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诉期末口试题签2015版

刑诉期末口试题签2015版

哈工大刑诉期末口试题签
(知识点与设问,2015版)
(附ppt参考答案)
宋建强教授编制/主考口试规则:
1、闭卷考试(遵从学校一切要求),一对一进行,口头答题;
2、答完后自动呼叫下位同学,并回来落座教室,监督、学习;
3、学生答题顺序由班级事先确定,进场后自报姓名并出示学生卡;
4、随机抽签(教师准备)选择知识点及其设问,填写姓名、学号和选题;
5、教师当场评分且无需解释,学生可以简单质疑评判结果。

题签:
1、任务原则
刑诉法的全面任务是什么?
“人权保障”的侧重点何在?
“无罪推定”是否是基本原则?
司法机关如何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2、管辖
刑事案件的侦察权属于谁?
检察院负责直接侦察什么案件?
法院可以直接受理什么刑事案件?
中级法院管辖什么样的一审刑事案件?
什么是提审或移送管辖?
什么是“犯罪地”及其管辖权?
网络犯罪如何确定地域管辖权?
服刑罪犯再犯罪如何管辖?
巡回法庭只能管辖什么刑事案件?
不能管辖什么刑事案件?
3、回避
什么人(主体)存在刑事回避的必要?
基于什么是由(原因)才能回避?
什么是职能(横向)回避?
什么是审级(纵向)回避?
一般司法人员回避由谁决定?
司法首长回避如何决定?
4、辩护与代理
什么人不能做辩护人?
辩护律师拥有哪些法定权利?
什么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
为什么不叫“辩护人”或“辩护律师”?
什么人有权依法申诉控告?
依法向何处申诉控告?
申诉控告是否必须获得回应?
5、证据与证明
什么是证据?
证据可以分为多少种?
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司法机关的举证规则是什么?
如何看待口供的证明价值?
如何看待“确实、充分”与“超越合理怀疑”的关系?
什么是非法证据的绝对与相对排除?
证明证据“非法性”的举证责任如何转换?
刑事证人是否必须出庭作证?
证人证言如何成为定案根据?
我国是否存在“作证豁免”人群?
什么样的人不应作证?
证人保护的对象、原因如何?
证人保护的主要方法都有哪些?
如何从经济上保障证人顺利作证?
6、强制措施
采取强制措施的主体和对象如何?
不同强制措施的期限与解除?
取保候审的适用和执行条件如何?
监视居住的适用和执行条件如何?
逮捕的权限、条件和执行如何?
拘留的条件、执行与期限如何?
纠正强制措施的错误救济途径如何?
7、附带民诉
谁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诉请范围有何限制?
比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的异同
如何理解“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
一般情况下,应当如何按序妥善处理?
8、期间、送达
与民诉法规定有何异同?
9、专用术语
法院是否有“侦察”权?
“公安侦察权”是否接受司法制约?
在刑诉中如何赋予被害人适当地位和权利才能保障诉讼的公平与平衡?
10、立案
立案是否属于司法程序?
立案的条件和主体是什么?
案件应立不立如何救济?
11、侦查
讯问与询问有何区别?
传唤、拘传后的讯问有何法律限制?
讯问与有罪推定或沉默权关系如何?
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有何规定?
询问证人要特别注意什么?
勘验、检查的对象是什么?
尸检必须征得死者家属同意吗?
人身检查如何进行?
什么情况下需要“见证人”?
搜查与检查的异同?
搜查是否必须持《搜查证》?
搜查是否必须有“见证人”?
查封、扣押清单是否需要“见证人”签认?
查询、冻结是否属于查封、扣押?
什么是“不得重复冻结”?
鉴定人的资格?
精神病鉴定期间是否计入办案期限?
全案“专家论证意见”属性如何?
动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条件如何?
如何理解和控制“隐匿身份侦察”?
“技术侦查措施”所获证据如何成为“定案根据”?
通缉令的适用条件和射程如何?
侦查羁押期限有何法定限制?
延长侦查羁押期限的难度何在?(超期羁押的立法原因)侦查羁押期限的中断事由是什么?
法律如何规定“侦察辩护”权的?
侦察终结的决定是什么?
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侦察有何特殊规定?
12、提起公诉
简述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内容、方法、期限和中断
简述“检察辩护权”的行使
简述提起公诉(决定起诉)的法定条件
“完整”起诉的法定要求是什么?
“决定不起诉”的法定情形如何?
对“不起诉决定”如何救济?
13、审判组织
独任审判只适合什么法院的什么程序?
不同案件的合议庭人数有何法定差异?
人民陪审员不能参加什么案件审判?
人民陪审改革与英美陪审团有何异同?
合议决定如何做出?
少数意见如何处理?
