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E60,M64的联接 (2)1:E60-NC联接 (2)2:基本I/O联接 (4)3:M64S-NC (6)4:伺服系统的联接 (8)5:E60,M60系列系统联接总图 (9)二:外围线路的检查及上电注意事项 (12)三:参数的设定 (12)1:基本参数的设定 (12)2:轴参数的设定 (14)3:原点复归参数 (14)4:伺服参数的设定 (15)5:主轴参数的设定 (17)6:机械误差 (18)7:PLC (18)8:巨程式,位置开关详见操作手册 (19)四.PLC程序的输入 (19)1:PLC4B格式PLC传输 (19)2:GPPW格式PLC程序输入 (20)3:PLC系统部分运行测试 (21)五:资料备份及恢复 (22)1:RS-232C传输方式 (22)2:资料备份卡存储方式 (23)六:附录 (24)1:伺服参数标准设定表(未列明的系列请参照手册) (24)2:主轴参数(未列明的请参照手册) (25)3:SVJ2伺服参数的优化 (28)4:模具加工经验参数及高速高精度的使用 (29)5:三菱相关软件 (30)一:E60,M64的联接1:E60-NC 联接(1)E60-NC (FCU6-MU071)接口图:CRTLCDNCKBNCKB系统键盘的联接F053(2)控制单元联接系统图(3)*紧急停止按钮的配线:三菱E60及64系列以后的紧急停止的配线与以往系统的配线有本质区别,现在急停端口内部为有源输出,如果外部贸然接入电源,有可能造成短路而烧毁NC。
望用户引起注意。
例:2:基本I/O联接(1)HR341/HR351端口图:CF31/CF32/CF33/CF34插头DI:CF31/CF32注1:漏/源改变联接,请给COM提供以下电压漏:DC24V源:0V注2:I/O口的电源与基本I/O的DCIN回路不同,请单独加载直流电源。
DO:CF33/CF34注1:±10V模拟电压输出,与基本I/O单元AO端口功能相同。
数字信号输出电路的概要:数字信号输出电路为漏型(FCU6-HR341)和源型(FCU6-HR351)。
请在下列规格的范围内使单元名称FCU6-HR341FCU6-HR351输出类型漏型源型输出电流60MA/点60mA/点输出点数48点48点输出使用管脚Y0~Y2F Y0~Y2F输出电路:3:M64S-NC(1) NC系统端口图端口说明配置电缆备注DCIN NC直流24伏输入F070使用开关稳压电源端(24V±5%,1.5A)CF01电源关断检测*EMG紧急停止端口F120接法参照E60-EMG联接图LED NC状态显示正常显示“-”SYS系统波段开关“0”:正常操作“1”:PLC停止“7”:系统初始化NCRST NC 复位键注意PLC中掉电保持信号会被清除。
NCNO多NC联接时站号CF11联接HR211端口F050CF10联接BASE I/O端口F010ENC2联接主轴编码器2口F040/F041AUX1联接显示终端R000AUX2多NC联接端口R000I/O类型功能组成FCU6-DX35048入/48出,漏型输出I/O CARD(HR325)+HR211FCU6-DX35148入/48出,源型输出I/O CARD(HR335)+HR211FCU6-DX45064入/64出,漏型输出I/O CARD(HR327)+HR211FCU6-DX45164入/64出,源型输出I/O CARD(HR337)+HR211FCU6-HR211手轮+RS232C HR211BASE I/O 端口图FCU6-DX350/DX351/DX450/451BASE I/O端口解释参照E60-BASE I/O端口说明配置电缆备注CF11联接至NC-CF11端口F050RS232C联接外部计算机设备F190/F191/F192外部计算机设备要与机床共地,建议外接光耦保护器HANDL联接手轮端口(3个)F020/F021/F022BSAE I/O 最多可联接3块I/O单元(DX100/DX111/DX120/DX121…),其相应的通道设置为0,1,2…..,一个通道号包含32个I/O点。
起始地址X0~,Y0~。
当将I/O单元联接至CRT上端口时,称之为远程I/O。
最大可联接2块I/O单元,其通道号设定也为0,1,2,3。
起始地址X100~,Y100~。
不同的I/O单元的通道号设定不可相同,否则会产生报警。
4:伺服系统的联接注1:电机动力线有相序要求,驱动器侧U,V,W对应电机侧A,B,C否则通电后电机有窜动或产生报警。
注2:SW为驱动器的轴号定义开关,第一轴对应“1”,第二轴对应“2”,以次类推。
注3:使用SP/VX系列驱动器时配置电源单元CV系列,CV单元上SW设定0:外部接触器有1:外部解除器无注4:当使用外部接触器(线圈电压220V)时使用CV上的MC1端子,注意MC1所接的3相电源不要与L11和L21同相。
注5:三菱伺服系统使用的是总线联接方式,所以终端有电阻来屏蔽。
当使用电源单元时终端电阻要插在联接电源单元的伺服驱动器上。
5:E60,M60系列系统联接总图(1)E60联接图(2)M60系列联接图二:外围线路的检查及上电注意事项1根据所用的电器容量正确选用相应的电器元件,对输入电源必须有手动切断装置,要有过流保护装置。
根据机床用户所在区域的电网情况相应加配电源稳压器。
