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场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风电场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风电场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1环保概述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振动、扬尘、废水废渣等将对当地的水环境、声环境、空气、动植物、水土保持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我院将会对此进行严格的全面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施工区环境和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健康。

2指导方针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
遵守法律法规建设绿色工程
营造和谐环境确保安全健康
这就要求项目部各级领导、安全管理部门和施工操作人员,切实增强法制观念,认真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认真严格地按照国家环保法规组织建设项目施工。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建设整洁、绿色、美好的国家做出贡献,努力做到工程建设过程符合有关环保指标要求和不断增加建筑工程环保功能。

增强环保意识,做好环保工作,为人民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所追求的环保工作目标,要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追求天人和一,构造和谐环境。

切实杜绝影响环境质量和员工身体健康的不良行为。

3环境目标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环境目标为:
两控制三合理一增强
3.1两控制
(1)施工废水PH值、总悬浮物浓度(SS)排放合格率不低于80%。

(2)施工场界噪声(居民居住区域)达标率100%。

3.2三合理
(1)固体废弃物合理处置。

(2)环境合理绿化。

(3)植被合理保护。

3.3一增强
增强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意识,做到文明施工,促进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扬尘、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后进行排放。

加强开挖边坡排水和治理,防止塌方和水土流失,做好施工弃渣的治理措施。

在施工期间保持环境与原环境持平或更好。

4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和特点,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宗旨,以GB/T19001-2008idtISO14001:2008标准为指南,遵循管理体系文件和合同文件,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保证体系,制定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查制度,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环境保护职责,实施环境保护管理。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环境第一责任人,由与环境保护管理直接相关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工程环境保护委员会,对工程环境保护实施统一领导,对施工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5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在工程开工的同时,建立由项目部副经理直接领导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机构(机构设在施工安全办,任命专职环保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施工中出现的环境与施工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协调,达到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一系列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按照合同条款组织施工,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施。

5.1防止扰民措施
(1)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

(3)与施工区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于受噪声骚扰的居民
及团体,在施工作业前予以事前通知,并随时报告工程进展情况。

(4)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落入场区道路。

(5)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达到规定的限值。

5.2粉尘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中开挖产生的粉尘及汽车运输中的扬尘、油烟等的存在对施工人员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劳动保护。

(1)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粉尘污染,在选用或购置施工设备时,都选配或安装有效的除尘设备,且除尘设备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

(2)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将施工设备类型、制定的施工计划及除尘实施细则提交发包人和监理人审查、批准。

并配合发包人和监理人对施工设备、除尘装置和拟采用的施工方法等进行检查和审核。

(3)在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法、除尘措施以及进行施工的同时,充分考虑TSP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委派环保专职人员监督实施,保证施工场界和敏感受体附近的TSP浓度能达到国家的控制标准,并确保下列措施的实施。

①施工期间,除尘设备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②施工场地内的卡车车速减至20km/h;推土机的推土速度减至8km/h。

③经常清扫工地和道路,保持工地和所有场地道路的清洁,并充分向多尘工地和路面洒水,以避免施工场地及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扬尘,避免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

④在开挖、拌和等作业中,做好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

施工人员加强自我劳动保护如戴防尘口罩等,防止粉尘的吸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在现场工作面逗留时间。

⑤在水泥等装卸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

混凝土拌和系统安装除尘设备,骨料堆积角度不要过大,适当加湿除尘。

水泥仓库等粉尘产生量大的场所设置旋风除尘器除粉尘。

(4)安装冲洗车轮设施并冲洗工地的车辆,确保工地的车辆不把泥土、碎屑及灰尘等类似物体带到公共道路路面或施工场地,并在清洗设施和公共道路间修建一段用以过渡的硬地路面。

(5)不任意安装和使用任何对空气可能产生污染的锅炉、炉具等,以及产生烟尘或其它空气污染物的燃料。

也不得在工地焚烧残物或其它废料。

5.3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工程开工前14天,将准备使用的施工或运输机械设备的类型、使用计划、施工方法以及降低噪音的方法和措施提交发包人和监理人审查、通过。

(2)施工期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GB12523-90),对施工场地产生的噪音加以控制(见0)。

(3)施工期间除按上述标准控制施工场地噪音外,还禁止产生任何断续的高强噪音的操作。

(4)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方法及降噪措施时,充分考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委派环保专职人员监督实施,使施工场界和敏感受体附近的噪音水平能达到国家噪音控制标准,并且确保下列措施的实施:
①施工期间,将动力机械设备合理分布在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地点集中分布或同时运行多套动力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在施工场界或敏感受体附近同时布置或运行多套动力机械设备,且尽可能远离敏感受体。

②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与周边地区和敏感受体之间合理安装声障设施,以有效阻隔噪音向施工场地周边和敏感受体的方向传播。

采用的声障设施要设计合理、性能优良、坚固耐用。

声障的设计应于施工前14天送交发包人和监理人审查通过。

③施工期间,尽可能采用低噪音动力机械设备,否则,使用前安装消声、隔音装置。

各种动力机械设备暂时不用时应停机或减速。

5.4水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间,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严禁污染物直接或间接的进入河道、水源。

各种生产和生活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做到“两个统一”即污水统一集中,统一排放。

教育职工明确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划分明确其职责范围。

(1)工程开工前14天,将施工设备的类型、制定的施工计划以及防止水质被污染的设施和措施等,提交发包人和监理人审查。

(2)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将任何污水、废水、冷却水、热水等排放或倾倒于任何公共设施、河滩及任何水体。

(3)为防止施工废水和工区生活污水污染周围土地,所有建筑物周围及设施均设有排水沟或污、废水排放系统,污、废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进入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的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后排放。

(4)将各种燃料、油类等保存于合适的安全容器中,以免渗漏外溢,并放置在远离河道的安全地点。

弃料稳定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过挡板高度。

(5)未得到发包人和监理人许可,不得直接或间接(通过冲洗)排放任何污水、臭水或有毒废水、冷水、热水到任何公共污水管道、河床、小溪里。

(6)防止各种废弃水、污泥及其它废弃物流到或洒落到邻近的土地和水体,由此引发的纠纷及各种损失和费用皆由承包人负责承担。

(7)在工地范围内建造和维护排水系统。

5.5废水处理
水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目前,全国约有30%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湖,水环境被严重污染,废水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搞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对所布置的生产、生活设施均作好排水措施,废水、污水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

根据本工程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及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施工场地条件,在各施工场地及营地按有关要求设置有关环保设施。

施工营地在场平开挖边坡设截水沟,食堂的污水经油污处理池处理后再引入污水处理站。

5.6生态保护措施
(1)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禁止施工人员在周围地区捕杀捕猎动物和超越征地范围毁坏森林植被与林木花草。

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