“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案件,如何裁判?
何为“主诉检察官”、“主审法官”改革?
14、一审程序
法院决定开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起诉书副本应在开庭前多久送达给谁?
辩方是否有权受达证人、鉴定人出庭通知书?
审前会议应当依法讨论什么事项?
开庭通知书应当如何按时送达给谁?
哪那些案件不公开审理?
公诉案件检察院迟迟不到如何处理?
审判长开庭“开场白”主要宣示什么内容?
开场首轮“轰炸”的主体和顺序如何?辩护人角色如何?
证人、鉴定人必须出庭的条件及或后果如何?我国是否存在“亲亲相隐”的强制作证例外?
我国是否存在“警察证人”?
法院是否可以采取类似的“侦察”措施?
法庭依法应否允许当庭临时举证、突然袭击?
一审判决有几种?“无罪判决”有几种?
判决书必须送达给谁?
什么事由可以导致延期审理和中止审理?两者有何不同?
开庭笔录可否事后补充或者改正?如何进行?
简述一审办案时限的法定限制及中断事由
人民检察院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庭审活动,能否当庭提出纠正意见?
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公诉活动,能否当庭提出纠正意见?
自诉案件包括什么案件?仅限于“告诉才处理”案件吗?法院如何审查自诉案件并妥善处理?
哪些情况应按撤诉处理?
什么自诉案件不能调节?
刑事自诉案件应否允许反诉?
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如何?
简易程序是否等于独任审判?
简易程序是否等于自诉程序?
简易程序可否随时变为普通程序?
检察院必须出庭支持简易程序码?
15、二审程序
谁有权直接发动二审?
被害人如何发动二审?
简述不服判决或裁定的上诉或抗诉期限异同
上诉与抗诉的途径有何不同?立法目的如何?
二审的“全面审查原则”之“全面”如何体现?
对有罪无罪的判决事项为何可以直接上诉或抗诉?
简述二审必须开庭审理的法定事由
开庭审理等于公开审判吗?
不开庭审理就是仅对一审卷宗等法律文书进行书面审理吗?二审只能在二审法院所在地审理吗?
简述二审的处理结果
简述发回重审的实体条件和次数限制
简述二审“改判”的条件
简述不加刑的两种法定情形
简述可加刑的几种法定情形
简述发回重审的实体和程序条件
对发回重审的审判组织有何特殊要求?
简述发回重审的程序性质及其救济
16、死刑复核
死刑与死缓判决、裁定如何生效?
死刑与死缓复核程序可否独任进行?人民陪审员可否介入?
死刑复核与一、二审普通开庭程序有何不同?
死刑复核是单纯的“书面审理”吗?
辩护律师如何参与死刑复核程序?
非律师辩护人能否介入死刑复核程序?
17、审判监督
民间与司法发动再审的条件和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
最高人民检察院能否对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提出抗诉?
18、执行
刑罚的执行如何分工进行?
死刑如何执行?
简述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和禁令
简述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权
简述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机制
简述暂予监外执行的变更
暂予监外执行就是保外就医吗?
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什么?都是刑罚吗?
涉财产刑罚与处置由谁负责决定和执行?
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哪些刑罚?
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厅/局)负责执行哪些刑罚(行刑措施)?
19、特别程序1:未成年审判
简述未成年人审判的方针、原则及其具体程序制度体现
20、特别程序2:公诉和解
简述可以进行公诉和解的案件范围
公诉和解必须由司法机关主持吗?
公检法必须听从上家的从宽处理/处罚建议吗?
公诉和解与辩诉交易有何异同?
21、特别程序3:没收
简述没收程序的适用条件及其发动主体
简述没收程序的管辖、审判特点
22、特别程序4:精神病强制医疗
简述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是“精神病人司法裁断程序”吗?
比较“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与“没收程序”的异同
23、辩护律师权利与检察官刑事特权相比,两者刑诉地位及其权利(权力)是否均衡?诉讼能否公平进行?(说出5点以上)
24、从杜绝或减少刑事冤案角度考察,我国刑诉法还有哪些重要理念与制度需要继续完善?(说出5点以上)
【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