2 输入三相电源电压值应在系统要求的范围内,不要欠相/缺相。
机床要有确实的接地装置,接地必须使用铜条,采用共同接地方式。
3 NC电源必须使用开关电源,并且和I/O所用的开关电源分离开使用。
I/O单元输入端要根据COM端输入的极性选择源型/漏型,输出回路要根据I/O型号确定联接方式。
输出端感性负载要并联二极管,并且极性方向一定正确联接。
否则,会烧毁I/O单元。
建议在联接I/O单元前,使用外部24V触发输出回路,检查外围有无短路情况。
4 上电顺序:伺服要先于,至少同时和NC通电。
否则,通讯联接无法建立。
5 上电前,所有的NC和I/O单元的电源插头要拔下,检查无误后再重新联接。
6 调试顺序:①强电回路启动,伺服部分上电②控制回路启动,NC部分上电③设定参数④检查I/O地址分配,传入PLC动作调试⑤参数进一步优化,工件切削⑥参数,PLC备份三:参数的设定1:基本参数的设定机床参数的进入:每次开机后按下步操作进入[TOOL/PARAM] [MANU] [准备] [Y] [INPUT]机床参数菜单显示:[基本] [轴] [伺服] [主轴] [菜单][机械误差] [PLC] [巨程式] [位置开关] [菜单]基本参数简明的设定:SET UP 的设定方法:#(1060)资料(1)→[INPUT]显示“标准参数设定?(Y/N)”执行参数初始化保持目前的参数[Y] [INPUT] [N] [INPUT]资料将依#1001~#1043的设定值做参数的初始化显示“执行格式化(FORMAT)?(Y/N)”加工程式区和刀具补偿资料初始化保持目前的资料状态(#1037设定值改变后需执行此步)[Y] [INPUT] [N] [INPUT]执行初始化,输入标准固定循环程式显示“设定完成”当电源接同时,此参数自动设定为“0”2:轴参数的设定栅格屏蔽量的设定:为了保证每次回零都能找到唯一的栅格点(z相),在回零脱开挡块时的位置最好在栅格间距的中间点附近。
当超出范围很大时,可以通过移动挡块位置和#2028来屏蔽以保证其在中间点的位置。
栅格点的偏移距离测量方法:在执行手动回零后,观察伺服诊断画面2中的栅格量的值,即为回零脱开挡块的位置,用其上的栅格间隔值减去栅格量的值即为#2028得值。
4:伺服参数的设定平滑高增益:(SHG)此功能是三菱伺服驱动系统的先进功能,可通过提高位置增益的同时来抑制震动。
希望用户采用此功能。
一般情况下建议用户采用第三层。
注1:使用SVJ2伺服时,根据电阻类型设定PTPY值。
当使用VX-SP系列伺服时,CV电源单元联接到那个伺服单元,就在那个单元上设定PTYP值,不联CV的伺服单元PTYP设定0,如果CV联接的单元时双轴单元,如:V2-XY,则PTYP的值在X,Y上都设定。
#2236 PTYPF E D C B A 9 8 7 6 5 4 3 2 1 0amp rtyp ptypMDS-B-VX/SPMDS-A/B/C-SVJ2F E D C B A 9 8 7 6 5 4 3 2 1 0amp rtyp emgx5:主轴参数的设定详细参数见MDS-B-SPJ2规格说明书/MDS-C1规格说明书。
主轴档位转速的设定#3001~#3004 slimt1~4 在4档位下,设定电机在最高转速下的主轴转速。
模拟量10V时所对应的转速。
#3005~#3008 smax1~4 在4档位下,设定档位的最高速度,plc依照此速度输出换档指令。
Smax1~4≤Slimt1~4#3009~#3012 ssift1~4 设定换档速度。
#33217 TSP 电机最高转速。
例:主轴2档,齿轮比高档1:2,低档1:4,电机最高转速8000r/min,1800r/min位换档界限速度。
#3001=4000 #3002=2000 TSP=8000 #3005=4000 #3006=1800#3022 sgear 设定主轴和编码器的齿轮比0:1/1 1:1/2 2:1/4 3:1/8#3023 smini 最低转速当给此值以下的s指令值时,主轴以次设定值转动。
#3024 sout 主轴联接0:无主轴1:主轴BUS联接2~5:模拟量控制主轴定向的设定#3201 PGM 磁感定位和PLG定位时的定位位置回路增益,值越大刚性好,易振动和偏摆。
#3202 PGE 编码器定位位置回路增益,值越大刚性好,易振动和偏摆。
#3204 OINP 定位到位宽度#3205 OSP 定位切换位置回路的速度#3206 CSP 定位时的减速率#3207 OPST 定位时偏移量6:机械误差进行丝杠误差的补偿#4000 Pinc 机械误差补偿增量法0:绝对式1:增量式#4001 cmpax 指定机械误差补偿轴的地址例:x,y,z#4002 drcax 补偿轴的地址,如为丝杠螺距补偿与#4001设定相同。
相对位置补偿时(如:垂直补偿),设定实际补偿轴地址。
#4003 rdvno 参考点补偿地址,因参考点为补偿基准点,因此该点的补偿号地址为正相第一点补偿地址减1设定。
#4004 mdvno 设定最负侧补偿地址号。
#4005 pdvno 设定最正侧补偿地址号。
注:负侧→正侧,地址补偿号从小到大。
#4006 sc 设定补偿倍率0~99#4007 spcdy 设定基本轴的补偿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