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质船舶建造质量控制标准、前言本着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的原则,我公司严抓造船的质量检验。
为落实此项工作,我们做到有规范、标准的依据,有组织的落实,有具体执行的条文。
详见如下:二、执行的规范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最新CCS勺规范和海事局的规则进行设计。
作为钢质船舶制造企业,特针对本勘测船的建造执行如下规范、标准:1. 中国船级社《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2. 中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7、2008修改通告。
3. 中国政府主管机关颁布的其它有关规范规则。
钢质船舶制造标准目录共页第页、放样及样板二、船体主要尺度三、主付龙骨四、横舱壁五、肋骨框架一级二级三级六、船壳外板技术参数序分项名称检验内容说明号八、舱口围板序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技术参数说明一级二级三级1 装口配围舱口宽度误差<±6<± 12 <± 16 舱口长度误差<± 12 <± 16 <± 20 舱口围板高度误差,指甲板上表面到围板顶缘<±4<±6<±8舱口围板的不直度(每米平均)<2<3<5九、舷侧纵桁、甲板纵桁及护舷材序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技术参数说明一级二级三级1舷侧纵桁和甲板纵桁按装位置尺寸误差<±2<±4<±6接头的光顺性<±2<±4<±62 护舷材护舷材尺寸(与图纸比)<±2<±4<±6按装位置尺寸误差<4<6<8接头的光顺性光顺平直<±4<±6十、上层建筑序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技术参数说明一级二级三级1 棚顶板局部不平整度(每米长度内)<4 <6 <82 门窗门窗平直美观,无歪斜较好一般水密门窗不漏微漏有水卜一、首序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技术参数备注一级二级三级1 首柱预制中心线锻件<±2<±3<±4板件<±1<±2<±3纵中剖面弯曲后与样板不密合度误差<2<3<42 首柱船台装配纵中剖面与船台中心线误差<±1<±2<±3高度误差<2<4<6纵向位置误差<5< 10 < 15中央到板的中心线与船台中心线之偏差W±2<±3<±4甲板与构架的不密合度W2<3<4甲板与舱口围板的焊缝间隙<2<3<4甲板与甲板焊缝之间隙<2 <3 <4甲板与甲板接缝高度差5W6<1<2甲板与甲板接缝高度差 5 >6 <1<2<3甲板每平方米内不平度<3<5<81.接缝80%以上2.符合一级(二级),其余的20%符合二级(三级)者, 评为一级(二级)。
3.装配结4.束后进行检验。
十二、尾序 号分项名称检验内容技术参数 备注一级二级三级1尾柱框 架预制各段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误差 w±l W±2 W±3框架外形尺寸与样板误差 w±5 <±8<± 11轴中心线位置与图纸要求误差 w±1 <±W±22尾柱框 架的船 台装配纵中剖面与船台中心线误差w±1 W±2 W±3高度误差w±2 W±3 <±4 纵向位置误差w±2 W±3 <±4 尾轴中心线与船体中心线之误差<±1W±2W±3十三、船体焊缝质量检验标准船体焊缝表面质量检验标准接上表:序号检验内容 技术要求焊缝外形光顺性 焊缝外形应光顺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 之间应平缓过渡,不得有截面的突然变化焊缝的侧面角焊缝的侧面角0必须小于90°(见右图)1、对接焊缝增高量下限不得低于制板表面,上限不 得超过下列值:当板厚W 10m m 时,为 当板厚>10mm 时,为2、在25毫米焊缝长度内,其焊缝余高之差,不应超过2毫米3、角焊缝之焊脚K >o(K 为规定焊脚尺寸,毫米)4、间断焊缝每段焊缝有效长度不得小于规定的长度 要求焊缝宽度差 对接焊缝宽度差在100毫米内不得大于5mm 表面裂缝 焊缝不得存在任何表面裂缝 焊穿焊缝不得存在任何焊穿 弧坑未熔合夹 渣焊瘤焊缝表面不得存在未填满的弧坑满溢焊缝不允许存在未熔合 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夹渣焊缝表面不允许有高于 2毫米淌拷的焊瘤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由于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未熔 化的基本金属表面 船体外板强力甲 板和舱口围板等 重要部位的对接 焊缝的咬边深度1. 当板厚W 6mm 时,连接长度大于 100毫米的咬口深度应 W 0.3mm 时,局部允许w 0.5mm当板厚>6mm 时,连续长度大于100毫米的咬口深度应w 0.5mm 局部允许w 0.8mm2. 其它部位的对接焊缝及角焊缝当板厚w 6mm 时,咬口深度应w 0.5 mm分项名称5、附注:一、船体焊缝表面质量评级方法:⑴在焊缝进行检查前必须清理药皮,若不清理药皮的焊缝限评三级。
