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加固维修方案大桥加固维修方案项目负责:编制:审核:审批:联系方式: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2)第二章工程概况简述 (2)2.1 项目概况 (2)2.2 项目检测病害 (3)第三章加固方法 (4)3.1上部结构加固 (4)3.2下部结构加固 (7)3.3 桥面系 (9)第四章施工工艺 (9)4.1压力注胶黏结钢板 (9)4.2 混凝土裂缝处理 (12)4.3 混凝土外观缺陷处理 (14)4.4 更换支座 (14)第五章工程造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原则1.1 编制依据1.1.1 相关文件1、大桥检测报告。
2、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6#墩加固图1.1.2 相关的规范、标准国家、省、市颁布的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规定。
1.1.3 其他1、其他施工规范、规程、法规、工艺标准及同类型工程的施工资料。
2、我公司质量保证手册、有关程序文件以及相关的作业指导书。
3、现场踏勘了解的有关情况和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信息;4、我单位综合施工能力、现有机械设备、技术实力以及多年来从事桥梁修建、维修工程建设的成功类似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1、充分体现本工程项目特有的施工特点;2、配备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优秀的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全面履约;3、采用适合本工程特点、比较先进、常用、有实际效果的施工方法、措施,选用可靠设备;4、充分利用以往类似工程积累的成功施工经验,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
第二章工程概况简述2.1 项目概况番禺丽江花园大桥横跨三枝香水道,连通洛溪大桥与丽江花园住宅区。
大桥于1995 年5 月建成通车。
该桥共17 跨,由6 跨连续箱梁+3 跨拱桥+8 跨箱梁组成,全长525m,主桥桥面总宽18m(人行道1.50m+行车道15m+人行道1.50m),引桥桥面宽6m(车行道4.50m+人行道1.50m);该桥设计荷载为汽车-20 级、挂车-100 及人群荷载为3.5kN/m2。
该桥梁、板和柱为40 号混凝土,人行道为20 号混凝土,防撞柱采用25 号混凝土。
丽江花园大桥基本结构信息如下:引桥A:跨径组合为6×20m,结构形式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
主桥:为三跨拱桥,全长210m,跨径布置为60m(副跨)+90m(主跨)+60m (副跨)。
桥面全宽20.80m,桥面横向布置为:1.50m(人行道)+1.40m(绿化带)+15m(车行道)+1.40m(绿化带)+1.50m(人行道)。
主跨为中承式拱桥,副跨为上承式拱桥;主跨共设吊杆26 根,吊杆间距5.80m。
吊杆内拉索采用预应力钢绞线,用钢管作外套管;主桥下部结构采用大体积水中承台及实心墩身结构。
引桥B:引桥B 分为左幅、中幅和右幅桥,跨径组合为1×20m+7×25m,结构形式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
2.2 项目检测病害2.2.1 上部结构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该桥第1~6 跨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第7~9 跨为拱桥结构,第10~17 跨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该桥第1~6 跨与第10~17 跨为引桥,第7~9 跨为主桥,上部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病害或缺陷。
(1)引桥连续箱梁裂缝裂缝主要分布在各跨正弯矩区域,裂缝长度在0.15~8.20m 范围,宽度在0.08~0.24mm 范围内,共有10 条裂缝的宽度超过《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第5.4 节规定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限值0.20mm。
(2)主桥(60m+90m+60m 普通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裂缝主要分布在纵梁、拱肋连接的节点位置和跨中拱顶位置,裂缝长度在0.15~2.40m 范围,宽度在0.08~0.30mm 范围内,裂缝深度在钢筋保护层范围内。
(3)全桥共有617 条裂缝,裂缝总长454.61m,裂缝宽度在0.08~0.30mm 范围内,其中裂缝宽度≥0.15mm 有100 条,总长为80.75m;裂缝宽度≥0.20mm 的有36 条,总长40.05m。
(4)全桥梁体存在大量的小面积混凝土破损、钢筋外露病害,破损面积总和为13.46m2,单处破损面积在0.01~0.65m2 范围内;此类病害对结构耐久性影响较大,建议尽快对破损位置进行除锈修补处理,保证结构的耐久性满足要求。
(5)第9 跨靠近拱脚位置处,地面上出现横向裂缝,此病害产生原因是靠江边的土体沉降导致。
2.2.2下部结构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该桥下部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病害或缺陷:(1)0#台右侧锥坡砌石勾缝开裂、脱落,锥坡下沉4cm,长有杂草;(2)台背存在裂缝,且有渗浆痕迹;(3)墩柱盖梁破损露筋,且多处有渗水痕迹;(4)桥底下存在建筑物;(5)支座有剪切变形、橡胶层开裂及老化等病害。
2.2.1 桥面系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该桥桥面系主要存在以下病害或缺陷:(1)桥面采用混凝土铺装,桥面出现纵向、横向裂缝,ΣL=104.75m;(2)桥面出现砼破损,露筋等病害,ΣA=15.79m2;(3)0#台顶桥头搭接不平顺,两侧高差0.6cm,造成轻微跳车;(4)两侧人行道板存在裂缝、下沉;(5)两侧护栏多处开裂,局部锈胀;(6)泄水孔堵塞,桥面有少量积水现象;(7)伸缩缝橡胶带老化,泥沙填塞且存在跳车现象。
