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核对程序讲义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核对程序讲义

三、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 标识:普通病人使用绿色腕带,病危、病重、 一级护理、手术病人使用红色腕带,新生儿 使用粉红色腕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 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四、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 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 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 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 房护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 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 手术室护、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 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 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 核对)。
五、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 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六、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 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 识时,实行双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 况的检查。
七、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必须严格 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 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患者身份识 别制度和核
对程序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 床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 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 执行。
二、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 房、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 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十、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 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陈述患者 姓名,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 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