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生物等级考 模拟卷(附答案)

沪科版生物等级考 模拟卷(附答案)

沪科版生物等级考模拟卷(附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沪科版生物等级考模拟卷 TY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图1所示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该生物属于A. 动物B. RNA病毒C. 植物D. DNA病毒2. 食物中的蛋白质需要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该过程中断开的化学键是A.①B. ②C. ③D.④3.图3是低倍镜下的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测量的局部视野。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先换高倍镜,再将待测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换高倍镜后,使用细调节器调节图像清晰度C.图中的显微测微尺为物镜测微尺D.图中所测保卫细胞实际长度约为4.0µm4. 为了解某食物样液中的营养成分,对其做出三种规范的鉴定操作。

得到相应现象如下表.由此判断该食品样液中至少含有A. 还原型糖和脂肪B. 蛋白质和还原性糖C. 蛋白质和脂肪D. 还原型糖、蛋白质、脂肪5. 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和质壁分离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原生质层长度(B)与细胞长度(A)的比值,(B/A)表示质壁分离程度。

下表是某同学对4个洋葱表皮细A、B值测量后处理的结果,其中错误..的是A.细胞IB. 细胞I IC. 细胞I II蛋白质RNA图1H2NR1CHC N C C N C COOHO H R2 O HOR3H H————————①②③④图2鉴定操作鉴定用试剂①双缩脲试剂现象紫色②苏丹III染液橘红色③班氏试剂颜色不变细胞细胞I 细胞II 细胞III 细胞IV B/A 1.2 0.9 0.8 0.7D . 细胞IV6.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某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患者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发生改变。

据图可推测患者模板链上发生的碱基改变是。

G T G G C C C C G G C C T A A 。

G T G G C C C T G G C C T A A 。

正常人测序结果患者测序结果A. G →CB . U →TC . G →AD .C →T7. 病原微生物的表面抗原是疫苗制备的主要来源,下列构成病原微生物的成分中,最适合用来制备疫苗的是A . 病毒衣壳蛋白B . 病菌ATPC . 病毒逆转录酶D . 病菌的RNA 8. 皮肤、粘膜能阻挡多种病菌和病毒入侵机体,因此这两者属于机体的①特异性免疫 ②先天性免疫 ③非特异性免疫④获得性免疫A . ① 或③B . ① 或④C . ② 或③D . ② 或④9. 用“×”表示“没有”,用“√”表示“有”,下列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10. Turner 据此判断造成Turner A . 染色体易位 B . 染色体数目增加 C . 染色体片段缺失D . 整条染色体缺失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DNA× √ √ √A .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DNA× √ ×√B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 DNA× × √√C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DNA√ √ ×√D .正常女性 Tuner 综合征患者图411. 图5表示人类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I —IV 表示不同阶段。

在此过程中,出现纺锤丝的阶段是A . I 和IIB . II 和 IIIC . II 和 IVD . III 和 IV12. 图6表示细胞类型的典型转换过程,能准确表示该过程的术语是A. 细胞分裂B . 细胞生长C . 细胞分化D .细胞衰老13. 下图表示胡萝卜根的组织培养过程,这体现了A . 胡萝卜细胞核的杂合性B . 胡萝卜细胞的全能性C . 胡萝卜细胞种类的多样性D . 胡萝卜细胞的易变性14.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小麦胚芽鞘生长影响。

用初长为5mm 的胚芽鞘进行相关实验。

结果如图8所示(对照组仅用蒸馏水处理)据图8判断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图7胚芽鞘长 IIIIII IV 图5A . 无外源生长素,胚芽鞘也能生长B . 浓度1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C . 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双重性D . 浓度5的生长素可促进胚芽鞘生长15. 图9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其中①、 ②、③表示代谢过程,字母表示物质。

据图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①是糖酵解B . ②为三羧酸循环C . ③有氧气生产D . X 只可能是H 2O16. 芽孢杆菌只有在含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及微量维生素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此时的微量维生素对该菌的培养而言属于A . 碳源B . 氮源C . 无机盐D . 生长因子17. 指甲髌骨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该基因(N )与I A 基因不完全,。

下列有关两者所生的子女的判断正确的是A. 凡子女血型为B 或O 的一定不是患指甲髌骨综合征 B .凡子女血型为A 或AB 的一定为指甲髌骨综合征患者 C . 子女血型为A 或AB 的患指甲髌骨综合征可能性大D . 无论是何种血型都可能是指甲髌骨综合征,发病风险相同。

