发展更为重要。

(2)母亲和自己孩子的交往是相互反馈的过程(3)母亲给予的丰富刺激,在满足儿童生理需要的同时,促进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24、人的个性是否可以了解?为什么?答:(1)个性在活动中表现(2)个性在言语中表现(3)个性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中表现25、“期待—价值”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美国—阿特金森(1)人在早期生活中所获得的一种潜在的稳定特质,即力求达到优异标准的需要和力求回避失败的需要。

(2)对当前任务能否完成的可能性的主观性预期。

(3)诱因价值。

这与任务难度有关,难度大诱因价值高。

26、气质与性格的区别?答:(1)性格归入社会现象,从伦理道德描绘性格特征,气质归入自然科学范畴,从生理解剖方面探讨。

(2)气质和性格的生理基础不同。

(3)性格特征与人的生活内容相联系,即包含人对现实的态度特征,也属于情绪、意志和认知的特征。

气质在人的行为方式中突出的表现在情绪方面的特征,气质是性格的下为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