⑵船体焊缝表面质量作为全船主要工程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包括焊缝外形、焊接缺陷、飞溅、包角焊四个 分项。
十四、船体焊缝内部质量检验标准根据《船体焊缝射线探伤》(GB828-75)进行评级。
十五、船体焊缝碳弧气刨精度1、 焊缝刨槽与焊缝中心线允许偏差± 3.0mm2、 焊缝刨槽深度:根据钢板厚度及焊缝留根值来决定。
3、 焊缝刨槽宽度:根据列槽深度(指焊缝正面)决定见下表:4、焊缝的刨槽深度不应突变,在局部长度(不超过20mm 范围内,深度差不大于 2mra十六、密性试验及X 光探伤检验1、 密性试验时,焊缝区域保持清洁和干燥,灌水或充气试验。
2、 X 光探伤检验应在表面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
3、 X 片探伤的探测长度与主体焊缝总长的比例,应不少于4、 密性试验的方法有:%-1%具体拍片数量应征得验船师同意。
序号试验方法5、5、船体各部位的密性试验,应根据船体结构强度及水密、油密等不同要求,按下表分别采用不同的密性 试验方法:6、经X 光探伤发现有不允许存在的内在缺陷的焊缝时,应对该段焊缝中认为缺陷有可能延伸的一端或两 端进行延伸探伤,不合格的焊缝应批清重焊,返修后再次进行探伤。
十七、轮机安装及检验当轴系中心线与舵系中心线设计为不在一个纵向平面时 ,则应符合图纸的要求。
对装有导流管的船舶,轴系中心线与导流管中心线的不重合度偏差不大于螺旋桨与导流管间 隙的1/4。
主机及齿轮箱机座与基座间的垫块一般应以钢或铸铁制成。
垫块与机座及基座间的接触情况应在 机座螺栓未旋紧的情况下,用测隙片检查应插不进。
钢垫片的厚度应不小于 10mm 铸铁垫片应不小于 16mm 在主机齿轮箱固定螺栓全部旋紧的情况下,检查齿轮箱输出法兰与尾轴法兰间的曲折和位移,曲 折0应小于m,偏移量5W 。
1、21、2、轴系拉线定位应在下列工程完成后方能进行:船体结构、上层建筑、甲板室结构全部安装、焊接、火工矫正完毕。
焊缝探伤、密性试验完毕。
主机基座焊接完毕。
船体尾部临时支撑必须割除。
轴系定位的公差标准如下:单轴系中心线与船体纵中剖面不重合度左右应不超过2mm双轴系中心线与船体纵中剖面不平行度,每m 长度不大于mm 若双轴系中心线设计外斜时,则应符合图纸的要求. 轴系中心线与舵系中心线不相交偏差小于3mm四、四、五、八、七、八、九、五、八、管系的安装及检验1、下列管系的装船前应进行倍设计压力的液压试验:设计压力大于的燃油管。
所有的蒸汽、给水管、液压管、压力输油管。
设计压力大于1Mpa的压缩空气管。
主排气总管如设有冷却水套,则水套在装船前应进行的液压试验。
所有管系在装船后应作密性试验。
燃油管系、油舱加热管系的试验压力为倍设计压力,但不少于。
液压管系的试验压力为倍设计压力。
所有管系均应作效用检查。
系泊及航行试验按系泊及航行试验大纲进行。
2、十八、电气设备安装及检验主配电板的后面和顶上不能设置油柜和其它液体容器,并应远离排气管道。
电缆的敷设应远离热源,与蒸汽管、排汽管等高温管道隔热层表面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电缆与油舱、油柜壁的距离大于50mm电缆与船壳板、甲板的距离大于20mra当电缆通过机舱花铁板下敷设时,应有防止油、水浸渍和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如穿管等。
电缆重叠敷设时的高度,应不大于50 mm,以利散热。
电缆应具有有效的支承和紧固,且紧固件不应损伤其护套覆盖层。
紧固件的间距一般不大于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0mm30mm。
4倍。
电缆穿过水密隔舱壁或甲板时所用的水密填料函或盒须经的冲水试验,确认无漏水现象。
蓄电池的定位安装时,各层蓄电池之间留有不小于300 mm的空间,每只蓄电池四周留有不小于20mm 的间隙。
蓄电池之间的空隙,用具有耐电解液腐蚀的材料隔开和固定。
蓄电池的托盘也应具防止电解液腐蚀的功能。
绝缘电阻,电气设备安装完工后,应结合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测量其热态绝缘电阻,规定值如下:十试验:电气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后按验船部门审查同意的试验大纲进行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