18. 为保留I 号大鼠性状,通过图10所示过程得到与I 性状相同的IV 号大鼠,该过程属于A . 发酵工程B . 人工授精技术C . 基因工程 D.①②图8图9A B体细胞卵细胞III 图10动物克隆技术19. 在野外捕获四种袖碟,测定其染色体DNA 碱基序列。

比对结果如图11所示。

据此可判断四种袖碟间的亲缘。

图11所示的研究结果属于能证明生物进化的A .胚胎学证据B .比较解剖学证据C .生物化学证据D .古生物化石证据20.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衡量植物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的常用指标。

在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时,正确的做法是①在物种密度高的地方取样②统计样方内植物物种数量 ③统计样方内每种植物个体数量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二、综合题(共60分) (一)细胞与细胞分裂(12分)胭脂鱼是我国二类水生保护动物。

图12显示胭脂鱼某细胞内结构的亚显微结构。

图13显示了胭脂鱼淋巴细胞的细胞核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的变化,I -IV 为细胞周期不同阶段,X 1-X 4为细胞不同状态。

21.(2分)据题中及图12信息,图12中的膜结构X 是 。

A. 内质网膜B. 溶酶体膜C. 液泡膜D. 核膜22.(2分)膜结构X 的主要物质组成是 。

23.(2分)据图12所示,核糖体亚单位穿过膜结构X 的运输方式属于 。

袖碟甲袖碟乙袖碟丙袖碟丁图11 图12图13A. 渗透B. 协助扩散C. 自由扩散D. 主动运输24.(2分)对图13所示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长关系的推测,正确的是 。

(多选)A. I 阶段>III 阶段B. G1期+I 阶段>II 阶段C. G1期+I 阶段>I V 阶段D. G1期+I 阶段>II 阶段+ III 阶段+I V 阶段25.(4分)根据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写出图13中X1和X3两种状态细胞内的核DNA 含量差异,据图13描述两种状态细胞核的形态差异;并分别解释这些差异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生命活动的调节(12分)科研人员培育了一种转基因小鼠,使其体内的GS 神经元表达出铁蛋白。

发射电磁波可激活GS 神经元内的铁蛋白(图14),继而引发神经元兴奋。

GS 神经元兴奋后会使血糖水平发生改变。

用电磁波照射转基因小鼠(实验组)和非转基因小鼠(对照组)后,连续监测两者血糖变化的结果如图15所示。

26.(2分)根据图14,GS 神经元细胞膜两侧I 和II 分别是 。

A. 组织液和细胞质基质B. 组织液和淋巴液C. 细胞质基质和组织液D. 淋巴液和组织液50电磁波对照组 血糖变化(m g/100ml )图14图1527. (2分)GS 神经元接受信号后产生兴奋,此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荷分布为 。

28. (2分)据图14可知,GS 神经元内铁蛋白的作用最类似于下列物质或结构中的 。

A. 神经递质B. 神经递质受体C. 突触小泡D. 离子运输载体29.(2分)根据图中信息,实验组小鼠体内GS 神经元兴奋后血糖发生变化。

下列属于该调节过程的效应器有 。

(多选)A. 胰岛B. 肾上腺C. 肝脏D. 唾液腺30.(2分)GS 神经元兴奋后通过调节体内新陈代谢,最终改变血浆葡萄糖水平,下列过程能改变血糖水平的是 。

(多选)A. 糖原分解B. 糖氧化分解C. 脂肪分解D. 脂肪合成31.(2分)据图15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变化”对电磁波的表现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类遗传病(12分)肾上腺皮质营养不良症(ALD )是一种遗传病。

图16是该疾病的某家系系谱图。

已知III-7不携带ALD 致病基因。

32.(2分)基于图16可以判断ALD 的致病基因为 (显/隐)性。

IIIIIIIIV图1633.(3分)据统计,在人群中带有该致病基因的男性出现的概率为1:42,000,若同时考虑男女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则频率为1:16,800。

由此推断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 (常/X/Y )染色体上,推测的过程是:女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出现的概率比男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出现的概率 (高/低)。

34.(2分)设A/a 为ALD 相关基因,则I V-11的基因型为 。

35.(2分)为避免ALD 患儿出生,III-9夫妇欲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生育二胎。

在体外受精后为排除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在胚胎植入子宫前需实施 。

36.(3分)III-7生育的第三胎男孩出乎意外患有该病(ALD )。

下列对于该男孩及其家系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III-7和III-8所生子女患病的几率为零B. III-8将其ALD 致病基因遗传给了这个男孩C. 该男孩的病因可能是自身体细胞发生突变所致D. III-7的卵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ALD 致病基因(四)生物技术及生命科学的应用(10分)解脂芽孢杆菌产多种脂肪酶,后者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和食品工业,因此利用生物技术规模化生产脂肪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