第三章加固方法3.1上部结构加固3.1.1引桥连续箱梁粘贴钢板加固引桥第1、2、5、6跨主梁裂缝主要分布在各跨正弯矩区域,故在箱梁底部粘贴纵向钢板提高箱梁抗弯承载能力,具体加固方法如图3.1.1~3.1.3。
图3.1.1 A引桥箱梁粘贴钢板加固剖面图图3.1.2 A引桥箱梁粘贴钢板加固纵剖面图3.1.2 主桥粘贴钢板加固主桥(60m+90m+60m 普通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裂缝主要分布在纵梁、拱肋连接的节点位置和跨中拱顶位置;在纵梁、拱肋连接的节点位置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局部位置应力集中,拱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弯构件开裂。
因此在开裂部位底部粘贴钢板,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
图3.1.2 副跨钢板加固构造图3.1.3 裂缝处理及混凝土缺陷处理1)裂缝处理对于该桥上部结构的裂缝,采取如下方式进行处理:(1)对于裂缝宽度≥0.15mm 的裂缝,采用压力灌注法;(2)对于裂缝宽度<0.15mm 的裂缝,采用表面封闭法。
2)混凝土缺陷处理(1)对于混凝土表面缺陷,在凿除松散的混凝土后,对外露的钢筋进行除锈,在涂刷阻锈剂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2)对于箱梁板底的空洞、波纹管外露病害,应首先凿除松散的混凝土,在对混凝土界面进行清洗干净并晾干后,用聚合物混凝土进行修补。
修补时应逐层涂抹,并在波纹管上侧的孔隙处预留压浆孔。
在修补完毕后,通过预留的压浆孔对对波纹管上侧空隙进行压浆,压浆材料采用环氧基型水泥浆。
3.2下部结构加固3.2.1 更换支座1#墩1、2#柱支座、第9 跨1#拱肋4#立柱支座、第9 跨2#拱肋2#、4#立柱支座有剪切变形、橡胶层开裂及老化等病害,应更换原支座。
图3.2.1 1#墩1/2支座更换图图3.2.2 1#拱肋4#立柱支座、2#拱肋2#、4#立柱支座更换3.2.2 新增支座2#墩支座、第7 跨6#墩支座、第6 跨6#墩支座,这些墩柱尺寸较大,墩柱与横梁的间距很小而且支座埋置较深,难以更换原支座,故在原支座旁新增两个支座。
见图3.2.3图3.2.3 新增支座图3.2.3 裂缝处理1)裂缝处理对于该桥下部结构的裂缝,采取如下方式进行处理:(1)对于裂缝宽度≥0.15mm 的裂缝,采用压力灌注法;(2)对于裂缝宽度<0.15mm 的裂缝,采用表面封闭法。
2)B3#轴桥台帽梁有明显的斜裂缝,应先清除桥台帽梁与引桥箱梁交接处碎裂混凝土,清理裂缝内碎混凝土,高压水冲洗干净后采用结构胶压力灌注修补。
3.3 桥面系1)清理桥面,疏通桥面泄水管,及时排除路面的雨水,对损坏者按原结构形式进行更换。
2)清理桥墩堆积的杂物及杂草。
3)更换桥面伸缩缝。
4)对于人行道破损建议:凿除人行道破损表面松散混凝土,填入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与整平,喷洒养护剂养生,待混凝土达到通车强度后开放交通。
5)扩宽路面裂缝及砼破损部位,清除干净,注入灌缝材料,固化完成后开放交通。
6)对栏杆微小裂缝进行直接封闭处理。
7)重做0#桥台踏板使台顶桥头搭接平顺。
第四章施工工艺4.1压力注胶黏结钢板4.1.1 施工工艺流程准备工作→表面处理→钻孔、安装锚栓→封闭缝隙、预留注胶孔及排气孔→压力注胶→防锈处理4.1.2 施工操作要点(1)准备工作首先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尺寸采用工厂自动、半自动切割法进行裁剪、切割边缘表面光滑,无毛刺、咬口及翘曲等缺陷。
准备好施工支架、灌胶设备、打磨设备、钻孔设备、配胶用具等,为灌注粘贴施工做好准备。
(2)钢板表面处理为增加钢板表面极性,改善其黏附能力,对粘贴面应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
其方法是:用电动磨光机反复打磨粘贴面,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再用平砂轮打磨拉毛处理,打磨粗糙程度应尽可能大,打磨纹路应尽可能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
其后用丙酮清洗,除去钢板表面附着的油污和杂质,晾干待用。
如钢板锈蚀严重,需要用适度盐酸浸泡一定时间,使锈层脱落,再用石灰水冲洗,中和酸离子,最后用平砂轮打磨出纹路。
钢板外露面也必须除锈至呈现金属光泽并保持干燥。
(3)混凝土表面处理根据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新旧、坚实、干湿程度,分别按以下四种情况处理:①对于很旧很脏的混凝土构件黏结面,应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对黏结面进行打磨,除去表面2~3mm 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
②如果混凝土表面不是很脏很旧,则可直接对黏结面进行打磨,去掉2~3mm 厚表层,用压缩空气除去粉尘或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干燥。
③对于新混凝土构件黏结面,先用钢丝刷将表面松散浮渣刷去,再用硬毛刷蘸清洗液洗刷表面,再用清水冲洗,待完全干燥即可。
④对于湿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因在潮湿的基层上,一般树脂类胶黏剂的黏结强度会大幅度降低,所有尚需进行干燥处理。
(4)植螺栓首先按照设计图纸,在混凝土表面确定钢板及螺栓位置。
再采用植筋法安装螺栓。
为避免钻孔损伤原构件钢筋(及预应力筋),可用钢筋探测仪确定钢筋位置,为了避开内部钢筋,容许适当移动孔眼位置。
(5)钢板现场配套打孔依据现场植螺栓的实际情况,对要粘贴的钢板进行配套打孔。
螺栓孔按实际位置钻孔,注胶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设置,注胶孔间距一般为40cm,注胶孔大小应与灌胶嘴相匹配,并保证注胶孔周边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